雄安新区容城县东孙村:喜怒乐哀戏中见,生旦净丑演人生

雄安新区容城县东孙村:喜怒乐哀戏中见,生旦净丑演人生

表演者们在化妆(田薇摄)

1月7日的考察任务是雄安新区容城县东孙村的梆子班。早上约7:00,这个项目的主研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蒯卫华副教授自己开车从北京赶了过来,加入到了考察队伍里。

随着昨天晚上大部分北京学者的返回,考察团队的人数又锐减了下来,只剩下了资料摄录班底的4人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张月老师,加上刚刚赶到的蒯卫华,一共只有6个人,看来今天干活儿的人手有些紧张了。

东孙村梆子班成立于1952年。那一年这一带发大水,附近八于乡北合照村的几户村民搬迁到了孙村(东、西孙村原本是一个村子,改革开放时期才分开)。那时北合照村有河北梆子剧团,这个剧团的杨保重在戏曲表演和伴奏方面都非常精通,在这次水灾中他也搬迁到了孙村。村里喜爱戏曲的高门楼等人得知杨保重的到来,非常高兴,就组织了30多个有同样爱好的村民,购买乐器和道具,聘请杨保重做教师传授河北梆子的表演技艺。这一时期曾演出过《王贵与李香香》《二兰记》以及《刘巧儿》(评剧)、《兄妹开荒》(秧歌剧)等剧目,从此河北梆子就在村里扎下了根。“人民公社”时期,村剧团解散了,但是这些原来剧团的人都被归入了村俱乐部,大家在业余时间进行戏曲演唱,丰富文化生活。“文革”时期,这些戏曲爱好者又纷纷改唱起了“样板戏”的选段。

雄安新区容城县东孙村:喜怒乐哀戏中见,生旦净丑演人生

齐易老师在与东孙村梆子班的组织者们商议今天的表演内容(田薇摄)

雄安新区容城县东孙村:喜怒乐哀戏中见,生旦净丑演人生

张月和蒯卫华在与村支书高金国在商议工作(田薇摄)

雄安新区容城县东孙村:喜怒乐哀戏中见,生旦净丑演人生

张月在登录表演者信息(齐易摄)

雄安新区容城县东孙村:喜怒乐哀戏中见,生旦净丑演人生

蒯卫华在向村民了解情况(齐易摄)

改革开放时期,村里的戏曲演唱主要是村民自发的娱乐活动,在2010年左右,村里喜好河北梆子演唱的高根劲、高润坡、高凤来等人开始组成票友性质的梆子班,每周的二四六下午聚会进行演唱活动,常参加活动的人有大约30来人。近些年来,这个梆子班在周围村落也有了影响,每到活动的日子,附近村落的戏曲爱好者也纷纷前来进行交流演唱,东孙村俨然成了这一带的戏曲活动中心。

随着农村演艺市场的兴起,村里喜爱河北梆子的年轻人高永占在几年前还开始了自组戏班进行商业化演出的活动。这类民间戏班经营方式较为灵活,往往是班主从各村主持红白喜事的理事者手中接到活计后,根据主家的场面需要,打电话召集这一带有戏曲演艺专长的人(往往是原国营专业剧团的演员,或是村业余剧团的佼佼者)前来参加表演。高永占作为班主,为演戏的方便还购置了灯光音响等演出设备,使自己的组班演出有了更坚实的物质基础。

大约早上8:30左右,考察团队一行人赶到了东孙村的村委会。村委会的院子里已经搭起了一个供演出用的戏台,戏台的一侧还架起了中午给表演者和考察者做饭用的柴锅,一派热热闹闹的场景。

考察者们一到现场就开始了忙碌。由于人手少,张月今天也在电脑上帮助登录起了表演者的信息。但是在登录信息的过程中发现,有的表演者之间互不认识,她赶紧把这个情况告诉给了笔者。笔者急忙找梆子班的高根劲等管事者询问,原来今天参加表演的人里,有一批是村里梆子班的成员,还有几个人是班主高永占召集来的专业戏班。

雄安新区容城县东孙村:喜怒乐哀戏中见,生旦净丑演人生

张月在主持视频直播(齐易视频截图)

雄安新区容城县东孙村:喜怒乐哀戏中见,生旦净丑演人生

蒯卫华介绍河北梆子的历史(齐易视频截图)

雄安新区容城县东孙村:喜怒乐哀戏中见,生旦净丑演人生

村支部书记高金国讲话(齐易视频截图)

雄安新区容城县东孙村:喜怒乐哀戏中见,生旦净丑演人生

任惠英演唱《杜薇逃出烟花院》(齐易视频截图)

雄安新区容城县东孙村:喜怒乐哀戏中见,生旦净丑演人生

李占杰演唱《听罢言不由人笑容满面》(齐易视频截图)

我们在考察西里村业余河北梆子剧团后,得知他们请了外村的表演者来帮助演戏后,为防止这类事情再次发生,就曾经打电话给东孙村梆子班,说演好演坏也要自己演,不要请外援,当时他们也答应了,但是现在还是出现了这个情况。但这个临时组成的专业戏班的班主是本村人,自由组班唱戏又是这一带民间的常见情况,因此也很难说这完全不是村里的文化,作为考察者只能接受这种情况,这也是我们全面了解农村戏曲文化生态的一个机缘。

考察团队的人手一少,工作就显得有些忙乱,田薇拍摄完表演者的单人照,又赶忙到转播车上帮助处理视频信号、切换镜头。笔者里里外外跑来跑去进行沟通联络,协调处理各种随机冒出来的问题,后来才发现连考察花絮照片都没有能够及时拍摄,只拍了可怜的几张。更要命的是今天只有笔者一个人用相机拍花絮,别人根本没有拍,在需要用照片时,只好无奈地从视频里截图凑数。

村里的两委班子显然非常重视这次考察,村支部书记高金国始终在考察现场协调工作。在视频直播设备架设好之后,张月老师对着摄像机介绍了东孙村梆子班的基本情况,又请蒯卫华老师介绍了河北梆子的历史。在村支部书 记高金国致欢迎辞后,戏曲表演就正式开始了。

雄安新区容城县东孙村:喜怒乐哀戏中见,生旦净丑演人生

刘春霞演唱《忽听得谯楼上响起更点》(齐易视频截图)

雄安新区容城县东孙村:喜怒乐哀戏中见,生旦净丑演人生

来自安新县于庄的刘更臣已经追随我们考察好长时间了,今天他演唱《田玉川在洞房自思自想》(齐易视频截图)

雄安新区容城县东孙村:喜怒乐哀戏中见,生旦净丑演人生

耿兆飞在寒冷的冬日里一直这样坚持工作(齐易摄)

雄安新区容城县东孙村:喜怒乐哀戏中见,生旦净丑演人生

东孙村梆子班的伴奏乐队(齐易视频截图)

雄安新区容城县东孙村:喜怒乐哀戏中见,生旦净丑演人生

《蝴蝶杯》里的田玉莲(齐易摄)

戏曲表演的第一部分是本村梆子班戏曲票友的演唱,任惠英、李占杰、刘春霞等表演者演唱了《听罢言不由人笑容满面》《杜薇逃出烟花院》《忽听得谯楼上响起更点》等唱段。虽然他们的演唱水平高低不一,但都非常认真地演唱着一个个唱段。

今天的演唱者里还有一个特殊的人,他就是安新县于庄村的村民刘更臣。刘更臣先生是我们考察团队的粉丝,我们在安新、容城县各村的考察,他骑着自行车到处追着我们跑,我们的团队到哪个村考察都能够见到他的身影。后来见面多了,笔者就问他是哪里人,为什么到处追着看表演?他说自己非常喜欢乡土文化,考察团队来到的村落,多是表演水平较高的地方,有这样一个机缘,一定要好好把握。从刘更臣先生身上,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在这一带农村深厚的群众基础,有了这样一种群众基础,传统文化才会有茁壮的生命力。

刘更臣先生非常喜欢河北梆子的演唱,为了过戏瘾,东孙村梆子班也是他平时常来的地方,每周的二四六他只要能够抽出时间来,总要到这里参加票友演唱活动。今天他登台演唱了河北梆子《蝴蝶杯》选段《田玉川在洞房自思自想》,还帮助笔者整理出了其他票友所唱选段的唱词,为我们的视频后期制作创造了方便条件。

票友们的演唱告一段落后,以高永占为班主的专业戏班上场了,他们表演了河北梆子代表性剧目《蝴蝶杯》的上部。这个专业戏班秉承中国民间戏班“少而精”的传统,4个演员、5个乐队就撑起来了一台戏。一些龙套配角,由不在场上的演员临时替换;伴奏中的打击乐器一般情况下通过一套联动系统由一个人统揽,特别需要时则由其他文场乐手帮忙;文场的伴奏由于使用了电子琴做背景衬托,听起来声音并不显单薄。

雄安新区容城县东孙村:喜怒乐哀戏中见,生旦净丑演人生

《蝴蝶杯》剧照(齐易摄)

雄安新区容城县东孙村:喜怒乐哀戏中见,生旦净丑演人生

东孙村梆子班的伴奏乐器(田薇摄)

雄安新区容城县东孙村:喜怒乐哀戏中见,生旦净丑演人生

访谈(齐易视频截图)

雄安新区容城县东孙村:喜怒乐哀戏中见,生旦净丑演人生

访谈后的合影(田薇摄)

雄安新区容城县东孙村:喜怒乐哀戏中见,生旦净丑演人生

考察团队与东孙村梆子班的合影(肖建明摄)

天气太冷了,这几天总是零下10度左右的气温。今天的观众不是很多,人们边看戏边跺脚抵御着寒冷,许多人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就又离开了。唯独摄像师耿兆飞站在高凳上操纵摄像机,寒风中一丝不苟还没有人替换,一个人坚持着摄录完了全场表演。

今天的工作安排得有点乱,本来应该在梆子班票友们的演唱结束后、专业戏班的表演开始前先把全体表演者的合影拍了。现在没有这样做,使得票友们在演唱完了以后还不能走,这样一来等着去学校、幼儿园接孩子放学的人多有怨言。笔者和梆子班的组织者竭力劝说大家留下来,一直等到《蝴蝶杯》演出结束后把合影拍完才算踏实了。

中午考察者们和梆子班的表演者一起在村委会吃了午饭。村里的厨师已经在院子里做好了大锅炖菜,又买来成堆的馒头,简单的饭食大家吃得却非常香甜。大家匆匆吃过午饭后,考察者们在村委会的院子里找了一个地方,布置起了访谈的场面。

下午13:00左右,笔者和蒯卫华老师对东孙村梆子班的高根劲、李素改、高润波和戏班班主高永占等人进行了访谈,了解了梆子班的历史与现状等,几个人还分别谈了他们和河北梆子结缘的情况。琴师高根劲从小看着村里剧团的戏长大,从学校毕业后在村俱乐部里演唱梆子,还跟着附近的吹打班演奏胡琴,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由于有乐器演奏的长处且热心公益,在带头恢复了村里的梆子班以后,他就成了这个票友组织的核心人物;高润波原来是小学老师,喜欢文艺,退休后就跟着村里的梆子班活动。冬天不能在室外活动了,他就拿出自己家铺有地暖的两间房子作为梆子班的活动室,还热心地供大家喝茶水;李素改在学校时就是文艺骨干,在村里恢复了梆子班以后,她又喜欢上了戏曲演唱。村里像她这样到了中老年以后才开始戏曲演唱的情况不在少数;高永占也谈了他组班唱戏的甘苦。

在访谈中,各位受访者还谈到了梆子班的活动在树立健康社会风气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定期的票友聚会活动,村里的人们纷纷到梆子班里来娱乐身心,村里的赌博活动少了,村风正了。村委会非常支持这种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给梆子班购置了胡琴等乐器,一些村干部也经常参加梆子班的活动。

东孙村梆子班这类农村票友组织存在的意义,不在于他们表演水平的高低,而在于他们是中国戏曲艺术坚实的群众基础。票友组织作为戏曲艺术的铁杆粉丝群体,在传播戏曲文化、培养戏曲爱好者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社会作用,中国戏曲艺术的生命力由此得以加强和延续。在雄安新区成立以后的新形势下,无论社会怎样变迁,我们都希望这一带深厚的民间戏曲传统能够得以延续。

东孙村梆子班考察摄录研究成果目录

考察者:蒯卫华 齐易 张月 韩卫华 耿兆飞 田薇

考察时间:2018年1月7日

河北自媒体百佳号 新区白洋淀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stro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