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學子涉嫌弒母案:越是竭力猜想,越容易產生誤判

—分享—

北大學生吳謝宇涉嫌殺害母親謝天琴,在遭通緝匿跡三年後,25日被曝光於重慶機場被捕,引發社交平臺不小震動。(4月26日《新京報》)

事發之際,只有一個內部消息被透出——吳謝宇曾在上海結識某河南籍性工作者,去女方家納徵。但警方察覺到消息外洩後,旋即已自查閉封,自此本案成了一堵密不透風的謎牆。

由於缺乏核心信息,北大、弒母、高智商犯罪、藏屍等標籤,以及盤桓在吳謝宇身上的作案疑點開始不徑自走,讓大眾浮想聯翩。人們期待“合理”解釋,緩釋沉寂驟被打破滋蔓的焦慮、緊張或無知無力。於是,與嫌疑人歸案快訊“波瀾”同頻共現的,是公眾密集發聲,轉入思想較量,構想其行兇動機、腦補其作案經過、推演其心理活動的“蝴蝶效應”。

就目前來看,各種猜測大致可歸為三個方向:指摘被害人謝天琴、為“犯罪天才”吳謝宇封神、“控訴”吳謝宇反社會。這些東拼西湊的假設,為案件添上了一層重重的“霧霾”,充斥著圍觀者對懸案把玩和反思的態度。

社會固然要提防家庭教育對子女天性的壓抑,但違背“無罪推定”,迎合某種圍觀期待,迅速將還只是犯罪嫌疑人的吳謝宇定性為罪犯,為謝天琴刻上“清高”“嚴母”烙印,一是缺乏牢靠的事實根基,有如空中樓閣,二是弱化了倫理和法治的維度,對死者和法律有失尊重。

實際上,做各種假想猜測,以期真相儘快大白,對應著人們某種樸素的心理需求,但不刻意渲染細節、保護當事人隱私,在事實完全公佈、事件完整了解之前,不作評論,也是起碼的個人修養。沒有事實依據的情況下,越是竭力猜想,越容易產生誤判,吃力不討好,帶偏對悲劇的反思方向,讓思考和表達的意義被消解於無形。

該案仍在偵辦中,短期內難有權威信息化解疑竇。此時不妨耐心等候真相,以冷靜為舟,以理性作楫,切忌創造各種腦洞清奇、無法站穩腳跟的讀解,給嫌疑人和被害人使勁“潑汙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