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都會背,但是你知道你自己姓氏的起源嗎?

最近一直在看關於周朝列國和春秋戰國時候的書籍,發現現在人們的很多姓氏都是起源於這個時候,一時興起,所以隨便找了幾個大的姓氏整理了一下,如果大家有沒看到自己姓氏的可以在下面留言,筆者看到了之後如果知道也會回答一下。

張姓

張這個姓的來源比較多,有許多分支,不像比如趙之類的一些姓氏來源統一,不過這也是姓張的人非常多的原因之一,張姓的來源,大概有下面這幾種。

《百家姓》都會背,但是你知道你自己姓氏的起源嗎?


第一,源於上古姬姓。一支是上古時黃帝的兒子少昊所生的第五個兒子,名叫孫揮,因為製作弓矢,所以被賜姓張。這一支以河北省清河縣為發源地,所以有“天下張姓出清河”這一說法。另一支是春秋的時候,晉國有一個大夫叫解張,字張候,他的後人就以他的字為姓。

第二是一些其他的姓氏或者少數民族改姓得來。這個就比較多了,比如說三國時期魏國的張遼原本姓聶,他的家族為了躲避仇怨改姓張。還有一些少數民族比如說女真、羯、鮮卑、匈奴、契丹等等一些少數民族,就有改為張姓的。

所以張這個姓,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號入座。

《百家姓》都會背,但是你知道你自己姓氏的起源嗎?


趙姓、贏姓、徐姓

這幾個姓如果追到最開始,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時期的顓頊身上,顓頊有後人叫做皋陶,是唐堯時候掌管刑法的官員。皋陶的兒子叫伯翳,輔佐大禹治水,立下功勞,被賜姓贏。

伯翳生有兩個兒子,分別叫若木和大廉,若木建立的徐國,後來成為“徐”這個姓氏的始祖。而大廉的後人有一個叫蜚廉的,生有一個兒子叫惡來,父子兩人以勇力聞名,助紂為虐,後來被周武王誅殺。

《百家姓》都會背,但是你知道你自己姓氏的起源嗎?


而蜚廉的小兒子叫季勝,季勝的曾孫叫做造父,造父我們應該是比較熟悉的,駕車技術高超,因為給周穆王駕車有功,所以被封到趙城,這便是趙國的始祖,也是趙姓的由來。

也正是由於上面的這些原因,後來也經常說“秦趙一家”,兩個姓氏確實是同一個起源。

王姓

王姓的來源也比較多,不過要說到最早的,應該要數到東周時期周靈王的兒子太子晉。周靈王是東周的第十一位君主,這時候的太子是太子晉,太子晉天資聰穎,溫文儒雅。當時的名人師曠問他君子之德,治國之道,太子晉都能侃侃而談,就連師曠也欽佩不已。

但是後來太子晉因為對周靈王治水做法的直諫觸怒了周靈王,周靈王一怒之下,將太子晉貶為庶人,自此之後太子晉悶悶不樂,不到三年就去世了。

《百家姓》都會背,但是你知道你自己姓氏的起源嗎?


因為太子晉又經常被人稱為王子晉,所以後人為了紀念太子晉,便將其後人稱為“王家”。這一支王姓一直活躍到了後世,後來還發展成為了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兩大望族。

李姓

說起來李姓,可能是古代稱王做皇帝的人最多的一個姓氏了,前前後後有六十餘個姓李的帝王,而李姓的來源,也是分為好幾種。

第一種說法認為李姓也源於皋陶,因為皋陶曾經做過舜帝的大理(掌管刑罰的官員),所以其家族便以理為姓,因為在上古時期理通李,所以後來演變成了李。

第二種說法是李姓和姬姓同出一源,商朝時,有周的同族人叫做巴人,在周武王滅商之後,將巴人這一脈封到了“巴”這個地方(現在重慶的巴南區),後來巴人在四川建立大成國。因為崇仰漢人的姓氏,所以以李為姓。

《百家姓》都會背,但是你知道你自己姓氏的起源嗎?


還有就是來源於封賞的賜姓,比如三國時期諸葛亮在平定一些蠻夷地區的時候,就賜了當地人許多姓氏,其中就有李姓,還有漢晉時候,有北方的一些民族歸順,也有的被賜姓為李,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周姓

一說周姓大家經常會想起來夏商周時候的周朝,認為起源於周朝,周這個姓氏有一部分確實和周朝有關係,但是並不完全是。

周姓的起源,還要早於周朝,早在黃帝時期,就有叫做周昌的人,做過將軍,商朝的時候還有一個叫周任的太史。這兩支的後代都是以周為姓。

《百家姓》都會背,但是你知道你自己姓氏的起源嗎?


還有一支起源於周文王姬昌,周武王滅商之後分封諸侯,僅僅姬姓的諸侯就有五十三個之多,在東周末年秦朝滅六國統一天下之後,有許多以前的姬姓以周為姓,這一支也被認為是周姓的主要來源。

結語

其實我們的每一個姓追溯到最起源的時候,都能夠和三皇五帝夏商周的皇室宗親攀上一些關係,畢竟中華上下五千年,天下國人是一家嘛。所以當我們再和別人聊天的時候,也可以自豪的說自己也是皇室宗親之後了,哈哈。

如果大家有沒看到自己姓氏的可以在下面留言,筆者看到了之後如果知道也會回答一下的。

舉報/反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