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篇文章,希望你的家庭不再因孩子作業問題雞飛狗跳

看完這篇文章,希望你的家庭不再因孩子作業問題雞飛狗跳

昨天發了一篇文章《教育部為什麼規定不允許給1-2年級的孩子佈置作業?>,主要是從腦科學的角度讓家長理解1-2年級孩子把大量時間用在書寫作業上的弊端,也想讓更多的人知道這個規定,能夠在保護孩子合法權益中有法可依。“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這些在朋友圈裡廣為流傳的段子一點也不好玩,它對孩子的心智、大腦和學習力的破壞是極大的,所以也想通過此文提醒家長們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正視這個問題。

文章發出後引起了一些家長的討論,我把截圖發在這吧,既然是網絡評論,本來就是公開化的,所以就不打馬賽克了。呵呵。

看完這篇文章,希望你的家庭不再因孩子作業問題雞飛狗跳

看完這篇文章,希望你的家庭不再因孩子作業問題雞飛狗跳

看完這篇文章,希望你的家庭不再因孩子作業問題雞飛狗跳

從截圖裡我們可以看出規定固然好,但落實情況並不理想。還有很多類似情況也得不到很好的落實,比如教育部規定嚴禁在職教師補課,但是很多在職教師不但週末寒假都在補,而且就在本班教室,收費也由學校統一組織。也難怪家長們這麼大的不滿。也難怪家長們質疑這個規定就是一紙空文。

特別理解家長們的心情,而我也是一位家長,也知道處在這個位置有很多事情你不方便去抗爭,因為涉及到孩子,他是個活生生的人,不是一件物品,拿捏不好可能受傷害的就是他。

但是我們可以換個角度看這個問題。這裡有三方,教育部、學校老師、家長。從孩子大腦發育身心健康角度來看,教育部的規定很合理,但是教育體制沒變,對學校和老師的考核還是看分數。所以學校和老師置這個規定於不顧,還是大量佈置作業。然後我們再看家長,家長不看規定看老師,絕大部分選擇配合老師,對有的孩子來說不是什麼大問題,但對有的孩子來說就是高負荷下失控的母親和沒有安全感的家庭,還有自己被傷害的大腦。似乎不論從哪一方來說,都有自己的理由,教育部說:我制定了規章制度啊,但是教育體制在那裡。校長和老師會說,你們不在一線就知道制定些不切實際的東西,出不了分數這工作我還要不要乾了,再說家長不也要分數嗎?家長說我哪裡敢得罪老師,老師交待的任務自然要配合了。

在我寫完上面這段後看到了上篇文章一位奮戰在教學第一線的老師的說法,老師的難處一目瞭然了。

看完這篇文章,希望你的家庭不再因孩子作業問題雞飛狗跳

那麼孩子呢?孩子睜著無辜的大眼睛看著這三方,誰來救救我。誰,究竟誰才能真正保護孩子,如果沒有一方保護得了,我們為什麼要了解腦科學,我們為什麼要說全面發展、長遠發展、健康成長?我們為什麼要有那麼個破規定?難道是逗孩子玩兒的嗎?

出路在哪裡?突破口在哪裡?其實只有家長自己,只有靠家長的覺悟,在孩子1-2年級的時候,家長能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陪著孩子讀繪本、做邏輯狗(這種數學更好玩)、訓練感統、培養興趣、打乒乓、騎自行車、聽音樂展開想象,做桌遊、玩數獨、全腦識字、讀國學、去科技館、做科學實驗、玩玩編程、讓孩子安排行程去做個短途旅行……學習的形式多種多樣,哪能把每天的日子就侷限在那三本薄薄的課本中呢?這個年齡孩子的求知慾非常旺盛,他們感興趣的學習形式也多種多樣,他們酷愛體驗式的學習,體驗式的學習最有趣,理解的也最深,記憶得也最持久。如果家長真得學會放下,放下短暫的只能滿足虛榮的高分,放下恐慌,找到孩子的興趣點,他這兩年時間不但不會虛度,還會學得更多更好。面對學校和老師的壓力,家長需要更加靈活,多和老師溝通,讓老師明白你並不在意一時的分數,要讓老師相信,你的孩子暫時落後但一定會很優秀。要有這份自信。

最後再強調一次上篇文章的觀點:從腦科學的角度(請記住“腦科學“這三個字),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真地不適合久坐進行大量的書寫。保護好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