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石造地勇鬥天

西畴精神 | 炸石造地勇斗天

西疇,雲南邊陲的一個小縣城。曾經,這裡生存環境十分惡劣,全縣99.9%的國土面積屬於山區,裸露、半裸露的喀斯特地貌佔比達75.4%,被認為是“基本失去人類生存條件的地方”。西疇人該何去何從?他們的回答是“等不是辦法,幹才有希望”。

從新中國建立初期到社會主義新時代,西疇人一心向黨跟黨走,他們苦幹實幹、開拓創新、甘於奉獻,在西疇大地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也鑄造了敢於戰天鬥地的“西疇精神”。

保家衛國的奉獻情懷

上世紀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西疇縣是對越自衛反擊戰屯兵積糧的戰略要地,在長達13年的時間裡,西疇人堅定“一切為了前線,一切為了勝利”的信念,為勝利作出了巨大的犧牲。

走進西疇縣新街鎮老山戰役前線指揮所舊址,彷彿穿越歷史、回到過去,翻閱著一張張老照片,感受當年戰場上的軍民魚水情深,感觸西疇人的擔當與奉獻。“兩山戰役”的勝利離不開戰士們的驍勇善戰,更離不開西疇人的無私奉獻。

他們運送彈藥、搬運物資、抬送傷員、和戰士們一起搶修工事;他們捐物捐糧,寧肯自己把褲腰帶勒緊一點,也要讓戰士們先填飽肚子。因為西疇人明白,失去家園比餓肚子還要可怕。

就這樣,西疇人把家裡的糧食捐光了,把家裡的樹砍光了,把身上的力氣也用光了。戰爭勝利了,他們比任何人都高興。

可是,戰爭給這片原本就貧瘠的土地又烙下了傷疤,讓西疇人走到了貧窮的深谷。

不過,西疇人沒有抱怨、沒有放棄,而是奮起向貧窮抗爭,書寫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壯麗史詩。

炸石造地的驚天氣魄

西疇縣人均耕地0.78畝,且大部分是缺水少土的石旮旯地。西疇人首先面對的是保證生存口糧的難題,木者村更甚。

西畴精神 | 炸石造地勇斗天

炸石造地的景象

要有糧,必須種糧;要種糧,必須有地。王廷位、劉登榮與村裡的黨員幹部正在醞釀一場與石頭的戰鬥。1990年12月3日,王廷位和劉登榮等黨員幹部帶領木者村300多名群眾,在“摸石谷”點燃了炸石造地的第一炮。

石破天驚,希望重現。黨員群眾一起幹,經過105天苦戰鏖戰,大家用鐵錘、鐵桿等工具在石旮旯裡刨出了600多畝臺地。劉登榮回憶說:“當年就種上雜交玉米,收穫時產量是以前的4倍,我們村一舉甩掉了‘口袋村’的帽子。”西疇縣委、縣政府因勢利導,出臺炸石造地和中低產田地改造的一系列補助政策,也掀起以炸石造地為主的基本農田建設高潮。

劈山築路的勇毅篤定

2012年,因為《看見》欄目,雞街鄉肖家塘這個不起眼的小山村第一次走進公眾視野。4個人歷時6年修通5公里進村路的故事,不知讓多少人潸然淚下。鄧招財是當年參與者之一,他的家就住在山的最底、路的盡頭。

西畴精神 | 炸石造地勇斗天

劈山築路現在的面貌

如今,通往肖家塘村的路雖然已經全部實現硬化,但是由於地形陡峭,走起來並不容易。從山頂走到山腳,便來到了鄧招財的家。抬頭望去,山的那邊還是山,一重又一重。鄧招財說:“打通了路,人活著才有希望。”

因為生存條件惡劣,從上世紀90年代起,肖家塘村裡有8戶人家陸陸續續都搬走了,村裡的12戶人家到2006年只剩4戶。搬出去,鄧招財和其餘3家不是沒有想過,甚至也走出去看過,但總有許多不捨。

鄧招財說:“搬出大山可以改變貧困,可是一旦搬走,祖輩留下來的地方從此就會慢慢消失。我們想把村子守住、把家護住、把老祖宗的根留住。只要人勤,生活就有希望,我們決定不管付出多少代價都要把路修通。”

2006年6月12日,那一天鄧招財記憶深刻。鄧招財、侯壽高、姚光金、姚世斌4人,扛著大錘、鐵桿等簡單的工具正式動工。接下來的6年裡,他們流乾了汗、吃盡了苦,也用光了所有積蓄。路通了那一刻,他們才真正感受到了希望是什麼。

西畴精神 | 炸石造地勇斗天

沙漠化治理後的景觀

原標題:幹才有希望——感受“西疇精神”的時代力量(上)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業新聞網記者 郜晉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