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傢俱》2016年12月刊

一曲青蘿,猿嘯二| 《中國古典傢俱》2016年12月刊

晉太康二年 “猿嘯青蘿”琴

尺寸:通長120.5釐米,隱間110.5釐米,肩寬22釐米,尾寬17釐米;

圓龍池徑8釐米,方鳳沼邊5.5釐米

成交價:1904萬元

拍賣專場:氣象堂皇 宮廷藝術集粹

拍賣時間:中國嘉德2010年春拍

一曲青蘿,猿嘯二| 《中國古典傢俱》2016年12月刊

1927年初,農曆春節還未至,44歲的夏溥齋(1883-1965,名繼泉,字溥齋,號渠園,又號蓮居、一翁,山東鄆城縣人。與梅光羲齊名,是公認的大居士,又蓄琴)終於得以重回故國。

此琴名為“猿嘯青蘿”,惠承1000元

想他前半生意氣風發,少年隨軍帳,18歲考中秀才,科舉入仕,當過滿清的知州知縣知府,也“反清”鬥軍閥,當上過民國政府的道臺和總統府秘書。退出政界辦學,亦是風生水起,真是“弱冠習儒志頗猛,侃侃自將號英挺”,卻沒想過,中年之時卻被“狗肉將軍”張宗昌逼得舉家逃往日本,家產全沒。

夏溥齋在日本呆了兩年,但終究還是回來了。一場風雪將他擋在了“家門口”,滯留大連。只得找了個地兒住宿,先避過這場大雪。巧的是,住所旁就有一家古物店。夏溥齋好古物,常自己布衣素食,可收藏之物往往價格不菲。

進店一觀,呵,一堆贗品。但又一驚,眾贗品之中居然有一琴“環異照眼”。而且觀其形制,應該是唐代以前的東西。聽店家說,這是從宮裡流出來的,在這放了十年。1000元的價格嚇退了不少人(這時期的1元大約摺合今人民幣30-35元)。這兵荒馬亂的年歲,誰會,誰又敢在這無名的街邊小肆花1000元買張琴呢?

一曲青蘿,猿嘯二| 《中國古典傢俱》2016年12月刊

一曲青蘿,猿嘯二| 《中國古典傢俱》2016年12月刊

可這張琴,“觸指淵宏,泯絕木絲之跡,渢渢乎泠泠乎而莫窮其際。”讓自小閱遍無數古琴珍品的夏溥齋感嘆:“真天籟之遺,九德之選也。生平閱唐宋名斫可百數,以此例之,皆薪材耳。”

買吧。身上的錢肯定是不夠的,當即拍了份電報,叫人將錢送來。等了5日,錢送來了,琴也能領走了,歸家。

30歲的管平湖和他的“大扁兒”

這一年,夏溥齋還不叫夏蓮居,但在去年,管平已經變成了管平湖(1897-1967,名平,字吉庵,仲康,因為金城先生舊號“藕湖”,其弟子均以“湖”字為號,因此以平湖為號,以示紀念。為中國著名古琴演奏家、畫家。得九疑派楊宗稷、武夷派悟澄老人及川派秦鶴鳴等名琴家之真傳,博取三派之長並自成一家,形成近代中國琴壇上有重要地位的“管派”)。管平湖一生尊師重道,後收徒教授古琴時即便困頓仍分文不取,弟子王迪結婚時,更將自己深愛的“清音”琴作為賀禮贈之。

他幼年也算官宦子弟,父親管念慈是宮裡叫得上名號的畫家,母親亦是慈禧太后賞下的宮女,家齋也是上頭賞的。只是父親早逝,家道中落,他獨自一人出來闖蕩,雖有親朋好友幫襯,但過得仍不算好,甚至人常用一生困頓來形容他。

比夏溥齋得琴稍晚一些,30歲的管平湖在師傅金城創辦的中國畫學研究會里,由研究員升為助教。過得不好也不壞,吃得上飯,也有琴可彈。還自己制了一張琴,取名“大扁兒”。

贈琴“玩笑”

另一邊,夏溥齋沒能回到山東就病臥津門。直到1932年,他帶著收藏的數十張古琴遷居北京,住在鼓樓帽兒衚衕六號。以琴為鎮宅之寶,書房名晉唐宋琴齋。住所稱為“寄廬”,自己也改名為“夏蓮居”。隱居於此,閉門謝客。

而同一時期,管平湖家卻是熱鬧非常。管平湖在北京極有名氣,當時電臺裡播出的古琴曲大多由二位琴家彈出:一位是汪孟舒,大多是演奏琴歌,邊談邊唱;另一位便是管平湖,只演奏琴曲。管平湖性格溫良,又好交友,好琴之人都在週日聚集到他家中彈琴作畫。

夏溥齋雖閉門謝客,但卻不是全然不知外界。因人介紹,結識了頗有名氣的“妙指天才”管平湖。想起當年曾與王露共同研習《幽蘭》《廣陵散》兩譜,奈何知音早逝,而他四處流亡,又精力已衰,二十年來,也沒能把這兩曲的譜給打出來。就把希望寄託在管平湖身上,“囑其習此二曲,倘能有成,足為琴林一大貢獻。”玩笑言,如完成任務,將以“猿嘯青蘿”相贈。

一曲青蘿,猿嘯二| 《中國古典傢俱》2016年12月刊

1000,600,400,拿不出

新中國成立後,夏溥齋才漸漸解除隱居狀態,開始接受友人拜訪,許多人慕琴而來。聽聞郭沫若常去夏家,目的之一就是聽夏博齋彈奏古曲和一睹那尾名為“猿嘯青蘿”的古琴。

京城名琴家查阜西住在夏宅附近,也瞄上了“猿嘯青蘿”,拉著好友汪孟舒才得見“真顏”。查阜西用“奇琴”來形容“猿嘯青蘿”:

出音潤、勻、靜、透;按指輕、易、平、流;唯一缺憾則嶽下至四徽之間,弦與琴面之距最大亦不及半指,致右指甲尖易觸琴面,奏弄之際不可不有趨避之分心耳。餘生平未見絕無敫音之琴,獨此琴尚未遇敫,生平未見無木聲之琴,獨此琴不具木聲。無敫,美德之至也,不具木聲,則雖美而音量被限,而此琴較之昨年所見乾隆‘ 御藏’松石間意之潤而不透者卻又勝一籌。是誠尤物,不可不記。

這“乾隆‘御藏’松石間意”,就是日後拍出1.35億的那張琴,當然這時無人能料到古琴能有如此之天價,而十多年前贈琴的“承諾”,亦沒什麼人想起。

但就在這一年,也就是1954年,管平湖根據明代《神奇秘譜》,將其一年前打譜的《廣陵散》進行校訂並定稿。古琴界為之振動。管平湖的弟子、好友程子榮與夏溥齋極熟,開始頻繁提起當年的“承諾”,極盡慫恿。

1955年,當年提及的另一首名曲《幽蘭》也打譜完成了。這時,距離當年夏溥齋“許下承諾”已過了二十年,而夏溥齋和王露決定共同研習《幽蘭》《廣陵散》兩譜則是四十年前的事情了。

“猿嘯青蘿”也陪了夏溥齋二十多年,肯定是捨不得的,但多年心願已了,名曲重新面世著實值得慶賀。罷了,平湖是愛琴之人,也念叨這琴好多年了,肯定會好好珍惜的。於是夏溥齋邀請諸多琴友,在眾多見證下,將琴給了管平湖。還在記錄這件事情的《名琴授受圖》上題詩九首,其中第八首雲:“懷寶良難得賞音,王孫擲去抵千金。攜回卅載今相授,珍重成連海上心。”

一曲青蘿,猿嘯二| 《中國古典傢俱》2016年12月刊

但故事到這裡還沒有結束。事後,夏溥齋忽然託人帶話給管平湖,說這琴當年是1000元買來的,總不能白送吧。說好是獎勵,那就600吧,但當時管平湖雖然有了正職,不說過得“貧困潦苦”,也是飯將飽,但錢是實在拿不出的(當時的全國職工月平均工資為50元左右,農民一年的支出為100元左右)。夏溥齋又把價格讓到400元,但管平湖還是拿不出,最後是向王迪借錢還上的。

下一段流傳開始

而後,“猿嘯青蘿”陪伴了管平湖人生最後的12年。諸多名曲的打譜、演奏、錄音都從管平湖與“猿嘯青蘿”的“配合”而來。

1967年,管平湖逝於北京,享年70歲。“猿嘯青蘿”作為遺物,傳給了管平湖的子女。

管平湖去世後43年,“猿嘯青蘿”在中國嘉德上拍,成交價1904萬元。

下一段流轉,就此開始。

總 編 | 鄧雪松

主 編丨林育程

執行主編丨程香

資料來源 | 《中國古典傢俱》2016年12月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