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別瓷胎畫琺琅 琺琅彩

從胎體上看:真品的胎體質量均十分高,胎骨細,露胎的底足均十分細潔,以雍正器最為細滑。康器胎體比兩朝稍厚。仿品胎體一般立求平整,重量,但燒造後可能出現誤差。不是胎體過厚過重,就是過薄過輕。足體絕大多數胎質較疏鬆。

從造型上看:清三代琺琅彩造型多為盤、碗、碟、盉和瓶類造型,幾無其它型制,如發現造型不符者應引起注意,但造型相同者,也未必是真品。從彩繪上看:康雍乾器通常以紅藍綠等色彩作器表釉面裝飾,色底器表低溫,施繪十分均勻。仿品色調濃淡不一,有塗抹的痕跡。

從落款上看:凡落古月軒款的作品,均為清末民初贗器,凡器身題寫朗世寧制款識,底書雍正、乾隆官款者也均為民國仿製。康熙琺琅彩瓷器的款識只有“康熙御製”這一種寫法,是四字兩行在雙線欄內寫的,字體勻稱,界於宋體和楷體之間,書寫材料是藍彩料或紅胭脂水。

雍正早期類似於康熙年間。“雍正御製”四字兩行的楷書款,但寫款的材料用的是青花。到了雍正中期,雙圓圈線內用楷書寫“大清雍正年制”最為盛行,書寫材料仍是青花。雍正晚期,款識又變成了在雙線方欄內書寫“雍正年制”,四字排成兩行,書寫材料又變回胭脂水和藍彩料,但有個別不加雙線方欄的。乾隆款識上前期用“乾隆年制”的藍料彩款。乾隆中期,“乾隆通寶”四字楷書款流行於當時生產的一種高足杯中。

從仿製方式上看:琺琅彩的仿製主要有兩種方式:舊胎畫新彩。這種仿製品的造型與胎質、釉色上與真品相差不多,但由於素胎往往保存方式不當,掛釉繪彩燒製後,仔細觀察會看到底色上有髒東西,再有後掛彩燒製的多是經過幾次燒製才完成,太過於求似,難免弄巧成拙,匠氣十足,終究得不到前人燒製琺琅彩瓷器的真諦,時常有釉下劃痕、錯字等需仔細研究的地方。

二、新胎新彩。即胎、彩、釉都是新仿的。造型上缺乏“康乾盛世”的風格,釉面也會有棕眼桔皮釉之類的現象。用彩上常常用粉彩代替料彩,彩繪太厚膩,畫面沒有一氣呵成的氣勢。

琺琅彩和五彩、粉彩的區別:琺琅彩的彩料還有“洋為中用”的成分,是從歐洲進口的。五彩和粉彩中都不含的化學成分“硼”琺琅彩中有;琺琅彩中含“砷”;康熙前的瓷器中黃色為氧化鐵,而琺琅彩中黃色的成分是氧化銻;琺琅彩還有用康熙前沒見過的膠體金著色的金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