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師導師“被強姦都是因為穿的太誘惑!”

近日,上海浦東新區青年教師培訓活動中,一導師就“女性穿著”公開發表觀點,認為穿黑絲襪就代表誘惑,並以“鄭州空姐遇害”事件舉例,認為空姐遇害就是因穿著不當。

“怎麼不強姦別人,就強姦你?”

“肯定是這個女的穿的太騷了!”

“價格沒談攏。”

“大晚上穿成這樣,被強姦不是活該嗎?”

每一次,一旦有女性遭遇了暴行以後,這樣的新聞下面,總是難免會看到這樣的評論,他們不指責施暴者,卻把矛頭指向受害者,用各種質疑和指責,去汙衊受害人的清白。

在身體被汙染之後,她們不得不,再次遭受一次心靈上的汙染。

每年,強姦案發生以後,報案率卻只有7%。

兩年前,2017年4月,臺灣作家林奕含在自己家中上吊自殺,1991年出生的她,在少年時曾遭補習班老師誘姦多年,而患有重度抑鬱,最後她留下了這本《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便離開了人世,留下了一對傷心絕望的父母。

堪薩斯大學,曾有過這樣一個展覽:“what were you wearing? ”

上海教師導師“被強姦都是因為穿的太誘惑!”

上海教師導師“被強姦都是因為穿的太誘惑!”

上海教師導師“被強姦都是因為穿的太誘惑!”


展覽收集了一些性侵害者,在事發當天所穿的衣服,用赤裸裸的事實來引發大家的思考:是否被侵害,真的和穿什麼衣服有關嗎?

其中大部分衣服,只是尋常的T恤,牛仔褲。

而其中最讓人感到心碎的,就是這些可愛的童裝。

上海教師導師“被強姦都是因為穿的太誘惑!”

我當時真的很困惑,只是想離開我哥哥的房間去看我的卡通。

上海教師導師“被強姦都是因為穿的太誘惑!”

“一條裙子,事件幾個月過去後,我媽媽站在我的衣櫥前抱怨,為什麼我再也不肯穿裙子。那時我只有六歲。”

很難想象,這樣的孩子,心裡會有多大的陰影。

可是受到傷害的人是他們,他們卻要用一生去承受這種傷害帶來的後果,每一次懷疑和非議,都會像尖刀一樣,反覆割裂傷口。

每一次,當輿論和質疑向她們傾洩的時候,她們不得不反覆拷問自己,“我錯了嗎?是我錯了嗎?”

前幾天,劉強東性侵案的女主,決定再次起訴劉強東,但是底下的評論卻是一面倒的指責。

有人說“錢用完了,又來一次。”

還有人說:“這女的是死咬著強哥這條大魚不放了!”

卻沒有人在意,這個女孩遭遇的一切,是不是應該討回一個公道來。

更有甚者,發出“強哥要什麼樣的女人沒有,何必去性侵的感慨!”

卻很少有人在意,這個女孩是不是真的被性侵。

凡是有一些“成功人士”陷入性侵醜聞的時候,這種質疑被害人的聲音就更加明顯。

好似全世界的女性,都期待著被這樣的“成功人士”性侵,這已經不僅僅是對受害者的侮辱,而是對全體女性群體的侮辱。

2017年10月,轟動世界的好萊塢“ME TOO”事件的發生,正是像這種觀念發起的挑戰。

好萊塢大導演,金牌製作人哈維·韋恩斯坦被眾多女明星公開指責,在過去長達三十年間,利用職權對數位女性施行了性騷擾、性威脅,乃至於性侵犯的惡行。

而且這些女性當中並不乏知名人物,安吉麗娜·朱莉格溫妮絲·帕特洛蕾雅·塞杜

卡拉·迪瓦伊都曾受到過他不同程度的騷擾和威脅。

這樣的罪行竟然整整持續了三十餘年,才被公佈於眾,是什麼讓這些受害女性守口如瓶,讓施暴者越發猖獗?

因為民眾對於被性侵的人,從來不曾有過善意。

曾被迫給韋恩斯坦口交的露西亞·埃文斯是這樣敘述的:“最恐怖的事情是,他之所以能性侵這麼多女性,是因為被侵犯的女性都放棄了反抗,認為這是她們自己的錯。


在很多人的心裡,大概認為,像哈維·韋恩斯坦這樣的“成功人士”,想爬上他床的女明星肯定不少,他何必要去性侵呢?


所以,所謂的性侵就一定是受害者的錯。


前幾年有一個案件,一個美國女教師誘姦16歲男學生,逼吃壯陽藥樹林野戰,事後有網友製作了這樣一段對話。


“肯定是這個男的穿的太少了!”

“一定是這個男的太騷了!”

“怎麼不強姦別人,就強姦你!”


以此來諷刺,那些在女性性侵裡,持受害者有罪言論的男性群體。


上海教師導師“被強姦都是因為穿的太誘惑!”

“你別再反抗了。你看你都硬了,你肯定也很想要吧。”——當時我14歲,施暴者是我的叔叔,40歲


上海教師導師“被強姦都是因為穿的太誘惑!”

“你說你被虐待了?怎麼會呢,我的寶貝。不如我把你褲子脫了,吸你的xx,讓你感受一下什麼叫虐待。”——施暴者,我的母親


上海教師導師“被強姦都是因為穿的太誘惑!”

“我會殺了你姐姐。”——我的繼父,在我13歲生日那天。我不知道的是,他也對我的兄弟姐妹說過同樣的話

上海教師導師“被強姦都是因為穿的太誘惑!”

“再來做一次嘛。你也不想讓爸爸媽媽知道你今天不乖,對不對?”——當時我5歲,施暴者是我的保姆,17歲


男性遭遇性侵絕非個例,事實上在“性侵”這件事上,受害者是不分男女的!


據調查,美國約有400萬男性,曾經遭遇過性侵,這些年這個數據還在上漲。而這些受害者,幾乎無一例外地都選擇了沉默。


糾結深層次原因,無非便是恐懼社會輿論的暴力。


當傷害造成以後,對受害者的非議,事實上就是在替施暴者辯白,是施暴者的幫兇!

因為下一次當這樣事情發生的時候,他們依然有恃無恐,因為他們知道,你會羞於啟齒,因為你害怕來自社會的惡意。


幾天前,湖南發現一位在世慰安婦,公佈了照片和採訪。登記在冊,目前中國還在世的慰安婦,僅剩16人,但是老人年紀越來越大,她們還等著一個道歉。

一部韓國的慰安婦電影中,有句臺詞說:“他們說這些事情,從未發生。可我還活著,我站在這裡,你和我說,沒有發生過?”

但是下面的評論,都在發,“為什麼公佈老人的照片,她們會受到諸多非議。”

一位網友說:“這是什麼丟人的事情嗎?該受到非議的,不是老人,而是這些可恨的施暴者!”

如果我們對於別人受到的傷害,感覺到的不是同情和憐憫,而是質疑和指責,那出現問題的,絕不是受害者,而是我們!

21世紀了,那麼多的教育和學習,我實在不能相信,一個教師培訓的導師,竟然還能說出這樣是非不分的話!

一個教書育人,甚至說培養出一群教書育人的老師的人,竟然如此不分青紅皂白的非議受害者,給受害人家屬造成二次傷害,給施暴者開脫,我很難想象,這樣的人,能培養出什麼好老師!

這些惡意滿滿的言論,有時候會讓我懷疑,說出這樣的人,是不是一定要自己遭受一次性侵,才能知道別人的無辜?

如果你還沒有學會怎麼做人,請不要育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