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政王多爾袞之死,或許這是最好的解釋

順治七年12月,年僅39歲的攝政王多爾袞在守獵途中突然猝死,死因成謎。

攝政王多爾袞之死,或許這是最好的解釋

官方史料對其死因也是含糊其辭,關於多爾袞的死因歷來有著幾種說法。

第一,死於積勞成疾,悲痛縱慾。多爾袞從小就患有頭風病,時常頭暈目眩,本身就是體弱多病之人,加上從少年時代就隨軍南征北伐,尤其是中後期攻佔北京,一統中原,滿清問鼎天下的重擔幾乎全壓在了他的身上,久而久之,身體就被壓垮了。

攝政王多爾袞之死,或許這是最好的解釋

照多爾袞自己的說法,他是在關外松山大戰時勞心思慮埋下的病根。除了不堪重負埋下的病根,多爾袞身上還有一些很詭異的現象。用豪格詛咒他的話說,他是個有病無福之人,最是感情深厚的胞弟最中心的政治支持者英年早逝,接著兄嫂以及自己相濡以沫25年的正妃又相繼離世,這對多爾袞打擊很大,更給他蒙上了一層家族死亡的陰影。

而積勞成疾,悲慟欲絕的同時,多爾袞偏偏還是個縱慾之人,有名可查的妃子有十個,不知名的女人更多,又勞累,又悲痛,又縱慾猝死自然也就不那麼稀奇了。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死於蓄意的刺激,腦溢血易突發,受刺激發病率極高,發病時會失語,偏癱意識不清,頭痛和嘔吐。

攝政王多爾袞之死,或許這是最好的解釋

根據杜爾袞猝死的狀況來分析,有學者認為多爾袞死於腦溢血的可能性很大。因為多爾袞的家族本來就有腦溢血的遺傳病史,在他之前,他的兄弟,父兄都曾經死於腦溢血。

但讓學者感興趣的是究竟是什麼刺激了多爾袞並最終誘發了腦溢血呢?這一種觀點認為,多爾袞患了病之後如果沒有意外的刺激,猝死的可能性其實並不大,但就在這個時候發生了一件刺激多爾袞的事。根據史料記載,就在多爾袞猝死當天的早晨,他的親哥哥娶了葛丹之女,時間怎麼挑的這麼巧呢?那是因為多爾袞的哥哥擔心重病的多爾袞活不長,如果這位攝政王死了,必會搞高規格的發喪,到那時候就不可能在國喪期間取葛丹之女回家了。如此說來,多爾袞的哥哥急不可奈的討女人很有點詛咒,多爾袞活不長的意味。

試想一下,如果這個時候有人去一把這個消息添油加醋的告訴病重的多爾袞,多爾袞會作何反應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