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大部分內蒙古人只知道3個 知道10個以上就是專家!

据说大部分内蒙古人只知道3个 知道10个以上就是专家!

据说大部分内蒙古人只知道3个 知道10个以上就是专家!

據說,大部分內蒙古人

最多隻知道3個!

知道10個,你就是專家!

蒙古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

在內蒙古大地上生活的各個民族

創造了獨具特色的舞蹈

除了耳熟能詳的筷子舞、頂碗舞

還有許多舞蹈形式

你一定沒有聽過!

呼圖格沁

据说大部分内蒙古人只知道3个 知道10个以上就是专家!

“呼圖格沁”也稱“好德歌沁”,蒙古語為“丑角”之意,因其帶有喜劇色彩的滑稽表演得名。“呼圖格沁”產生於清代嘉慶年間,世代口口相傳,連綿不斷,是一種集歌、舞、戲劇等多種元素於一體的民間藝術形式,為敖漢旗所獨有,被專家稱為“蒙古族戲劇的起源”。

腦閣

据说大部分内蒙古人只知道3个 知道10个以上就是专家!

“腦”是方言,意思是將物品或人高高地扛起,所謂“閣”就是一個捆綁焊接得結結實實的特製鐵架子。演出時要將它固定在一男子身上,架上表演者一至三人,一般為8歲以下的兒童,每一成人與兒童的組合就稱為“一架”,演出時上下互動。腦閣是清朝康熙年間從山西引進,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以土左旗畢克齊鎮的腦閣最為有名。

查瑪

据说大部分内蒙古人只知道3个 知道10个以上就是专家!

蒙藏宗教文化交流的產物。於十六世紀後半葉隨同噶魯派(黃教)喇嘛教傳入,至今已有400年的歷史。它是一種以演述宗教經傳故事為內容的面具舞。至今仍在蒙古族舞蹈的創作、表演與教學中發揮著一定的作用。

雙牆秧歌

据说大部分内蒙古人只知道3个 知道10个以上就是专家!

雙牆秧歌是托克托縣地區土生土長的並以其誕生地命名的民間舞蹈形式,主要分佈於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今雙河鎮雙牆村,已有300餘年歷史。清朝時,河口鎮是塞外聞名遐邇的水旱碼頭,商業經濟的繁榮推動了社火文化的發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雙牆秧歌,現已成為託縣影響力最大的民間傳統社火活動。

博舞

据说大部分内蒙古人只知道3个 知道10个以上就是专家!

蒙古博是蒙古民族最早信奉的一種原始多神教,又稱薩滿教。現主要分佈在通遼市、呼倫貝爾部分旗縣。“博”是蒙古族對薩滿教巫師的通稱,意為“因興奮而狂舞的人”。其表演的博舞是一種原始宗教舞蹈藝術,由模擬狩獵等生產勞動而演變為“歌舞事神”,用於娛樂、驅病和祈福。

俄羅斯族民間舞蹈

据说大部分内蒙古人只知道3个 知道10个以上就是专家!

主要分佈在額爾古納市拉布大林、黑山頭鎮、恩和俄羅斯民族鄉、室韋等地。俄羅斯族民間舞蹈在表現形式上可分為集體舞和單人舞, 其表現的豐富內涵和基本特徵以及近百年的歷史發展淵源在其它民間舞蹈中實屬罕見,在世界民族舞蹈史上具有重要價值。

哲仁嘿

据说大部分内蒙古人只知道3个 知道10个以上就是专家!

是跳黃羊圈之意,受黃羊結圈的啟示而創作產生,是巴爾虎蒙古族傳統的帶有遊戲性質的民間集體舞蹈,巴爾虎人十分愛戴黃羊,並視之為吉祥之物。現流傳於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左旗和新巴爾虎右旗。“哲仁嘿”舞蹈音樂曲調悠揚遼闊、節奏徐緩自如,歌詞內容簡單,舞蹈風格粗獷、質樸、豪放。舞者在自由的音樂中腳步無固定,不受音樂節奏的限制,舞蹈和遊戲緊密結合,具有娛樂性強和載歌載舞的特點。

筷子舞

据说大部分内蒙古人只知道3个 知道10个以上就是专家!

廣泛流傳於鄂爾多斯。筷子舞大致經過三個階段。起初是將一些稍粗的小木棍兒的一端鋸成若干細條,這樣敲打時便可發出“唰唰”聲響。而後,牧民們把秋天成熟後的沙竹捆成小把,敲擊聲音更加好聽,便取代了木棍兒。最後,他們發現用一把筷子敲擊時發出的“嚓、嚓”聲響更為清脆悅耳,從此便將筷子的尾端打孔穿繩並繫上紅綢布,這樣表演起來既能充分發揮舞蹈技能和抒發歡快情感,又富有藝術感染力。新中國成立後,筷子舞經不斷髮展更加豐富完善,以其新穎的舞蹈語彙和獨特風格,經久不衰,頗負盛名。

頂碗舞

据说大部分内蒙古人只知道3个 知道10个以上就是专家!

是蒙古族從元代承傳下來的民間舞蹈。頂碗舞流行於內蒙古各地,以盛行於鄂爾多斯地區的在婚宴和喜慶佳節聚會上的頂碗舞最具代表性。傳統頂碗舞的動作沒有固定的套數, 聚會上1人或2人頭頂茶杯或碗狀小油燈或碗,碗裡盛滿清水或奶酒;雙手各拿兩個酒盅在歌聲和樂聲中翩翩起舞。頂碗舞對舞者的要求極高,不但要練就過硬的舞藝,更要具備高超的頂技,而正是這兩者完美和諧的結合與展示,帶給人以賞心悅目的藝術享受。

盅子舞

据说大部分内蒙古人只知道3个 知道10个以上就是专家!

是鄂爾多斯久負盛名的民間舞蹈珍品。《盅子舞》屬表演性道具舞蹈,亦稱“打盅子”,是喜慶節日裡單人表演的舞蹈形式。舞者雙手各持盅子一對,邊碰擊盅子邊舞,雙腳一前一後踏動,形成“手在舞、腰在扭、眼跟手、腳步穩”的典雅優美的舞姿。

達斡爾族魯日格勒舞

据说大部分内蒙古人只知道3个 知道10个以上就是专家!

分佈在內蒙古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騰克鎮及其達斡爾聚居的周邊地區。“魯日格勒”民間舞蹈至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以群舞為主。“魯日格勒”民間舞蹈沒有樂器伴奏,用歌曲或用呼號來統一舞蹈節奏,舞歌的曲調一般較明快,節拍嚴整,充滿熱情、活潑、風趣與歡樂。

蒙古族安代舞

据说大部分内蒙古人只知道3个 知道10个以上就是专家!

“安代”起源於通遼市庫倫旗,最遲形成於明末清初 。安代舞沒有時間地點限制,無需化妝,不用伴奏,男女老少皆可歡跳,只需按照它的音樂節奏甩巾踏步,隨領唱歌聲應和即可。安代的唱詞除開場和收場部分因儀式需要大體固定之外,全無固定唱詞。那些才思敏捷、善於辭令的歌手或讚美、或嘲諷、或嘻笑怒罵,盡情地用詼諧幽默的唱詞抒發情感。

敖魯古雅鄂溫克族薩滿舞

是薩滿(即巫師)在祈神、祭祀、驅邪、治病等活動中表演的舞蹈,俗稱“跳大神”。現在主要分佈在根河市滿歸鎮以裡十七公里處的敖魯古雅民族鄉、阿龍山地區的--阿北林場、嘎拉雅林場、上央格氣五十八公里、得爾布耳二十四公里和金林林場。

由於薩滿在狩獵活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狩獵之前薩滿通過薩滿舞來祈禱神靈賦予獵人以神力或為獵人指明狩獵方向,故敖魯古雅鄂溫克族薩滿舞直接反映了狩獵生產生活的特點及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的薩滿教信仰觀念和神秘色彩。

呼和浩特滿族太平鼓舞

主要分佈於呼和浩特市滿族人民集居的新城區。據滿族父老相傳,早在老罕王努爾哈赤準備起兵打天下時,為了遮掩明朝耳目,他讓男人們在地窖裡面打造兵器,令婦女在地窖上面跳羊皮鼓舞,利用鼓上鐵環聲掩護地下的打鐵聲,並聲言為天下太平而歌舞,故名“太平鼓舞”。當年每逢農曆冬至日後,到春節期間,每日下午,城內各街巷都可聽到鼓聲陣陣,歌聲盪漾。

隆盛莊四腳龍舞

四腳龍舞起源於清乾隆28年(1763年),據傳這一年天大旱,百姓惶惶,於是當地官員帶領百姓雲集水泉寺,向龍王祈禱降雨解難,並許願若龍王降雨,年年舞龍燈以示恭敬。正巧第四天午時降雨,一場清風細雨使百姓無不折服歡喜。從此,柏寶莊鄉四美莊村龍舞誕生,每逢正月十四、十五、十六大鬧紅火,舞龍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項主要活動。

開魯太平鼓舞

約在200多年前由遼寧的彰武、朝陽等地傳入哲里木盟(今通遼市),後流傳到開魯等地。太平鼓舞具有娛神、娛人和自娛的功能,或祭拜、祈求神靈保佑,或慶祝豐收、普天同樂,或釋放情懷、自娛自樂。

藏傳佛教密宗樂舞—娜若·卡吉德瑪

流傳於赤峰市喀喇沁旗王爺府鎮下瓦房善通寺,據今約有200年的歷史。《娜若·卡吉德瑪》祭神舞蹈常在吟誦《娜若·卡吉德瑪》經卷時於大殿經堂裡表演。藏傳佛教密宗樂舞娜若•卡吉德瑪以紛繁多變的“密印”(也稱“手印”)為主要動作。舞蹈的伴奏樂器包括長號、嗩吶和牛皮鼓、鈸、法鈴、撥浪鼓和碰鐘。

抬閣

是集歷史故事、神話傳奇於一體,融繪畫、戲曲、彩扎、紙塑、雜技等藝術為一身的特色傳統民俗舞蹈。在木製的四方形小閣裡有兩三個人扮飾戲曲故事中的人物,由別人抬著遊行。

高蹺

高蹺也叫“高蹺秧歌”,是一種廣泛流傳於全國各地的民間舞蹈,因舞蹈時多雙腳踩踏木蹺而得名。高蹺歷史久遠,源於古代百戲中的一種技術表演,北魏時即有踩高蹺的石刻畫像。各地高蹺所使用的木蹺從30釐米至300釐米,高低不一。

黑熊搏鬥舞

鄂倫春族最具代表性的舞蹈。舞者雙腿半蹲,雙腳跺地,前後扭動雙肩,模擬黑熊搏鬥,讚頌鄂倫春人民勇敢、好勝的民族性格。

蒙古族薩吾爾登

“薩吾爾登”是蒙古族以表現馬為主、可以自由發揮的舞蹈形式,有12種動作及與之相適應的12種樂曲,表演時以民族樂器伴奏,其中擔任主奏的託布秀爾是蒙古族特有的彈撥絃鳴樂器。

記者:包小婷 楊文娟綜合整理自內蒙古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網站及網絡

校對:欽柏

据说大部分内蒙古人只知道3个 知道10个以上就是专家!

覺得不錯,請點在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