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神?小人?與孫武齊名、五殺強秦、歷任三國三軍總司令和CEO

戰神?小人?與孫武齊名、五殺強秦、歷任三國三軍總司令和CEO

今天要說的這位大拿,咱們小時候歷史書上也出現過,但是筆墨並不多。今天可以單獨來聊聊這位與孫武齊名、五殺強秦、歷任三國三軍總司令和CEO—吳起先生。

在到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年)的時候,太公尚父廟更名成武成王廟,簡稱武廟。當時武廟的主神是大名鼎鼎的太公望(姜子牙),以張良為副祀。左列:秦武安君白起、漢淮陰侯韓信、蜀漢丞相諸葛亮、唐尚書右僕射衛國公李靖、司空英國公李勣。右列:漢太子少傅張良、齊大司馬田穰苴、吳將軍孫武、魏西河郡守吳起、燕昌國君樂毅。這是吳起先生在武廟十哲裡最高排名的一次,後續帝王很多主持修改修正武廟十哲人名及排位,吳先生都在列。宋太祖他老人家修的時候感覺這位吳先生有汙點就給在十哲除名,放後面名將序列裡了。再往後的各朝代的武廟皆有吳起。至元朝,大規模刪減僅剩十哲。

戰神?小人?與孫武齊名、五殺強秦、歷任三國三軍總司令和CEO

言歸正傳,說說吳先生,並不像一般人物誌敘述的主人公出身貧寒那樣,人家吳起標準的“富二代”,公元前440年吳起出生在一個“家累萬金”的富有家庭,姜姓,吳氏,名起,衛國左氏(今山東曹縣)人。

咱們大概過一下吳起的豐功偉績,只能用“彪炳史冊”來形容,履歷豐富到直接可以坐董事長的位子:一生歷侍魯、魏、楚三國,戰國初期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通曉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內政、軍事上都有極高的成就。在魯國當官時曾擊退齊國的入侵;後來跳槽到魏國時屢次破秦,盡得秦國河西之地(當時魏國在秦面前最揚眉吐氣的時候),成就魏文侯的霸業;後來又被楚國僱去時,主持改革,史稱“吳起變法”,變法後的楚國國力強大,向南攻打百越,將楚國疆域擴展到洞庭湖、蒼梧郡一帶。後又出兵援助趙國,與魏軍大戰於州西(今河南省武陟縣西南以西)。趙國藉助楚國的攻勢,火攻棘蒲(今河北省魏縣南),攻克黃城(今山東省冠縣南),楚、趙兩國大敗魏軍。後世把他和孫武並稱為“孫吳”,《吳子》與《孫子》又合稱《孫吳兵法》,在中國古代軍事典籍中佔有重要地位。

再說到宋太祖說吳先生的汙點,換到今天,可以說是人設崩塌,主角光環沒了。

戰神?小人?與孫武齊名、五殺強秦、歷任三國三軍總司令和CEO

殺妻求將一詞就是這位先生的典故。據漢代司馬遷《史記·卷六十五》記載,吳起在魯國當將軍時,齊國人來攻打魯國。國主因為吳起有一定的名聲想要任命他做將軍,率兵與齊軍作戰。但由於吳起的老婆是齊國人,朝堂同僚懷疑他與齊國的關係,對任命他做將軍一事遲疑不決。在這種情況下,吳起想成就自己的功名,成為風口上飛起的那隻那啥,就把自己的妻子殺死了,以表明他與齊國沒有什麼關係。魯國最終任命吳起為將軍,遂率兵攻打齊軍,把齊國打得大敗。

勝利凱旋後的吳起開始得勢,引起魯國群臣的非議:“這犢子殘暴無情,他小時候,家裡很有錢,他想當官,從事遊說活動沒有成功,搞到家庭破產。鄉鄰都恥笑他,他就殺了三十多個誹謗他的人逃出衛國而向東跑了,和母親告別時,咬著臂膀發誓說不當大官不回老家。此後他就在曾申門下學習。過了不久,他母親去世,他竟然沒有回家。曾申為此很鄙視他的為人,和他斷絕了關係(在那個注重孝道的時代,這可是大罪過,又是一個汙點)。勤奮好學的吳起先生懷恨在心,不學你家儒道了,該學兵法,後奉事魯君。魯君對他有懷疑,他就殺了自己的妻子以爭取做將軍。魯國是個小國,一旦有了戰勝的名聲,就會引起各國都來圖謀魯國了。而且魯國和衛是兄弟國家,魯君用吳起,就是拋棄了衛國。”魯君因而疑慮,就辭退了吳起。

戰神?小人?與孫武齊名、五殺強秦、歷任三國三軍總司令和CEO

後來吳起又在魏當了26年的官,“曾與諸侯大戰七十六,全勝六十四”。任魏西河(今陝西省境內)守將時,一再以少量兵力擊敗龐大的秦軍,佔據了黃河以西700裡之地,使原來強大的秦國一度岌岌可危,魏國變成戰國頭強。這又有個小故事說明吳先生挺狠的:一次,一個將士背上生了瘡,病情非常嚴重,吳起聽後就親自到營帳去看望他。令眾士兵吃驚的是,吳起竟撩起這個士兵的衣服,用嘴為他吸起瘡上的膿血來。(不過從他對親人也無情無義的行徑來看,此類舉動不過是籠絡下屬的手腕。)當時找個士兵的母親知道此事忍不住哭起來說“以前,吳將軍也為他父親吸過膿血,結果他父親打仗時非常拼命,總是義無反顧地往前衝,不久就戰死了。現在,將軍又為我兒子吸膿血,我不知道他將又死在哪裡了,所以才哭啊。”

戰神?小人?與孫武齊名、五殺強秦、歷任三國三軍總司令和CEO

臨死也要拉個墊背的—魏文侯死後,武侯即位,吳起又不受信任,轉而投奔楚國,被楚悼王任為相,大神吳起僅一年便創造了“南平百越;北並陳蔡,卻三晉;西伐秦”的顯赫成就。這個外來戶幾乎是一步登天,又提出種種變法措施,招致楚國眾多貴族嫉恨。悼王剛死,那些大家貴族便招呼弓箭手圍住前去致祭的吳起。儘管吳起臨危顯智謀,趴在了按禮教神聖不可侵犯的故王遺體上,心想:看不見我看不見我。可是沒想到這幫廢物射箭技術不高,一通亂射,吳大哥怕得要死,拉起楚悼王擋箭,但還是身中數箭,倒地而亡。楚肅王繼位後,嚴格按照楚國的法律“以兵器觸及王身者,夷三族”,挨個追查當初箭射楚悼王屍體者,找到了70餘家,全部滿門抄斬。吳起這一死法,也算為自己報了仇,拉上了好些墊背的同死鬼。

吳起所到之處均引發非議並最終被謀害。縱觀千年的統軍征戰經驗,軍界公認仁、信、智、勇、嚴齊備,方具名將之風。雖有“謀大事者不拘小節”的辯辭,然而身為將帥,想服眾仍需注重個人操守,才能全方位塑造良好素質。司馬遷在《史記》中對吳起的結論可謂一語中的,那便是——“以刻暴少恩亡其軀。悲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