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檢察院內設機構改革完成

市檢察院內設機構改革完成

4月26日上午,市檢察院開展“檢察開放日”活動,邀請8名全國省市級勞模和10餘名新聞記者代表走進檢察院,零距離感受檢察工作。 記者 齊 放 攝

(記者 齊 放 實習生 李博昊)組建民事、行政、公益訴訟三個檢察部,民事行政檢察力量得到極大加強;按照案件類型劃分部門,有利於提高辦案專業化水平;捕訴一體化,倒逼檢察官全面提高自身辦案專業化能力素質……4月26日上午,漯河市人民檢察院召開新聞發佈會,向社會通報內設機構改革情況。

市檢察院共設17個部門

據介紹,此次改革後,市檢察院共設17個部門,其中業務部門9個,分別是第一檢察部、第二檢察部、第三檢察部、第四檢察部、第五檢察部、第六檢察部、第七檢察部、第八檢察部、案件管理辦公室。第一、二檢察部分別承擔普通刑事案件、重罪刑事案件、職務犯罪案件以及經濟犯罪案件的審查逮捕、審查起訴以及監督等職能;第三檢察部負責刑事執行的監督,並承擔非法拘禁、刑訊逼供等14個罪名的偵查職責;第四檢察部至第六檢察部分別負責辦理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案件;第七檢察部負責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第八檢察部負責受理控告、申訴,辦理國家賠償案件和國家司法救助案件。綜合部門8個。分別是辦公室、政治部人事教育處、政治部組織處、政治部宣傳處、檢務督察處、計劃財務裝備處、檢察技術信息處、機關黨委。

民事行政檢察力量加強

市檢察院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次內設機構改革是檢察機關恢復重建以來規模最大、調整最多、影響檢察全部職能作用發揮的一次改革,開啟和塑造的將是未來檢察機關和檢察事業新的發展格局。

改革中,市檢察院適應人民群眾新時代司法需求,將原民事行政檢察一分為三,組建民事、行政、公益訴訟三個檢察部,民事行政檢察力量得到了極大加強,以往“重刑輕民”“重刑輕行”的問題從機構設置上得到了解決。專設負責公益訴訟的檢察部,有利於檢察機關履行保護公益的職責,積極回應生態環境保護、食藥安全、損害英烈名譽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

據介紹,這次改革,業務部門按照案件類型來劃分,一改以往分段辦案模式,這樣真正有利於提高辦案專業化水平。改革後,捕訴一體化要求每一位承辦人在作出批捕決定的時候,還要考慮是否訴得出去。檢察官必須對全案、全辦案流程負責,倒逼檢察官全面提高自身辦案專業化能力素質,無疑有利於提高辦案質量、效率,有利於司法責任制真正落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