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試成績出來後,作為家長的你會在乎孩子的成績嗎?

1812與你同行


我在乎孩子的成績,誰不在乎,誰舉手讓我看看。

和這個消息對應的是某些地方的學校要求不公佈成績,不發考試試卷,很多家長不能理解,我也不認同這樣的做法,考試本來就是幫助孩子查漏補缺的,只是我們家長和社會把成績嚴重化了。

考試成績出來後,考的好的孩子被父母誇上了天,考的不好的學生被父母一頓批評,這就是應試教育的現狀。

看到學生成績,我覺得這樣做是正確的:

孩子成績好

肯定孩子取得的成績,讓孩子明白這個成績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的,想要取得好成績就要繼續努力,上課認真聽講,放學按時完成作業,否則就要退步。

孩子成績不好時

幫孩子分析失誤在哪個地方,錯題是因為不會做還是馬虎大意,儘快找到查漏補缺的辦法,爭取在下次考試中取得好成績,這次是考試的真正意義。

看到成績最不應該這樣做

孩子考的好了,成績好了,父母一句“孩子真聰明”;孩子成績差了,父母一句“笨死啦!”這樣最不能讓考試起到作用。

所以說,家長正確的在乎考試成績很有必要。


快樂兒童ing


說實話肯定在乎的,就拿我上小學的女兒來說之前一到三年級基本都是班級第一或第二,年級都是前十,但從四年級開始從新分班班裡來了一個女孩子除了第一次月考沒有我女兒考的好,其他考試幾乎都是她第一我女兒第二,雖然每次我都是說沒關係下次再努力,可是心裡也是不好過的,擔心孩子壓力太大也不能表現出來,只到這次期中考試成績出來女兒終於考第一比之前第一的孩子總高了10.5分,心裡很高興,但是還還是告訴孩子要繼續努力加油,不能驕傲!以後初中高中還有更多的考試!


小豬籽的


期中考試成績出來後,作為家長會不會在乎孩子的成績?說不在乎都是假的,只要真正培養孩子的父母,都會很在乎!

本人作為一名教師,同時也是一位家長,就很在乎孩子的成績。但是,在乎是一回事,只在乎成績是另一回事。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有天壤之別!

在乎,是希望孩子以後比現在考的更好,不斷有所進步,在乎的不僅僅是成績,還有孩子的學習品質,這才是根本。只在乎,看到的只是成績,是拘泥於現在的分數,對於孩子的學習品質學習習慣是不關注的。

比如,孩子這次期中考試成績,語文89分,數學78分,英語75分,這是一個很一般的成績。作為家長,大多是不夠滿意的,這一點,所有的家長都一樣。不一樣的,是家長對待這個成績的態度。

面對孩子的成績單,家長會有什麼表現呢?一般會有如下兩種情況:

第一種:看到成績單,家長不假思索:你為什麼沒考好?說這話的時候,臉色很不好看。被這樣問的時候,孩子不是低頭不語,就是滿不在乎。前者是偶爾考的不好,後者是經常被家長這樣責問。

如果設身處地地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孩子真的無話可說,沒有辦法回答家長的問題。這樣的責問,起到的作用就是打擊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感到沮喪,覺得自己很糟糕很差勁。

這個成績單即使是“提拔”一些,比如語文96分,數學92分,英語88分,已經很好看了,但是,只在乎成績的家長,一樣會很不滿意地責問:你為什麼沒考好,人家孩子語文數學都考滿分了?

我見過一個家長,孩子考了99分,還狠狠地訓斥孩子為什麼丟了1分,不考100分!這樣的家長,看重的就是結果,唯一要的就是分數。

這種家長,對孩子要求嚴格,但是方法不對,往往事與願違,孩子在一次又一次的責問中,失去自信,隨著責問次數的增加,成績也越來越差,變得厭學,破罐子破摔,不但對學習反感,對老師反感,對家長也反感,變成問題學生。

第二種:看到成績單,家長撫摸著孩子的頭問:這次期中考試沒考好,分析過是什麼原因了嗎?下次怎麼做才能考的好一些?需要媽媽幫助的,告訴媽媽,好嗎?

家長這樣一說,孩子本來因為沒考好而很難過的情緒,被媽媽的話語消除了,孩子會認真找出這次沒考好的原因,有這次考試卷上錯誤的原因,也有學習方面存在的問題,可能會提出英語不好,上個輔導班之類的要求。這樣,孩子在家長的話語提示下,認真分析總結,說出自己的打算,很好的解決了問題。

第二種家長,也在乎孩子的成績,但是不是糾纏於這個不可改變的結果,而是引導孩子找出原因,想出對策,引領著孩子向前看,在這樣的引領下,孩子會不斷走向進步。

從這裡我們已經可以知道了,第二種家長,在乎的不僅僅是成績,更是孩子對於學習的態度,培養孩子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兩種家長,哪一種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結果已經不用再說了。


當代師說


看到成績的那一刻,說不在乎的都是謊話。

高了心裡會暗暗竊喜,低了會不是很舒服。

等分析完分數背後所的真正原因以後,

會被或保持,或糾偏的思想意識所主導,對分數就不那麼在乎了。

如果分析不出真正的原因,是會焦慮和憂思。

拋開成績來思考些什麼,這應該是我們作為老師和家長應該更深層次思考的。

畢竟一時的成績實在不算什麼,畢竟不是人生的第一次考試,也不是最後一次考試。一切都有翻轉的可能,也一切都有下滑的可能。

如何持盈保泰,如何從低谷中把孩子慢慢的托起來也應該是我們的使命。

一、如此,當你去分析分數背後的故事,你就不會焦慮,不會把你的焦慮傳染給孩子,給孩子帶來負面的影響,繼而影響親子關係,嚴重的孩子走向撒謊、厭學、逃避,再嚴重的青春期逆反,出逃等等。

看似一點小事情,幾句牢騷話,能造成這麼大的影響,你可能不相信,但是事實的確如此。

如果作為家長你能閉嘴不說話,此時。效果要比你在乎成績,發牢騷要好的多。

孩子上初一的時候。

我曾經聽過一個家長面對他孩子的不算很低的成績這麼說:

“你看你,怎麼這次連珺珺(我女兒的名字)都考不過,

你怎麼學的,怎麼就那麼笨呢?就這麼簡單的考試,你想幹什麼,”

看著那小孩耷拉著腦袋,眼睛不服氣的斜視著,像極了可憐的小毛毛蟲。

不知道她是在誇獎我女兒,還是在貶低,我猜不透。


當年,我女兒是坐過山車的,不對,她是坐瘋狂老鼠的,她可以這次考到至高,下次滑到低谷。

所以沒有可比性,看著一旁我女兒那開心得意的模樣,

我就知道下次考試一準是到了塵埃裡。

果不其然,一說一個準。

下次考試真的是哭天抹淚,揹著書包,手背抹著眼睛,衣袖溼著回的家。

為什麼呢,哭了唄,考砸了這次。

週而復始,我從來沒有因為她的學習成績焦慮過。

我們計算了時間,離小關鍵的中考還有兩年。

她還有矯情的時間,還有自己撥亂反正的機會。

自己長記性,比家長嚼碎了硬給她講道理強得多。

一切都來得及,她沒有停滯不前,她一直在螺旋式的前進啊。

前段內容講不穩定的成績,來自於她的毛糙、粗心和知識點掌握不牢固而言。

而不是她全然不會,要麼偷懶,要麼考試前做夢。

對,我女兒的經歷可多了,

她曾經有過那麼一段,眼高手低,

覺得自己可了不起了,又聰明又記憶力好。

筆記做的滿天飛,亂七八糟,雞飛狗跳。

考試前,就夢想著這次又考了個全班第一,怎麼怎麼的。

然後呢,考場上那飄啊飄的飄

結果,成績可想而知。

經歷多了,慢慢的她自己就長記性了。

曾經她英語答題卡塗錯了三十幾分。

曾經她的數學從草稿紙上向卷子謄抄寫錯了位置。

曾經作文看了一眼要求,沒有讀懂題意,寫跑題。

曾經考試漏做了題目,

等等等等。

這其中我們制定了一個基本原則,

允許犯錯誤,但是不犯重複的錯誤。

其實,家長面對孩子浮躁、飄、粗心大意

不知下一次孩子會發生什麼讓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來。

的確,孩子挺吧容易的,一次次的她自己抹殺她的個性

把任性的獅子關在精耕細作的考試裡,

漸入佳境,越來狀態越好。

二、成績不好與孩子對某些知識領域參悟不到位,恐懼心理有關。作為家長你都要從中找出成績不好的根本原因,然後制定長遠的、系統的、科學的策略,組織運用實施,重組,重新建立起孩子的自信心。

沒有不偏科的孩子,總有喜歡與不喜歡的學科。

中學前的基礎階段,是不能允許偏科的。

從自私角度來說,你偏科了,你要把孩子累死。

你的讓孩子最拿手的學科多考多少分

才能彌補了那些弱弱的學科啊。

你看到孩子的分數低了,你生氣你和孩子制氣。

那你作為家長,你從中分析原因了嗎?

孩子是因為對某些學科的不愛好,

是因為一個知識點卡克了,然後沒有興趣學了,論堆了,

還是對該學科恐懼,死煩死煩的。

打敗不喜歡的學科,拉到興趣中來。

這是你做家長的職責和義務,

而不是一味的面對成績去指責孩子,給臉子看。

從三門主課來說。

我女兒語文和英語都相當優秀,但是數學曾經是她的短板,

從小學開始就是,一直持續到初中三年級上半學期。

比如語文英語她稍微有點勁就能拿到高分。

但是數學她需要用上十分的勁頭才拿到高分。

她糾結啊,難過啊,憤怒啊。

越這樣,越難受,越提高不上去。

最後發展到了一考數學就恐懼

恐懼到有時候會不舒服,

這是心理影響到了生理體徵


150分的題目,她考過109分,

百分制的話相當於72分

還好我們一直在交流,我一直沒有放棄她的數學

一直很自信的肯定她

她也一直想學好

你們想,如果我們每次面對她的成績,訓斥加不開心

那怎麼會有今天的好成績呢?

我們都做了什麼,把成績提高上去了呢?

到了初中二年級下半學期,看孩子數學實在是不舒服

和老師交流,討論。得知她不是學不會

智商沒有問題,對錯題從不認真分析

在萬變不離其宗的基礎問題上,不踏實深入的去學習,

懶,學數學方法不科學,刷題也不多

總打不開做題思路,只知點,拓寬不了面

於是我們去考察輔導班,

找拓寬思路的奧數冬夏令營去學習

找口碑好的老師去夯實基礎

打開難題思路,兩頭夾擊。

還好,經過幾個回合的努力

現如今,三門主課都齊頭並進

也說考數學終於達到了和考語文英語一樣

享受考試的地步了。

這樣的處理方法,妥當些。

拋開成績談成績,拋開成績分析原因。

制定措施,組織實施,持續改進。

你就不會在面對孩子成績的時候焦慮了。

三、面對成績,家長別說那麼多廢話,做不到的話,閉嘴比張嘴強。

我們有位領導曾經這麼說自己的孩子

考不上重點高中就從這個家裡滾蛋

這句話深深地刻在了我女兒的腦海裡。

和我說,媽媽幸好你沒有這麼說過我

要不我真受不了

她真的替那個小夥伴鳴不平。

我們領導真的就能做到攆孩子出家門嗎?

這純粹是廢話,傷人傷己的,閉嘴別說了。

廢話都是沒有的垃圾。

我也是曾經廢話多

有幾次孩子成績不理想正心情不好呢

我去和她分析原因,惹的孩子那個煩啊

然後我也委屈啊,好心好意的,結果還遭埋怨

再說我還是媽媽,我多難受啊。

爭吵,我生氣。

孩子真的不錯,挺厚道的,後來告訴我

媽媽我已經很不舒服了,你要是等我心情平緩下來我就不會和你吵吵了。

我一想,這是我的問題啊

哪裡有不想學好的孩子,人家自己的事情比我還著急呢。

我這是幹嘛呢?

現在我可乖了,遇到孩子成績不如意的時候,

我可會安慰了,相信,鼓勵,上一邊去,冷處理。

不會安慰的時候,我靜靜地看著孩子

比什麼都強。

孩子忙碌的學習的時候,我就做自己的事情

可好使了。

四、面對孩子焦慮的時候,家長一定要風輕雲淡,不把事情當事情,緩和矛盾。


聽過一個心理學家的課程

家有中考的孩子,家長會很焦慮,也會把這種情緒傳遞給孩子

引發孩子的壞情緒,製造矛盾。

我家正好相反,孩子時常會焦慮

前段,我女兒有天實在承受不了了

說媽媽,我好煩啊,如果考不上實驗,考不上重點高中

我該怎麼辦啊

這幾年不是白上了嗎?

我告訴孩子,憑現在的成績

上一類高中那是肯定的了

至於考上考不上頂尖高中

那都不是事,還有好幾個備選的呢

我覺得你到哪裡上學都會很優秀

當孩子無比焦慮的時候,家長就緩和下來

大人要是煽風點火

可想而知,孩子立馬會成為問題孩子

什麼比一個健康的孩子更重要呢?

如果拿心理不健全來換孩子的至高成績

想來任何家長都會選擇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

五:結束語


任何好成績的取得,都是孩子過五關斬六將,來之不易。
任何不好成績的背後都有好成績在等待。

要堅信通過共同努力,可以綻放出最美的花朵。


教育孩子要趁早,扶持孩子成績也要趁早。
家長的好性情、好性格、平和的心態、認真負責的深入
是孩子取得好成績的法寶
不是孩子成績不好
是家長您不好。


千萬不要做孩子定性了

你還不知道孩子為什麼會那樣的家長

那樣你就太可惡了。

-------

PS:今日週末,我很用心真誠的寫了家裡的糗事,為只為把我家的故事真實的寫給看到回答的人們聽,對大家有所啟發和幫助,我們都希望我們的孩子優秀,學習上進些。

()我是三毛,真實的表達自己,原創文字,寫字辛苦,喜歡的點個贊,轉發更喜歡哈。有不同意見的請留言,我們一起討論,謝謝大家,週末愉快。


三毛的教育視界


會在乎的,這是絕對的。但你要看你家的孩子是讀小學、初中還是高中啦。如果是小學重視程度稍差些可以。在小學階段主要是培養學生各種能力,特別是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學習成績重要,其他方面同樣重要,學習成績如果有問題的話要及時引導。如果學生是初中的了要引起重視啦。畢竟要為升入高中打基礎啦,成績出來了一定要及時查缺補漏,看看還哪一科什麼地方有問題,及時去糾正。如果是高中啦要高度重視啦,他涉及到將來能考到什麼樣的大學,它涉及到家長和學生本身的目標能否實現的關鍵時刻,要作為重中之重的任務來抓。



小樣456789


當然在乎啊。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但隱藏在心裡,不要給孩子增加心理壓力!


george20


我從來不會在乎成績,兒孫自有兒孫福,但是我會過問,和他一起分析到底是不會,還是粗心,畢竟懷胎10月不容易,何況一點點把她養大,因為學習就否定了她的一切,孩子來到這個世界就有她的一席之地,給她點時間,我們多點耐心。


二狗哥記單詞


說不在乎是假的,每個家長都希望通過成績的高低看待孩子的未來。相比成績我更注重孩子考試後的情緒和心理。成績好,有沒有自滿;成績差,是不是氣餒。幫助孩子建立寵辱不驚的心態看待成敗。幫助孩子克服成長過程中不良的心理弱點,讓孩子明白成績只能代表過去,擦亮眼睛去檢查成績單裡不明白,答錯了的題目,及時找出原因,及時更正,以免日後再出差錯。


微雨2324


我作為一名初中生孩子家長,我在乎小孩每次考試的成績,並查看他的試卷,並指出錯題的原因,有利於他學習不足的地方要鞏固,


20號媽媽


不是在乎不在乎,而是要重視,和孩子一起找出學習上還有什麼地方沒複習到,哪些地方的知識點薄弱,這樣才能把分數提上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