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祕!造就以色列農業神話,竟然是這2個


探秘!造就以色列農業神話,竟然是這2個

來源:農業行業觀察(ID:nyguancha)

用“傲嬌”這形容以色列農業,一點都不為過。

在農業方面,很多人覺得以色列是一個“神奇”的國家。以色列其實地處沙漠,面積只有2萬多平方公里的以色列,大部分的土地都屬於沙漠和乾旱荒漠;同時,該國只有 20% 的國土面積是自然可耕地面積。

沒有土地和水的優勢資源,但以色列農業竟然能如此發達,甚至可以與美國農業抗衡。

建國到今天70年間,以色列農業生產量增長了 16倍,農業產量幾乎每10年翻一番。全國僅有2—3%的人口從事農業,卻輕鬆養活了800萬人口。2000年,1個農民能生產92個人的食物,2015年,變成了一個農民可養活400人!90%的產品全年出口,特別是向歐洲市場出口。

以色列農產品已佔據了40%的歐洲瓜果、蔬菜市場,是僅次於荷蘭的第二大花卉供應國,贏得歐洲“冬季菜籃”的美名。


探秘!造就以色列農業神話,竟然是這2個

為什麼呢?我想有2個關鍵性技術革命,而且這2項革命性技術,被諸多國家的農業人紛紛效仿。

1、溫室技術革命


探秘!造就以色列農業神話,竟然是這2個


以色列85%的農業基地都在溫室裡生產和完成的。溫室技術成為以色列農業最為傲嬌的革命性技術。

目前,以色列溫室大棚種植面積已達到了3,000公頃左右,以色列溫室主要是利用電腦自動控制水、肥和氣候,這樣不但能克服土壤、氣候問題,更是增加了產量,最大限度給植物最合適的環境。

其中,色列的溫室大棚,已經更新了 3 代。以色列溫室結構非常堅固,能夠抵禦強風的襲擊,利用電腦自動控制水、肥和氣候,自動調溫、調溼、調氣、調光,包括窗簾和天窗,以及對陽光的自動反射系統。

溫室大棚的運用幫助農產品增產增收,而且還是先多產多收的效果。

從一項數據顯示,以色列農民在0.067hm2溫室中,一季可收穫20萬支玫瑰、20t番茄,而普通大田番茄的產量只有它的1/4。

2、滴灌技術革命


探秘!造就以色列農業神話,竟然是這2個

作為沙漠國家,以色列嚴重缺水。但以色列建國以來農業生產增長了12倍,每頃土地的用水量卻沒增加。

這個成績的源自以色列農業的“滴灌技術”。

以色列人發明了先進的滴管技術,因為滴灌技術,以色列這個三分之二國土面積是沙漠和戈壁的國家不僅種出了莊稼,培育了林果蔬菜,還創造了適宜人類生存發展的環境。

但是以色列的滴管是把肥料混入水中,根據不同作物來更換組裝滴頭,來調整滴水的速度。他們的灌溉方式是有太陽能驅動的計算機控制的,利用塑料管道灌水系統密封輸水,這種技術比通常的灌溉技術節水90%,節能50%,平均增產30%。


探秘!造就以色列農業神話,竟然是這2個

我們發現:以色列的滴灌技術非常先進。以色列滴灌系列產品中裝有滴頭的管線出水量均勻一致,灌溉不受坡度、距離的影響;同時可把肥料混入水中,水和肥料可直接到達根系,大大節約了水肥;可抑制雜草生長;可以利用低質量的水(微鹹水或淨化汙水);根據不同作物,滴頭可以按要求組裝,以調整合適的滴水速度;使用壽命長,可以達到15-20年;用水有效率達95%。

以色列的灌溉技術,最有突破性的是滴管,在30多年前就用到了農業領域,現在全世界都在學習和運用當中。

除了以上2大革命性技術之外,造就以色列農業“神話”的原因還有兩項就是以色列農業補貼和扶持政策的創新。

從梳理的材料中,我們發現以色列農業補貼與扶持政策有2個點值得學習:1)給農業生產補貼;2)扶持農技開發與推廣。

接下來,我們從這2個角度深度剖析下:

1、給農業生產補貼

探秘!造就以色列農業神話,竟然是這2個

就農業補貼來說,歐美、日本的農業補貼力度比較大,但不同於歐美國家,以色列的農業補貼顯得“精準”。

在調研過程中,我們還發現,以色列的農民只管生產不問其餘,以色列實行訂單農業。為減少農民生產經營的風險,農民買農業保險,政府承擔風險的50%。

因此,以色列並不是將農業補貼發放給農民,而是更多投資給了農業生產方面,帶來更多的實際效益。

以水價為例。對農業用水進行補貼是以色列農業補貼的重要支出。1995-2008年,政府補貼在4200萬~1.68億美元,佔農業預算支持的1/3。主要形式是對供水公司給予價格支持,對減少用水定額給予補貼,對改進灌溉技術給予投入支持。

這種補貼模式促進以色列農業“科技化”。比如,以色列在勞動生產率上達到日本的3倍、中國的12倍、美國60%(含季節性農場工人)的同時,耕地生產率世界最高,達到了美國的近5倍,比以精耕細作著稱的日本和我國還高1/3以上。

2、扶持農技開發與推廣


探秘!造就以色列農業神話,竟然是這2個

支持科技開發與推廣也是以色列農業補貼的重要內容。

政府扶持農業還體現在財政投入上。以色列每年在研究與開發方面的投入約為8000萬美金,佔G N P的3%,是世界上在研究與開發方面投入較多的國家之一,而財政投入佔了一半,是世界上研究與開發較多的國家之一。

我們發現,技術推廣服務人員工作的核心部分是在農場、田間、果園完成,而不是在辦公室或培訓中心進行。僅僅把研究發現告訴農業經營者或把他們的研究成果推薦給農業經營者,這樣的推廣工作是不能滿足農業經營者需要的。

因此,他們的推廣工作必須能適時地尋求和開發新技術,並進行試驗,同時針對農業經營者的具體生產條件進行示範工作。

同時,以色列農技服務人員的全程跟蹤式的專業推廣服務不是免費的,農民需要付錢。技術推廣服務人員一般不用面對單個農民,因為農業機械化、規模化程度很高,集中推廣就可以了。如果有特殊問題,專業推廣服務人員都配有手機和手提電腦,農民打電話或發信、發電子郵件,就能隨時和他們聯繫。

總結一下,以色列農業取得傲人的成績,關鍵是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未來,以色列農業將還會以體系化和專業化為主要方向,比如,精準農業、功能性農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