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有個大學採訪學生,平均每月生活費三千往上,那家裡都是什麼水平?

見真寶寶


現在大學消費也高了,除了極個別學校,大部分學校的食堂雖然比外面便宜,但也不會便宜到哪去,差不多相當於打個7、8折吧。

即使如此,像我這樣飯量大的,讀大學時早餐也要8塊左右,中餐12塊,晚餐12塊,一天32塊,一個月也是960。這還沒算吃零食,喝水什麼的,偶爾還來個宵夜。

何況不能總吃食堂吧?偶爾出去打打牙祭什麼的,下個小館子,一兩百就沒了。

還要買洗面奶,牙膏,沐浴露,捲紙等生活消耗品,交個網費,交個話費,偶爾再買件衣服什麼的,一個月低於1500生活真的很難。

如果是3000,那無非就是週末可以出去玩玩,逛逛街,攢點錢能旅旅遊,女生買點化妝品什麼的,男生談談戀愛。

何況3000也不多吧,孩子都讀大學的人了,父母其中一個至少事業上有點小成吧?不說年薪幾十萬,一個月萬八千的工資總是有的吧。掏出3000塊也不是多大個事兒。

現在養個孩子,一個月哪裡只花3000塊,這點錢就夠買奶粉的,很普通家庭的水平。

有人說3000塊生活費就非富即貴了,可能沒見過有錢人吧。我身邊各種二代,大學時生活費都是上萬的,哪怕家裡做點小生意的,都是5000起步。

現在大學不是死讀書的年代了,社交技能,戀愛技能同樣在這個時間段培養,家裡只要不是條件太差了,趁著這一段人生最無憂無慮的時光給點錢讓孩子旅旅遊,見見世面,也未嘗不可。

現在一個女生進職場還不會化妝的,面試通過率都要低一些知道嗎?一個男生在職場太摳門,不融入社交根本很難混的。

家庭條件不太差的,還是儘量多給孩子點生活費吧。


三句不過崗


在西安的大學,3000往上,家裡最起碼父母有一個是做大生意的,或者是官宦之家!家裡邊少說也有100萬存款,有房有車的那種!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我剛從大學畢業,整個年級就那麼幾個同學看起來吃的好穿的好用的好,出去旅遊也是說走就走,一到寒暑假,他們的父母來了開的是奧迪寶馬之類的車。我宿舍當時有一個,他家裡真正是有錢,家裡父母入股煤礦的,但是平時花錢也不是大手大腳,每個月生活費是2000到2500,讓我記憶猶新的一次就是大一的時候2014年,剛考上大學買的蘋果5被人偷了,瞬間出去又買了一個當時的價位是3800,當時我就驚呆了,遇到土豪舍友了!

其實一般大學生一個月花1000到1500屬於最多的,這些屬於一般家庭,再往上那就是屬於中產階級家庭了,往下就是比較貧困一點的家庭,但是現在大學真的很少見到那種特別特別貧困的學生。在大學還沒見到過很富有的同學,最起碼沒見有私人車的!



奮鬥榆林人


其實生活費就算再多,也多不到哪兒去,反而是生活費之外的開銷,可能差別特別大。

我孩子武漢985工科大一,吃貨一枚,吃遍學校三十多座食堂,大半年下來,平均生活費也就在1100~1200左右。這還包括水果,牛奶之類的。並非家庭條件限制他開銷,孩子爺爺奶奶因為他吃飯花的少還生氣。

然而要是算上其他開銷,差別真的就很大了。託福培訓費兩個月大幾千,去廣州美籤,往返路費住宿費簽證費兩千,暑假去美國學習,三萬以上,不過學校報銷大部分。。。孩子也並沒有鋪張浪費,男孩不愛打扮,手機也就是兩千的,電腦也就五千的,買個電動車還是二手的大幾百。。。

所以我想說,自律的孩子,花錢在吃飯方面不要省,因為再吃也不會很多。但是生活費高於1500以上,又沒有用在正道上,就沒意義了。作為家長,只要是學習用的錢,別說一兩千了,幾萬掏出來也是甜蜜的負擔啊!

至於說什麼樣的家庭,個人覺得身邊絕大部分都是普通家庭。小富的見過不少,那種大富大貴的,還真沒遇到過。也許那樣人家的孩子不會來讀985工科吧,畢竟太苦了。


虎子哥959


我兒子,一五年開始在成都一個學校讀大學,我每個月是給的兩千的生活費一直到大三。今年又報了一個計算機方面的培訓需要在校外租房每天坐地鐵去培訓,除了房租每個月給兩千五。偶爾買買衣服我也會出錢。我家就一般的工薪階層,但是因為是男孩子,不希望他養成沒錢縮手縮腳的習氣。昨天告訴我說在實習的公司實習告一段落,請了假回校準備畢業設計,中午吃飯時給實習單位同組的同事一人買了一份鮮切水果,同事們說他大方,他說其實也就六個人一百多塊錢的事,他這樣做我還是挺贊同的。我覺得吧,如果家庭條件還過得去不一定非要給孩子灌輸一定要節儉什麼的,過分節儉會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而且說話做事容易小家子氣,會養成摳門的習慣。會花錢,追求好的物質生活,也會激勵自己努力賺錢,也不是什麼壞事。(個人觀點哈,勿噴)


雲中歌2846


大學生一個月的生活費在3000元+,即便在北上廣這樣的一線城市,也是比較高的了,畢竟大學吃飯還是非常便宜的,我2015年到復旦大學培訓吃飯,一頓不超過10元,我想,即便北京和廣州,也不會高過上海吧,按照一天30元吃飯,再加上其他消費,一天50元,一個月1500元完全足夠了。

而能夠消費3000多元的,那真的是高消費了,這樣的孩子,要麼是父母是做生意的,收入還不錯(預計年收入50萬+),要麼就是父母比較一般,但為了不擔心孩子不受苦,每個月省吃儉用,給了3000元生活費。其實,這樣反倒會害了孩子,讓他不知道節省,不知道掙錢的不容易。


據媒體報道和調查,目前大學生生活費800元到1000元的,佔據了30%,1000元到1500元的佔據40%,其中,福建、上海大學生生活費最高,達到1486和1467元,北京為1399元,新疆在1077元,這個還算是正常。

所以,月生活費達到3000元+,已經是全國大學生生活費最高地區的兩倍了,家裡條件真的不是一般,這種孩子,畢業後,一個月消費不得一萬塊啊,到時候就怕掙不了那麼多錢,只好啃老了。


烏魯木齊那些事兒


您好,作為一個大學生,說說我自己的體會。雖然現在總是說18歲就成年了,不用靠父母了,但是步入大學,自己啥本事沒有,還是得靠父母支持支持。

抖音上的一個月3000生活費的,我想說一定是家裡有礦的。我身邊的同學大家的生活費在800~1500左右,1500的已經是生活可以過得很寬裕了,基本上一個月買衣服,聚餐,口紅啥的都不愁的。而800的也不會說過的很拮据,就是平時比較宅一些,一般吃食堂什麼的,還能存一些錢呢~

我認為這個也需要區分城市,有一些大學在2線,3線城市的都不用太多開銷,800都十分充裕了,而假如是在北上廣深一類的學校,的確開銷會偏高一些。但是一般來說大學生還是挺節省的,畢竟窮。


我身邊也有家裡條件特別差的,平時一有空餘時間就會做兼職,在這樣的條件下,不僅不依賴家裡的幫助,還順利考上了研究生,因此我認為還是比較有能力的。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你們上大學的時候一般都多少錢一個月?


妙手小聖醫


就目前的消費水平,一天生活費,早上一碗麵8塊,中餐晚餐吃快餐40,一個月下來就去了1k5了,宿舍水電,網費,洗漱用品,一個月也是大幾百,偶爾週末和同學出去玩,買衣服,買零食,看電影隨便就是幾百塊,別看一個月3千很多,其實錢真的不頂用了。我08年的時候上大學,家裡條件有限一個月3-400,自己在小餐館做兼職一個月300,湊合著也過來了,我有兩個同學,一個農村女孩子每個月500,一學期還村出來兩千塊錢,一個城市男孩子,一個月1000生活費,每個月都不夠用,這個都是看個人的


xc967


我家閨女在上海上大學,一個月三千塊錢生活費,她也不亂花錢,吃吃飯,買買書,偶爾週末和同學一起去吃頓火鍋什麼的,有了一點餘錢會在家人生日買點小禮物什麼的,因為一大家子她最大,下面的小弟小妹一串子,回來了都是盯著她,有的時候會笑著開玩笑,虧不是我媽生的,那樣我就窮的連飯也吃不上了。衣服鞋子基本上都是我買的,我們就一普通家庭,但是3000塊錢生活費還是沒什麼問題的,我們就想著孩子在外學習,也不亂花錢,總是不要摳摳索索的計算每天的吃飯花的錢。


草薫風暖


親戚家孩子每月3千純生活費,車費衣物節日同學聚會旅遊等等另外給。孩子還自己兼職,每月大概平均會有2千兼職收入,現在自己在外租房住,房租自己負擔親戚不額外給錢。親戚家不算多有錢,有房有車有門面,年固定收入24+,不算門面租金。她的觀點是不希望男孩子因為錢緊巴巴的,她兒子很帥,大一就有女朋友,她說不希望他兒子因為要跟女朋友玩多花錢而去摳生活費,畢竟還在長身體。她說希望他兒子過一個美好的大學生活,過得輕鬆愉快點,別為錢扣扣索索。其實我還蠻贊成😂😂😂


吃瓜群眾1401


您這個問題其實很不好回答,我就在國家高等教育211大學學校工作,也見過和接觸過不少學生,目前大學生普遍00後,消費觀念和消費水平已截然不同,相比90後更甚。

您說的月生活費3k,在我們學校應該是普遍數目,(有可能是因為我們雖然不是大城市,但屬於邊境城市消費水平過高的原因,所以僅代表我個人看法和個人地區情況並不代表我認同全國都是理應如此),個人覺得涉及不到家裡條件的貧富,畢竟在這個獨生子女的社會現狀下,一個孩子由四位長輩加兩位父母的共同養育,哪怕家庭條件一般,在總共高達六位長輩的補助下,一個月3k的生活費還是很簡單就能做到的,所以我並不認為這個數目有什麼問題,雖然家庭較為貧困的同學達不到,但是課餘時間的兼職和獎學金、政府的低保、困難家庭補助金等,每個月也得2k左右上下浮動。

孩子們相互之間消費水平的攀比,炫富行為應屬於青春期的正常情況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