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以白起,夏侯惇和项羽为首的坦克边路会打得如此吃力?

S14赛季,坦克边路确实有点难打,原因有两点。

直接原因就是射手的前期战斗力变强了许多,让坦克边路的对线压力也随之变大了不少。

特别是射程的提升,800码射程是对坦克最为致命的。

毕竟坦克都比较笨重,像白起,夏侯惇和项羽这三名旧时代的边坦霸主,虽然控制很多,但真的很不灵活,而且手也短,对线期很难扛得住射手的一直消耗。

即便是四级有了大招之后,也很有可能因为前期被压得太惨了,导致伤害不足,对射手造成不了威胁,只能一直被动挨打,异常的憋屈。

间接原因就是游走成本的变大,让坦克边路的价值降低了不少。

S14赛季对兵线的移速进行了调整,缩短了每一波小兵到达线上的时间,同时还提升了小兵之间的互相伤害。

这样一来,也等同于变相的加大了线上英雄的游走成本,对他们清完兵线之后的可利用时间进行了挤压,让玩家更注重对线期。

坦克边路最引以为傲的是什么?

是他们的配合能力。

像白起,他的一个大招就等于一波大节奏,很多玩家都会卡准白起的大招CD时间去支援一波,配合队友取得主动权,让自己的价值最大化。


为什么现在以白起,夏侯惇和项羽为首的坦克边路会打得如此吃力?


然而,现在由于支援成本实在是太大了,让很多线上英雄在前4分钟乃至前6分钟都不敢随意离开线上,特别是坦克边路这种根本拿不到“线权”的英雄,就更难受了。

无法支援就无法发战场财,光靠线上的收益,坦克边路只会越打越难受。

与此同时,S14赛季的补刀收益也提升了10%,像坦克边路是一直被线上压制的一方,很难保证补刀率,那经济差肯定会越拉越大,越往后拖,反而越难挡住得敌方C位的消耗。

S14赛季,得“线权”者得天下。

有了兵线的主动权,就能多出好几秒的支援时间,也可以让己方的节奏更加紧凑,而且还不怎么怕漏刀,不像坦克边路,攻击力普遍都比较低,即便是在塔下,都很难补刀。

这样一来,拥有坦克边路的一方,就会在一路兵线上呈现天然劣势,不但无法推进,还容易丢失野区资源,导致连锁反应,打野也不好把握节奏的主动权。

可以见得,坦克边路得不到“线权”的劣势,在段位越高的对局中,会被无限的放大。

这也是在王者30星和巅峰赛1700分以上,即便对面不选射手,己方都不会考虑坦克边路的原因。

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指坦克边路完全无法上场了。

如果是五排或者三排,在确定C位完全靠谱的前提下,选一手坦克边路来让资源打保护,还是挺不错的。

但如果是单排,我个人建议,宁愿选个战士,走半肉路线,也最好别选坦克边路。

像吕布,孙策和铠都是不错的选择,这样起码能掌握线权,保证自己这路不处于劣势,让打野可以有突破的点。

看到这里很多人会问,那是不是那些单带强势的英雄也会变得吃香很多呢?

其实恰恰相反。

S14赛季虽然是注重对线期的版本,但仅局限于前期,而到达中期之后,节奏就会慢慢的从“注重对线”变成了“抱团取暖”。

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

前面也说到,现版本得“线权”的一方,就会获得更多的发育资源,经济肯定会高出不少。

以前射手拿到两件套可能要到8分钟,而现在只需要7分钟就行了,如果对线期能拿到人头,甚至能更早的合成两件套。

C位的发育周期缩短,也会让他们的中期杀伤力变强很多,从而更好的抢节奏,除此之外,兵线的移速提升,也会让早早抱团的一方,推塔效率变得更高。

这也意味着,如果你中期不支援的话,就会错过“中期抱团取暖”的最佳机会,导致无法掌握节奏的主动权。

也正因如此,像程咬金和芈月为例的单带英雄,其实会在S14赛季中更难发挥。

先不说他们前期会不会被射手压制,就说中期抱团的节奏上,他们就很难跟上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游走成本的提升,也会让他们的滚雪球能力降低许多。

为什么芈月和程咬金带线来经济这么快?

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可以早早的把兵线带进塔下,从而争取更多的反野机会,而现在的版本,你可能刚刚进入野区,下波兵线就来了,你不去清,就无法掌控兵线的优势,去清的话,就会错过最佳的反野时机,极其难受。

由此看来,如果想在S14赛季中,用边路上分,就一定要注重对线期,要尽量选那些容易取得“线权”的英雄,同时也要保证“补刀”的功底,尽量把每一刀都拿下,加快发育速度。

像李信和孙策就是现版本的边路双雄,无论是面对射手还是战士,都有一战之力。

这也是为什么高分段都是李信大战孙策的原因。

而到达中期之后,就要开始“抱团取暖”了,可以适当的放塔让线,去中路推塔抢节奏,以多打少,牢牢的掌握主动权。

前期掌握线权,中期抱团取暖,这才是现版本的正确打开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