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兩口堅持丁克,節假日只顧四處遊玩瀟灑,被父母斥為不孝並斷絕關係。這事你怎麼看?

竹籬茆舍墨客


朋友新婚,小兩口同學關係,他們主張不要小孩,覺得太辛苦,影響自己生活質量,也不一定能教育好孩子,自己囫圇生活已不易,也不願把負擔轉嫁給父母。房子全款沒按揭,有車,平時兩人一起騎行,看電影打遊戲,吃美食,說玩兒拔腿就走,好逍遙。

男方父母的態度也很明確, 基於自己的能力決定生養,學區房,國際學校?對不起,沒有這個實力,買不起。如果散養,不在乎成不成材,那隨便,反正孩子是你們自己的。考慮養兒防老,趁早打消這念頭,且不說談老尚早,以後養老機制越來越好,還怕老無所依?萬一養了個啃老的敗家子,還不如沒有。

個人的想法是對於丁克既不支持也不反對,總之別為孩子影響生活質量,害自己也害了孩子。如果萬一離婚了無論男女拖累個孩子,一輩子就太苦了,對孩子更殘忍。我身邊的丁克朋友感情都非常牢固,因為有精力去愛對方,僅此就夠了。

覺得做父母的首先應關心自己,少過多涉足或過分干涉子女的生活,沒任何好處。有工作愛旅遊喜歡打扮又開明,自己過得充實,兒女也跟著高興。一輩子為了孩子搭金錢搭精力甚至身體,老了不是又轉嫁給孩子?自己好兒女才是福。整天逼子女生小孩,還重男輕女的家長,你是有多想不開?




思了個念


丁克不可怕,可怕的是,小兩口究竟能堅持多久丁克!

我來說說我家一位妹妹和一個最好的朋友曾經想丁克的故事:

我一個親戚家的妹妹的真實故事:

萌萌比我小一歲,是我姨家的女兒,家中獨子。

萌萌嫁給大學同學,一個父母在新加坡經商的男子,也是家中的獨子。

結婚之前,他倆商量好要丁克,不願意被孩子所拖累,更不願意因為生孩子而讓自己身材變形,降低生活質量。

結婚頭幾年,他們也確實是這麼做的。當我在家中累死累活的帶孩子的時候,萌萌和她老公的日子過得特別爽,下班之後,兩個人手牽手去逛街,去吃浪漫晚餐。每當節假日快來的時候,他倆就提前做各種旅遊攻略,一到放假時間,兩個人都飛到世界各地去玩了。

不得不承認,每次我被孩子弄得心力交瘁的時候,就特羨慕萌萌的生活,我就後悔自己當初怎不找一個想丁克的老公,這樣我就完全不用被孩子所拖累了。

就在我羨慕不已的時候,忽然,我姨說萌萌懷孕了。當時,我驚訝的程度,嘴巴張的完全可以塞進去一個雞蛋了。怎情況,不是堅持丁克嗎?怎又懷孕了?

細細問過之後,我才終於明白:原本萌萌婚後的生活,頭幾年確實過的很瀟灑。但是,隨著他倆年齡的增加,又都是雙方家庭的獨子,家中老人都不同意他們丁克。剛開始只是她公婆催著他們生孩子,還把當初給他們結婚買的房、車全部沒收了,說他們如果生孩子了,就都還給他們,並且再給他們買棟別墅。可他倆絲毫不想生孩子,自己出去租房也不答應父母的要求。

後來,萌萌的父母也挺不住了,外面的風言風語也多,來自親家的壓力也大,最後,萌萌的爸媽下了最後的通緝令:你倆再不生孩子,以後永遠別進我家大門,我們和你們斷絕任何來往。

這下,萌萌不淡定了。在她心裡,她爸媽是最重要的,沒有房子和車子,她可以自己賺,但是如果她爸媽也都不要她了,她完全接受不了。

迫於壓力,萌萌妥協了,她老公也妥協了。丁克6年,最後還是接受現實,懷孕生子,圓了老人抱孫的願望。

我一個閨蜜的丁克之路的真實故事:

思佳,北京人,我閨蜜,無話不說的閨蜜。

她和她老公是因為工作而認識的,認識的時候,兩個人年齡都不小了,她快三十了,她老公那年已經三十多了。

她老公提出來的丁克,她很愛她老公,說她無所謂,不要孩子更好,免得她還得帶孩子,身材變形。

剛開始,他倆日子也過的很瀟灑,特嗨,經常看他倆手牽手出去旅遊了。回來之後,給我帶一堆的各地特產和小飾品。

後來,身邊的人陸續生孩子了,他倆也開始有點坐不住了。她曾經動搖過,但她老公那時候,還是不為所動,堅持不生孩子,丁克到底。

在她四十,她老公四十多的時候,兩個人終於坐不住了,看著別家有孩子的歡笑聲,而他倆每天下班回來,家裡冷冷清清的,心裡異常鬱悶和不開心。

最先提出來結束丁克之路,要個孩子的是她老公。可是,那時候,他倆年齡都比較大了,懷孕生子之路走得有點艱辛。沒有采取任何措施,一年多沒有任何懷孕跡象。後來,兩個人去醫院檢查,問題出在她身上,內分泌失調,輸卵管一則堵塞。

她又被迫走上求子之路。她其實結婚頭幾年,懷孕過幾次,每次都去醫院做了人流術。現在,無法懷孕了,她心裡還是暗暗的怨恨過她老公,當初要丁克的是他,為何就不能堅持丁克到底呢?現在自己無法生了,他又想著要孩子。

為了要孩子,她做了輸卵管疏通術,吃了N多調理內分泌的藥。整整折騰三年,最終懷孕了。

現在,他倆把孩子當成最最重要的寶貝了。為了照顧好孩子,他老公放棄了高薪工作,辭職回家專職帶孩子。每天帶著孩子到處遊玩,只要孩子想要的,肯定會給孩子帶回去,完全就是寵孩子無上限了。

所以啊,丁克不丁克,自己一定要考慮清楚,別等年齡大了,生不了了,又想著結束丁克之路,那樣後悔都晚了!


幸福魚兒


我和我老公就是丁克啊!一有時間就遊山玩水。這些年來我們除了南北極沒去外全球所有國家地區都留了個腳印👣

我老公吧!是個家寶男,才結婚的時候一點不懂事也不懂得關心人,而且社會歷練不夠,一點小事就容易生氣,跟人較真,工作十年,他的職位和薪水都很一般。我的收入高,薪水也高,那會就不想生孩子,覺得要照顧兩個孩子很心累。對於他的心胸和格局不足也頗為頭疼。後來我就開始帶他去旅遊,西藏新疆東南亞,越跑越遠,歐洲,澳洲,北美南美…

漸漸的,他看多了很多地方的生活、政治、文化背景,瞭解了世界之大,不同的人因為生活環境等不同而造就的人生觀,對人生價值的不同理解,慢慢的,就不再那麼狹隘了。懂得更加寬容的對待這個世界。

在他心胸逐步開放的過程中,他的職位和薪水也在逐步上升。越往上升,他接觸的高層次人越多,說實話別說是丁克,他的很多女高管或女同事,外籍,大多數都是單身,四十多歲還被稱為X小姐。

現在,因為我年紀大了,就不願意生了。他也同意我們保持丁克狀態。

對於人生的理解,真的不僅僅侷限於生兒育女那麼狹隘。

今年我和他還約好再次進入新疆深度自駕,時間計劃二十天。

我不知道其他丁克是怎麼想的,之所以在此留言,是想給那些對丁克抱有偏見的人看看。

如果你們的人生僅僅侷限於生兒育女老有所依,那也是一種人生的價值觀,我們尊重你們的價值觀,也請你們安心於自己的快樂,不要再去橫加指責丁克的生活方式。

有時間,還是勸你們多出去旅遊,這個世界很精彩,對人生的理解也很豐富,不管你能理解不理解別人的價值觀,至少看多了,也就見慣不怪了,是吧?


小磨八


我也說個真實故事!我有個朋友是二兄弟,老大40多了是丁克一族,老二生育二個閨女,從小閨女是爺爺奶奶帶大!由於老大一直沒有孩子,當父母的一開始也接受不了,直接揚言要把以後所有的財產給老二的孩子,老大聽了這話不但不生氣還非常支持,就說放棄一切財產來換取自己人生的自由!沒過幾年孫女長大讀書,爺爺奶奶也老了,沒精力看孩,也輔導不了作業(因為普通話拼音跟不上)老二就把孩子接回去自己養了!由於老二夫妻工作繁忙再加上養二個孩子,父母有什麼事也幫不上什麼忙,每次父母有什麼事都是老大親力親為,後來慢慢的因為孫女長期不在身邊,和爺爺奶奶的感情也不是那麼親切了,有的時候甚至放假也不願意去爺爺奶奶家,這個時候他父母完全想開了,孫兒畢竟是隔代的,再親也親不過爹媽親,以後養老送終,生病照顧的最終是自己的孩子而不是自己的孫子,後來他父母再也不提把財產都留給誰誰誰的話了,就說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當父母的不會再去幹涉,以後二兄弟財產平分,生不生孩子都無所謂!

所以關於丁克要認清以下幾點:

第一,夫妻之間都要堅持統一思想,三觀要合,不能一方要丁克一方勉強配合

第二,當外界有壓力時,對方一定要為配偶遮風避雨(比如說,當長輩的指責女方不會生才故意說要丁克時,男方要第一時間站出來保護妻子)

第三,如果真心不要孩子,那就從現在起,一切跟著社會發展去適應環境,該學什麼就學什麼,別等老了啥也不會被社會淘汰

第四,即然選擇了丁克,那麼在享受瀟灑人生的過程中也要接受沒有孩子承歡膝下的寂寞,(比如說老了得去敬老院,沒有孩子看望,生病也是自己槓著)

第五,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別趁年輕時想丁克,到了中年頂不住壓力要生了,對孩子對自己的健康都不好

最後我想說的是:丁克族的確是反人類的,說到底也是為了自己快樂而自私的表現,但是我也是支持的,每個人的人生都應該自己做主,不生畢竟是少數的,中國根本不缺那點人口,生了就好好養,不生就好好安排自己的下半生,誰也不礙著誰,你羨慕別人沒有孩子的瀟灑,可知他體會不到孩子帶來的那份快樂,你羨慕別人的承歡膝下,可知他每天為了孩子日日操心的那份煩惱,所以說丁不丁克,一切都是浮雲,自己過好自己的人生,才是硬道理!


皮皮蝦麼麼麼噠


我個人的觀點是反對丁克家庭的!我們應該要理解父母想抱孩子的願望!

咱中國人都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說一下我自己的感受吧,我也是剛做媽媽不久,在剛結婚的時候,我媽我婆婆她們就跟我說結婚之後趕緊要孩子,我們給你帶,我當時是很反感的畢竟有孩子之後就沒有那麼多的自由了,但是轉眼一想又覺得早生晚生都要生,早生的話恢復的還快一些,所以剛結婚第二年我就有寶寶了,的確帶孩子很累,即使有爸媽公婆的幫忙也會覺的心力交瘁!但是人就是很奇怪,不管我多累只要一看到我的寶寶我就會覺得一切辛苦都值得,特別是看到她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因為這個小傢伙的到來日子過得比以前更開心,更舒坦,一家人因為她的到來到出充滿歡笑就覺得還是有個孩子好!尤其是過年的時候,可開心了,每次她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給打電話的時候都有說不完的話,你就會覺得有個孩子真的很好!

我們應該要理解自己的父母想抱孫子孫女的願望,人老了都會喜歡小孩子,隔輩親是有依據的,丁克家庭是可以享受一時的自由但我覺得這樣對我們的父母有點自私,況且你做丁克你能確定堅持一輩子嗎?你能確定當別人都帶著孩子玩,別人的父母都有孫子孫女抱,你的父母不會難過嗎,他們能忍受的了別人的風言風語嗎?我們不要為了自己一時的享受等老了再後悔!


胖兔子與小肥豬


其實,丁克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們能堅持多久。很多人剛開始選擇丁克的時候都非常堅定,但是隨著年紀的增長變得越來越不堅定。甚至有的人開始瘋狂的喜歡孩子,我身邊這樣的人比比皆是。

我們公司有一個女子,今年44歲了。她和老公離婚已經三年了,他們的愛情很浪漫。女子和他老公是出來打工認識的,兩個人一見鍾情,很快就結婚了。因為女子害怕生孩子,所以男子答應她丁克。

開始的時候,兩個人是很幸福的,一直在一起十幾年都沒有吵過架,但是在37歲左右,男子開始不自覺的盯著別人家的孩子看,並時不時的對女子提起想要一個孩子。可是女子不願意,於是男子也就不再提了。

直到有一天,一名女子上門說她懷了女子丈夫的孩子。男子也默認了這名不是他妻子的女人為他生孩子,結果可想而知,兩個人離婚了。男子有了幸福的家庭和寶寶,而女子則失去了生育能力。

故事不發生在自己身上就永遠不知道後悔,所以,選擇要慎重,不是為了父母,而是為了自己。




呆萌的小哲子


我跟老公是打算丁克的,現在32歲,談戀愛五年加結婚三年了,我老公有哥哥,人家倆孩子了,我婆婆倒是不催傳宗接代什麼,只是勸不要孩子老了沒人管,我們倒不是不想擔責任什麼的,我覺得要孩子養他是責任義務,不是為了防老什麼的,太自私了,我要有足夠的時間精力物質條件才能考慮去盡這個義務,如果沒有還是不要,我不希望他跟我們一樣,我並沒有從我父母身上看到撫養孩子的快樂,從小不怎麼管我們大了又必須聽話,這種生活挺壓抑的,我覺得生孩子並沒有經過他同意生了他,就必須能給他好的生活教育好他,年輕人壓力太大,老了不能讓養老成為他的負擔,我們沒有這種條件,只是我們倆的想法


妳de寳唄830


這個父母做的沒有錯。

有句古話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就說明了一個道理,沒有後代,首先就是不孝。

“丁克家庭”這個名詞,估計也是外國傳進來的,在中國,有這種想法的人還是少數。

人其實也就是高級點的動物罷了,生兒育女,繁衍後代,這是人和動物的本能,一種動物如果不繁衍後代,這種動物就要滅絕。人類如果不繁衍後代,肯定也會滅絕,所以繁衍後代,是人類的本能,也是每個人對家庭,對社會應盡的職責。

現在兩個人年輕,生活條件優越,無憂無慮,兩個人只管貪圖享受,不要小孩,不去付出。有句話說,有付出才能有回報,等你老了以後,有病了以後。不能動,睡在床上,誰給你端茶送水,那個時候,你就知道沒有孩子的痛苦了。

有的人說沒事,等我們老了去養老院。但是大家想一下,如果每個人都要有這種想法,都要去做“丁克家庭”,社會也就沒有年輕人了,誰去管理養老院,誰去看護老人?換句話來說,如果當年他的父母都有這種想法,那哪裡有現在的他們自己?

有這種思想的人,都是沒有責任心的人,不付出,貪圖享樂,對社會,對家庭都不負責任,等自己到老年了,會非常的可憐,必定孤獨終生。

養兒防老,養老送終。如果自己沒有孩子,自己有病了,誰在身邊伺候你,等你不在人世,誰給你養老送終。

有老有小,才能組成一個家庭,夫唱婦隨,兒孫繞漆,才算是一個和諧的大家庭,才能組成一個和諧的社會。





更高


呵呵,一句話送給這堅持丁克、不懂得“養兒防老”、不理解老人苦衷和善心的小兩口,“少年不知愁滋味,老邁獨處空流淚”。

堅持丁克思想的人可能對此頗不以為然,呵呵,大清王朝已經滅亡100多年了,你怎麼還拿“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封建殘餘、陳腐思想來約束年輕人?人家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你鹹吃蘿蔔淡操心,管得著嗎?!

想想看,在如今房子貴、養兒教子成本更貴的當下,丁克的小兩口沒有眾人“養兒教子”麻煩、苦惱、花費、顧慮,節假日更可以四處遊玩瀟灑,小日子過得巴適滋膩,這不挺好嗎?!

但是,這種無憂無慮是建立在父母在、能幫忙;自己身強體壯、生活輕鬆自理前提下的,一旦時光飛逝,自己邁入不能自理的老邁境地,估計生活處境就不那麼美妙了。



霍小姐單位的一位女領導就是嚐盡了“丁克”之苦。她和老公都是學富五車、很能接受新鮮事物的“海龜”,剛結婚時也是堅持丁克到老不變心,哪知三五年之後,獨生子的老公承受不了家庭父母的“壓力山大”,和她拜拜另娶新歡,很有個性的單位女領導一氣之下,又堅持信奉起了“獨身主義”。30多歲的時候,有人給他介紹一位中年大學教授,人家對她也很滿意,但是一聽她不打算要孩子,就再也下無音訊了。

就這樣,從30多,等到40多,又熬到50多,人也是從一個風姿綽約的氣質美女,被時光這把殺豬刀雕刻成了腿腳不慎利落、皺紋與白髮擁抱的滄桑老婦。

現如今,她最怕過年和類似“五一”這樣的小長假,看著別人家子孫滿堂,熱熱鬧鬧的場景,她就會倍感淒涼、孤獨和寂寞!夜深人靜之際,她常常在回顧、檢討自個的人生——自己頗有才華,相貌不差,如今也算功成名就,房車不缺,存款可觀,可為何總感覺不幸福,老比別人缺點什麼呢?


霍小姐的八卦爐


丁克一族,在我認為這是一種非常自私自利,害怕負擔,沒有責任感的人群。

社會發展到現在,人的貢獻是功不可沒的,以原始社會到現在,是人在逐漸的改變著地球的面貌,改變著社會的發展。

因為人是有思想,能創造的高智商的靈長類。從石器時代,人的祖先就會思考怎麼去利用石頭來做出生活器品來,一直髮展到如今,平地而起的高樓,繁華的都市,高速列車,火箭載人登月,等等這些,都是一代代人通過不斷的傳承而來的。

“丁克”一詞原來自西方,那是由於西方國家失業率高,生活壓力大,不敢去生養下一代,因為自己都養不活,哪裡還敢養孩子。前幾年一些西方國家己經認識刻了人口的減少,對未來有多麼大的影響。但傳入我國以後,就成為了一些只圖自己逍遙快活,不想揹負起下一代的責任的一群人的代名詞,他們從不考慮人類的責任,不考慮父母的心情。

很多丁克一族只想著眼前的快樂,沒有來自孩子的壓力,多自由,多放縱,可當他們漸漸老了,再去想也許有的已經來不及了,沒有孩子,也許等待是孤獨終老。

孩子是人類的希望,可以想象,都“丁克”了,幾十年以後地球會變成什麼樣。

不能讓人類毀滅在自己的思想上,你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