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漫威簡史(下)

很少有人知道,一開始老闆古德曼是堅決不同意上蜘蛛俠這個角色的。

“有誰想看一個倒黴孩子的故事?再說了,蜘蛛多招人討厭!”

斯坦·李是在《驚奇幻想》系列的第 15 期,偷偷地“夾帶私貨”,才得以讓蜘蛛俠登場的。

結果那一期一躍成為當時的銷量冠軍。

古德曼笑容滿面地走進來說:“斯坦啊,還記得我之前,很喜歡你的蜘蛛俠的點子嗎?我們為什麼不把它做成一個系列呢?”

面對這樣的老闆,你還能說什麼呢?

斯坦·李理直氣壯地跟古德曼說:我想打造一個超級英雄,他的原型是當時紅極一時的企業大亨兼軍火商霍華德·休斯(Howard Hughes),這個人會造飛機、開飛機、拍電影、做科研,而且緋聞女友眾多。

深度:漫威簡史(下)

鋼鐵俠原型霍華德·休斯

古德曼一聽到這個想法就說:你瘋了!(You’re crazy!)但斯坦·李覺得:既然你沒說不,那我就開幹了。於是就有了鋼鐵俠託尼·史塔克(Tony Stark)。

(坊間傳聞的鋼鐵俠原型,是特斯拉的 CEO 埃隆·馬斯克,事實並非如此。)

科比原本給他設計了一套圓滾滾的、笨重的灰色裝甲,沒過多久,另一個畫師就把它改成了流線型,搭配紅黃兩色,改善了外觀效果。

深度:漫威簡史(下)

有時候,忙不過來的斯坦·李會打電話給畫師,給他們講個開頭、結尾(或者故事梗概),畫師問:那中間部分怎麼辦?斯坦·李會回答:“你自己補充,你看著來。”

斯坦·李發現,大家通過這種方法,“可以創作出更好的故事。”

這就是傳說中的“漫威式創作法”(the Marvel Method),一個人提出故事梗概,其他人把自己的想法加進去。

有一次,斯坦·李希望為霹靂火在《奇異故事》(Strange Tales)裡面創造一個搭檔,斯坦·李想畫一個魔術師,他想起了小時候在家裡,收聽的一檔廣播節目,名叫“魔術師錢杜”(Chandu, the Magician)。

在斯坦·李的筆下,這個人物最終變成了“奇異博士”(Dr. Strange)。

深度:漫威簡史(下)

奇異博士第一次登場

和其他英雄不同,斯坦·李為他設計的語言風格莊嚴而高貴,還有讀者認真地考究奇異博士抑揚頓挫的文學淵源,其實大部分都是斯坦·李自己編造出來的。

粉絲的大量來信中,很多人呼籲漫威再出一支自己的英雄戰隊(superhero team),斯坦·李決定,把漫威最強大的幾個英雄組合在一起,包括鋼鐵俠、雷神、綠巨人、蟻人和黃蜂女,讓他們共同擊敗雷神邪惡的弟弟洛基(Loki),於是在 1963 年 9 月,就有了第 1 期《復仇者聯盟》(Avengers #1)。

深度:漫威簡史(下)

在第 1 期末尾,斯坦·李激動地宣佈:“這是史上最強大的超級英雄團隊!

為漫威熠熠生輝的巨星團隊吹來了一股新風!”(One of the greatest super-hero teams of all time! . . . and a new dimension is added to the Marvel galaxy of stars!)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就在同一個月,1963 年 9 月,斯坦·李和科比又推出了另一支超級英雄戰隊—— X 戰警。

斯坦·李最初想把這批英雄叫做“變種人”(mutants),讓古德曼給否了。

後來,他又從英雄們具有“額外的”(extra)能力中得到靈感,提出“ X 戰警”( X-Men )一詞,古德曼同意了。

深度:漫威簡史(下)

斯坦·李作為整個漫畫部門的管理者,他在統籌安排上的能力也越來越純熟。

他知道,什麼角色、什麼故事,找誰來畫是更合適的;當古德曼想要給畫師們降薪的時候,他也會第一個跑過去為大家據理力爭。

在這樣一個冷酷無情的行業裡,斯坦·李培養出了不少人才。畫師克蘭(Colan)回憶說:“斯坦能從我的作品中發現別人看不到的東西,是斯坦的信任,讓我有了工作的動力。”

克蘭每天畫完兩整頁內容,都需要耗費大量時間,按這樣的速度,要想達到每月完成兩本書的目標,每週工作時間就得超過 40 個小時。

深度:漫威簡史(下)

斯坦·李在審閱漫畫

斯坦·李是從不在意“加班”的。在同事眼裡,斯坦·李彷彿有用不完的精力。

他不僅上衣口袋裡隨時揣個本子,甚至還在家裡的床頭放了一臺錄音機,半夜靈感降臨,好隨時記錄下來。

跟畫師討論打鬥場景,他會親身演示:站到桌子上,在沙發上跳起來,大聲模仿漫畫裡的叫聲,而一旁的畫師只能目瞪口呆地看著這個 42 歲的、精力旺盛的“謝頂”大叔在辦公室裡手舞足蹈,回去以後,畫師們還要對著他給出的過於簡略的故事大綱敲腦殼,為此頭疼不已。

一個畫師說:“漫威的工作法就好像是要潛到自己的內心深處,絞盡腦汁地把靈感給拽出來。”

畫師埃弗雷特(Bill Everett)說:“我每天都要工作 14 到 15 個小時,回家還得接著畫,實在是太累了。”

有些人在這樣的環境裡受不了,就退出了;能留下的,都是有編劇經驗、適應高強度、同時擁有獨立創作能力的優秀畫師。

有時候,斯坦·李也發愁:可堪重任的編劇人數太少了。

他收到一個老員工托馬斯(Roy Thomas)的消息,這個 24 歲的小夥子原來負責讀者來信欄目,後來去做了老師,還惦記著漫威,想回來。

深度:漫威簡史(下)

一開始,托馬斯被斯坦·李打回去的稿子多如牛毛,但是很快,小夥子就“出師”了。經過 3 年的磨合,托馬斯終於可以幫斯坦·李分擔創作這一攤子事兒了。

60 年代,漫威每年的漫畫發行量可以達到 3500 萬冊。

“我就像一個擲骰子的人,接二連三地投出漂亮的結果。當你連勝的時候,你根本停不下來。”

和斯坦·李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科比卻覺得自己越來越孤獨,對公司也不再那麼重要了。

他希望能從作品中得到利潤分成,可斯坦·李兩手一攤,說他做不了主,而古德曼卻一直在錢的事上跟科比打太極。

1967 年,科比停止創作新的漫威英雄,那一年,漫畫行業也迎來了新一輪衰退期,發行量開始萎縮。

1968 年,美國的大公司掀起了一波收購狂潮,漫威和 DC 十年的發行限制也到了期,古德曼趁機賣掉了公司。

收購方是卡當斯實業公司(Perfect Film & Chemical Corporation),他們開出了 1500 萬美金的報價。

深度:漫威簡史(下)

卡當斯實業公司

古德曼給斯坦·李簽下了 5 年的新合同,還給他漲了薪。

但科比沒有享受到這種待遇,新東家入駐以後,他再沒有跟公司交涉的籌碼,加薪的請求也一再被拒絕。

在完成了第 102 期《神奇四俠》之後,他撥通了斯坦·李的電話。

當斯坦·李放下聽筒以後,他驚慌失措地癱坐在辦公室裡,看著桌上剛剛送到的《神奇四俠》畫稿,上面還散發著科比常抽的雪茄的氣味。

他剛剛得知,幾天以前,科比跟 DC 簽下了 3 年的合約。

07

70 年代:靠著“下三濫”的手段,漫威勇奪市場第一

每當行業進入下行週期的時候,從業者都會非常難受。

很多老員工離開了漫威。一個叫康威(Gerry Conway)的小夥子成了漫威的新骨幹。

在《夜魔俠》中,他加入了一個新的女性角色——她有一頭紅色的長髮,喜歡身穿緊身衣,名叫“黑寡婦”(Black Widow),在康威眼裡,她是“漫畫史上第一個英姿颯爽的性感尤物”(comics’ first empowered sexy babe)。

深度:漫威簡史(下)

黑寡婦第一次登場

而為了在下行週期中保住市場份額,還在執掌漫威的古德曼想了一記陰招。

他跟 DC 公司達成共識,提高漫畫的售價,從 10 美分,一路漲到 25 美分,每本書的頁數從 36 頁,擴充到 52 頁。

可是剛實行了一個月,古德曼開始減少頁數,售價也降到了 20 美分,他還給報刊亭老闆提高了分成比例,讓漫威的作品佔據貨架上的黃金位置。

等 DC 如夢方醒,調回 20 美分的時候,他們已經輸了。

漫威第一次登上了全美乃至世界第一漫畫公司的寶座。

深度:漫威簡史(下)

斯坦·李休假回來才發現:呵,我們成世界第一了。

但他高興的日子沒持續多久。

轉投 DC 的科比,開始用漫畫諷刺斯坦·李。

他創作了一個叫方奇的人物,英文意思是“搞怪的浮誇之徒”(Funky Flashman),一個謝頂的、鬍子拉碴的推銷員,每天口若懸河,淨說一些押韻的俏皮話,喜歡給人開空頭支票,跟斯坦·李如出一轍。

深度:漫威簡史(下)

1975年的斯坦·李

這個人物身邊還跟著一個像托馬斯一樣的“馬屁精”——成天喊著:“方奇大人,我的好領導!”(Master Funky! My leader!)。

斯坦·李從未公開回應方奇這一人物,但這個漫畫人物問世不久,他就立馬把鬍子剃乾淨了。

1972 年,古德曼退休,卡當斯實業的負責人決定,讓斯坦·李接手漫威的董事長兼發行人,而接替總編職位的,正是托馬斯。

到了這個節骨眼上,漫威也正面臨著新老畫師的迭代和交替。

托馬斯出入各種漫展,從粉絲中選拔人才;而元老級的畫師,此時已逼近油盡燈枯的境地。

深度:漫威簡史(下)

很少有人會意識到,畫漫畫這個行業,也是要吃青春飯的。

1973 年,那個抱怨每天工作 14、15個小時的畫師埃弗雷特,因為心臟病去世,享年 55 歲;

同年,59 歲的畫師肖爾斯(Syd Shores)因心肌梗死去世。

已經年過 50 的斯坦·李發現,畫師團隊的平均年齡已經達到 43 歲。

與此相關的是,整個 70 年代,漫威的超級英雄漫畫都趨於保守,缺乏創新,雖然加入了更多女性和黑人擔當主角,但一直沒有逃脫出自我抄襲、因循守舊的窠臼。

為了提振《超凡蜘蛛俠》系列的銷量,托馬斯和康威“靈機一動”,決定殺死蜘蛛俠可愛的梅嬸(Aunt May);

但是蜘蛛俠的畫師羅米塔知道以後,說服二人改變了主意:

他讓綠魔殺死蜘蛛俠的女友格溫·斯黛西(Gwen Stacy)——綠魔故意把她從大橋上推了下去,當蛛網抓到格溫的那一剎那,“咔嚓”一聲,她扭斷了脖子。

這一幕,在 2014 年的電影《超凡蜘蛛俠 2 》裡做了重現。

深度:漫威簡史(下)

深度:漫威簡史(下)

結果新漫畫剛一上市,讀者就炸了鍋,斯坦·李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演講的時候,還讓粉絲喝了倒彩。

驚慌的他趕緊圓場:“誒呀我都跟他們說了嘛,不要死太多人。”(I told them not to kill too many people.)他還跟大家打包票,格溫一定會回來的。

雖然後來斯坦·李辭去了董事長的職務,只當好發行人的角色,但他確實也離漫畫創作本身越來越遠了。

1973 年,他需要總管發行 69 種刊物,其中包括 28 種超級英雄、16 種推理/怪物漫畫,還有10種西部題材漫畫等。

漫威的製作流程有時已接近失控。

有時候,他突然查崗,隨便抓起一張畫稿,對著托馬斯丟下一句:“這個頭盔太平整了,託尼·史塔克的鼻子很高挺的,你看這頭盔上是不是應該有個鼻子?(Shouldn’t he have a nose?)”

鋼鐵俠誕生十多年來,頭盔上從來不曾有過鼻子,但斯坦·李是老大。

於是下一期故事裡,史塔克重新設計了頭盔,加上了一個金屬的大三角。

深度:漫威簡史(下)

一個新來的助手不明就裡,覺得自己一定是眼花看錯了——“鋼鐵俠怎麼會有鼻子!”

於是他拿出一支塗改液,把所有的鼻子都擦掉了。

臭小子你是瘋了嗎?怎麼每個鼻子上都塗了白點?!

新來的助理只好認錯,回到座位上,委屈地把每一個格子裡的塗白全都刮掉了。

一年多以後,斯坦·李終於有空,隨手翻了翻最新的《鋼鐵俠》,突然發現頭盔上多了個三角形的鼻子,他困惑地問:

“這是什麼玩意兒,它怎麼會在這兒?”(What’s this — why is this here?)

“你不喜歡它嗎?”

“嗯,看起來怪怪的,不是嗎?”(Well, it looks kind of strange, doesn’t it?)

說完,他放下漫畫,就開始忙別的事情了。

1977 年,喬治·盧卡斯的電影《星球大戰》即將上映,漫威為電影製作了 6期的漫畫版,每一期銷量都超過 100 萬冊,堪稱 1940 年代之後最輝煌的戰績。

深度:漫威簡史(下)

同一時期,斯坦·李還參與了外部公司真人版漫威電影的製作過程,他主要擔任顧問編輯一類的職務,閱讀劇本並發表意見。

伴隨著漫畫市場的下行,漫威在 IP 授權方面進一步放開,想要彌補收入。事實上,漫威和 DC 公司通過授權獲得的收入,都已經超過了漫畫收入。

斯坦·李說:“過去,畫師唯一的工作就是畫漫畫;可現在,大家都得在包裝盒上面畫畫。”

面對這樣的窘境,斯坦·李的目光,越來越不侷限於漫畫,他把金光閃閃的希望,寄託在了加州的黃金海岸,寄託在了好萊塢身上。

深度:漫威簡史(下)

08

80 年代:求求你,好萊塢!

1981 年,DC 推行重大改革:如果一部作品的銷量突破 10 萬冊大關,那麼畫師和編劇可以分得 4% 的漫畫利潤。

漫威為了防止人才流失,匆忙跟進,只不過漫威對“版稅”(royalty)一詞避而不談,總是用“激勵獎”(incentives)來表達類似的意思。

斯坦·李搬到了洛杉磯工作,為了方便去好萊塢。

但他想得太簡單了,他以為好萊塢的人會像漫威的畫師一樣,替他把這個那個都做周全。

他在好萊塢只是一個初出茅廬的編劇水平,他又沒有時間去撰寫完整的劇本,也沒有找到跟他在創作上一拍即合的人。

他的好萊塢之路走得並不順利。

漫威開始在其他暢銷雜誌上,整頁整頁地推廣自家的英雄角色,希望能有電影公司“賞光”。

深度:漫威簡史(下)

“ 100 多位激動人心的漫威角色正等著在你的下一部影視作品中大放異彩!”

1986 年 11 月,卡當斯實業公司以 4600 萬美元的價格,把漫威賣給了新世界電影公司(New World Pictures)——他們想把漫威的角色搬上銀幕,他們的老大還相信,收購漫威能讓這家公司轉型成“小型的迪士尼”。

當時的漫威,還在跟佳能影業(Cannon Films)合作《蜘蛛俠》和《美國隊長》的影視項目。

斯坦·李高興壞了,他興奮地告訴大家:

“新世界電影公司那些年輕的高管們,跟大家一樣熱愛漫威漫畫!他們要拿著咱們的角色做爆款啦!”

可是沒多久他就意識到,他高興早了。

深度:漫威簡史(下)

收購敲定之後,新世界的總裁叫來了市場部的副總裁,驕傲地說:

“我們剛把超人給買下來了。”(We just bought Superman.)

副總愣住了:“啥,沒聽說華納兄弟要賣掉 DC 啊?”

“哦不不不,我們是把漫威給買下來啦!”

副總舒了一口氣:“嗯,這麼說我們買下了蜘蛛俠。”

總裁一聽,立馬衝出了辦公室:

“我的天哪,趕緊給我阻止佳能!他們在做蜘蛛俠的電影!”(Holy sh*t! We gotta stop this. Cannon has the Spider-Man movie!)

漫威的編劇跟新世界的人多次接觸以後,留下了這樣的評價:

他們根本不懂漫畫,而且毫無品位。”(They were so out of touch, and so lacking in taste.)

1987 年,傑克·科比 70 歲生日的時候,接受了紐約廣播電臺的採訪。

主持人問:傑克啊,外界盛傳你跟斯坦·李開討論會的時候,經常能讓辦公室活躍起來,是真的嗎?

科比:

真實情況往往都是我摔門離開,然後收拾東西回家。

主持人不尷不尬地接了幾句,然後開始場外連線電話嘉賓:斯坦·李。

深度:漫威簡史(下)

斯坦·李:我想祝傑克生日快樂!

傑克·科比:謝謝你來電,我祝你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兩個人又聊了 10 分鐘,直到斯坦·李提了一句:

這些劇本里的對話,每一個字都是我寫的。

傑克·科比:真正在格子上寫字的人是我。

斯坦·李:這些字最後又沒印出來。傑克啊,你老是自己騙自己,老實回答我的問題嘛。

傑克·科比:是你們不讓我寫。(I wasn’t allowed to write.)

斯坦·李:故事完成之後你有讀過嗎?我覺得你根本沒讀過一篇我寫的故事,你一直在忙活下一期內容……

傑克·科比:不管你們寫了什麼,我關心的只有人物的動作。

斯坦·李:我知道,傑克,你覺得對話誰都能寫,最重要的是繪畫。當然啦,你有可能是對的,只不過我不認同。

傑克·科比:你應該找個機會,親自完成一部完整的作品,你就知道了。

連線結束的時候,斯坦·李搶先說了一堆客套話,祝福科比和他的家人,祝他十年以後,給他過八十大壽。

斯坦·李:但願我到時候還有機會給你打電話,親口祝福你。傑克,我愛你喲!(Jack, I love ya.)

傑克·科比:嗯……嗯……好吧,非常謝謝你,斯坦。

連線結束,現場一片寂靜,科比轉向主持人:

“這個……你也看到了,情況都跟從前一模一樣(what it was really like back then)。”

新世界電影公司沒能實現斯坦·李的願景,在股市崩盤的環境中負債累累。短短兩年後,1989 年初,漫威再次易主。

新世界以 8250 萬美元的價格,把它賣給了露華濃(Revlon)的董事長佩雷爾曼(Ronald O. Perelman),一個曾經出價 40 億美元買下吉列剃鬚刀的男人。

深度:漫威簡史(下)

他給斯坦·李開出了 3 倍的工資,其他編劇、畫師也得到了更豐厚的報酬。但佩雷爾曼根本就不看漫畫。他為什麼要這麼做?

到 80 年代末,當你走進一家漫畫商店的時候,你會發現,這裡只剩下漫威和 DC 的暢銷品,其他漫畫公司已無立足之地。兩巨頭的格局業已形成。

09

90 年代:漫威的覆滅

1993 年,斯坦·李和傑克·科比在聖地亞哥漫展上偶遇,此前數年,他們經常在媒體上互相質疑、攻擊、詰問。

傑克·科比還多次因為(自己拿不回來)角色版權的問題,跟漫威爭得不可開交。

斯坦·李回憶道:“那次相遇,他叫我過去,然後……他又說了一遍,我覺得他有點言不由衷,你懂的……他跟我說,斯坦,你沒做什麼虧心事……這應該是他說的最痛快的一句話了……我聽了以後很高興,也很意外。”

“後來漫展的人潮湧了過來,把我們衝散了,我們倆就各自離開了。”

深度:漫威簡史(下)

那是斯坦·李和傑克·科比的最後一次見面。

50 年前,一個師父,一個徒弟;

50 年來,他們攜手創作出鋼鐵俠、浩克、托爾、神奇四俠、X 戰警等眾多輝煌的漫畫角色;

50 年後,徒弟功成名就,師父黯然隱退。

他們偶遇的第二年,1994 年 2 月 6 號,傑克·科比永遠地停止了心跳,享年 76 歲。

深度:漫威簡史(下)

傑克·科比(1992年)

科比葬禮的那天清晨,斯坦 · 李驅車北上,在教堂外下了車。

他沒有驚動任何人,靜靜地找了個後排的座位,坐了下來。

他只坐了一小會兒,就悄無聲息地從側門離開了。

如果拋開老一輩人的恩恩怨怨,其實 90 年代剛開始的時候,漫威發展的勢頭還是很好的。

1990 年,漫威漫畫的銷售額超過 7000 萬美元,還有 1100 萬美元的許可權收入,年利潤 540 萬美元。

但佩雷爾曼可不是什麼大善人,他真正謀劃的,是漫威的上市。

1991 年 7 月,詹姆斯 · 卡梅隆的《終結者2:審判日》開機,卡梅隆同時公佈了拍攝《蜘蛛俠》電影計劃——這背後正是佩雷爾曼運作的結果。

深度:漫威簡史(下)

一週以後, 7 月 16 號,漫威掛牌上市,一個打扮成蜘蛛俠的人在紐約證券交易所裡活蹦亂跳,漫威首日股價從 16.5 美元漲到了 18 美元,成交量 230 萬股。

大部分資金並沒有迴流入漫威,而是進了佩雷爾曼名下的多家公司,他本人獨得了 1000 萬美元的分紅。

到 1993 年,股價被推高至 35 美金,佩雷爾曼持股的賬面價值達到 27 億美金;而到那年年底之前,漫威股價卻急轉直下,暴跌超過 60% 。

深度:漫威簡史(下)

佩雷爾曼操縱漫威,進行了一系列的收購活動,導致到了 1995 年,漫威坐擁 8.29 億美金的營收,卻虧損 4800 萬美金,債務規模達到 6 億美金。

1996 年 12 月 27 號,斯坦 · 李 74 歲生日的前一天,佩雷爾曼宣佈漫威破產,即將進行重組。

與此同時,漫威進行了史上最大規模的裁員,第一批裁掉了 4275 人,在僅剩的 345 人裡,第二批又裁掉了 1/3 ,只剩下 200 多人。

最低谷的時期,編輯數量銳減到只剩 6 人,大量漫畫停刊,公司幾近癱瘓。

1996 年第四季度,漫威公佈的虧損金額,超過 4 億美金。

可以說,不懂資本的漫威,讓資本家給玩兒了。

整個公開上市的操作,佩雷爾曼不僅沒有虧損,反而最終落袋 8200 萬美金。

破產之後的漫威,最後被一家玩具公司 Toy Biz 吞併。

總算還有一點好事發生。1998 年 3 月,漫威奇蹟般地把《蜘蛛俠》的電影版權救了回來,然後以 1000 萬美金的價格重新授權給索尼公司。

深度:漫威簡史(下)

斯坦 · 李個人也得到了新東家的漲薪——每年 81 萬美金薪水,外加給他妻子 50 萬美金的“退休金”,再加上漫威所有影視作品收益 10% 的分成。

有一件鮮為人知的事,90 年代,超級巨星邁克爾 · 傑克遜(Michael Jackson)曾想要收購漫威,還去參觀過漫威的辦公室,他問斯坦 · 李:

“要是我買下了漫威,你會幫我經營好它的,對不對?”

斯坦 · 李一口答應下來。

深度:漫威簡史(下)

只是邁克爾 · 傑克遜由於各種原因,最終並沒有收購成功。

10

2000 - 2019:斯坦 · 李的最後一次

“我更希望我這輩子,能當個演員,而不是編劇。”有一次,斯坦 · 李這樣對一個法國導演說。

2000 年 7 月,第一部《 X 戰警》上映,他演了一個賣熱狗的小販,有一個短暫的鏡頭。

深度:漫威簡史(下)

斯坦 · 李客串《X戰警》

2002 年,《蜘蛛俠》上映的時候,導演早已不是卡梅隆,但斯坦 · 李也得到了一個路邊賣太陽鏡的小販角色,他還有一段臺詞:

“嘿,你瞧瞧這個?《 X 戰警》裡的人(鐳射眼)戴的就是這款呢!”(Hey, how about these? They wore ’em in the X-Men!)

深度:漫威簡史(下)

斯坦 · 李客串《蜘蛛俠》

2002 年,《蜘蛛俠》電影上映首日,票房突破 3900 萬美元,在當年創下了世界紀錄。只不過,有他出場的兩個鏡頭都被剪掉了。

從 2004 年開始,收購漫威的 Toy Biz 開始主導漫威自己的電影製作計劃,他們藉助一種特殊的交易結構(循環信貸額度),由美林證券公司(Merrill Lynch)出資 5.25 億美金,為漫威 10 個角色製作自己的電影。

每一部電影的預算,在 4500 萬美元到 1.65 億美元之間,而漫威會用自己的電影版權(movie rights)作為抵押,這似乎是一筆風險極大的生意。

Toy Biz 的老大可不這麼想。

過去 7 年中,從《 X 戰警》到《蜘蛛俠》,從《神奇四俠》到《刀鋒戰士》,漫威出售版權,由別家電影公司製作的大電影,總計票房收入超過了 36 億美元。

光是《 蜘蛛俠 1 》和《 蜘蛛俠 2 》,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就吸金 16 億美金,而漫威只分到了 7500 萬——連一個零頭都不到。

所以漫威制定了一個龐大的計劃,讓復仇者聯盟的主角們各自出徵,最後把他們組合在一起,製作一部怪獸級別(monster-sized)的聯合電影。

Toy Biz 的老大手下有一位得力的副手,名叫凱文 · 費奇(Kevin Feige)。

深度:漫威簡史(下)

2000 年的時候,凱文是電影《 X 戰警》的副製片人。有人說,他對漫威作品的瞭解,相當於一部百科全書的知識量。

2007 年,凱文成為漫威影業(Marvel Studios)的總裁。

深度:漫威簡史(下)

2008 年,漫威孤注一擲,終於推出龐大的電影計劃——漫威電影宇宙(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簡稱 MCU )的第一部作品《鋼鐵俠》,首周就拿下接近 1 億美金的票房,最終全球票房 5.85 億美金。

2009 年 8 月 31 日,迪士尼以 40 億美金的價格收購了漫威娛樂公司。

深度:漫威簡史(下)

2012 年 5 月,《復仇者聯盟 1 》上映,打破了人類電影史上首映票房的最高紀錄,最終收穫的全球票房超過 15 億美金。

深度:漫威簡史(下)

時至今日,漫威電影宇宙的全部 21 部作品,在全球的累計票房,達到 186 億美金(約合 1250 億人民幣)。

在美國的視頻網站上,點擊量最高的關於斯坦 · 李的視頻,就是他在漫威影視作品中的客串集錦。

很多忠實的漫威粉絲,都會期待著老爺子的突然“冒泡”,這成為了他們一項重要的觀影樂趣。

深度:漫威簡史(下)

無論走到哪裡,老爺子都能給人們帶去歡樂。2008 年 11 月 17 號,時任美國總統小布什在白宮頒發“美國國家藝術獎章”(the National Medal of Arts)。

前一個登臺領獎者,是經典電影《亂世佳人》中的女演員奧利維婭 · 德哈維蘭(Olivia de Havilland)。

總統把獎章戴在演員的脖子上以後,彎腰並親吻了她的臉頰。

接下來,輪到斯坦 · 李走上前去,伸出了他的手,總統雙手迎上。

斯坦 · 李微笑地看著總統,突然冒出來一句:

你不會也要親我一口吧?”(You’re not gonna kiss me, are you?)

深度:漫威簡史(下)

第二天,全球媒體都報道了他們倆一起大笑的場景。

2012年,斯坦 · 李做了手術,安裝了心臟起搏器。然而他依然堅持出鏡,他享受自己在漫威宇宙中,一個個平凡而又重要的角色。

深度:漫威簡史(下)

2018 年 11 月 12 號,斯坦 · 李在美國加州的西奈醫療中心(Cedars-Sinai Medical Center)去世,享年 95 歲。

163 天后, 2019 年 4 月 24 號,《復仇者聯盟 4 》在中國大陸全球首映,這將是斯坦 · 李最後一次出現在漫威宇宙的大銀幕上。

深度:漫威簡史(下)

人們期待著:漫威的下一個十年,會不會像過去十年一樣輝煌?

關於這個問題,早在54 年前,斯坦 · 李就“給出了答案”。

這句話,寫在 1965 年一本漫畫的封底上,

那是一位老人,跨越半個世紀的召喚:

“真信徒,不回頭!”

Face Front, True Believers!

今天的漫威,已不是一個故事,更不是一個品牌,

它是當代人類世界中,最波瀾壯闊的神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