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劇二十年:神造世人,種種色色都有他的公允。

香港,中西混血兒一枚,彈丸之地,金錢社會。

就因為她這樣的特殊身份,來自香港的電影和電視劇都好像有著臥底身份的香港一樣,特別吸引人。

港劇二十年:神造世人,種種色色都有他的公允。


香港電影五彩繽紛,皆盡癲狂皆盡過火,快感第一,娛樂至死。黑幫武俠警匪歷史,每一種類型都被香港電影人玩到盡,於是香港電影的魅力無論是迴歸前還是迴歸後都經久不衰,耐人尋味。

“銅鑼灣只有一個浩南,那就是我陳浩南。”

“對不起我是警察!”

···

臺詞一出,畫面就浮上腦海。這就是香港電影帶給我們的震撼與感動。

港劇二十年:神造世人,種種色色都有他的公允。


從97年到2017年,香港迴歸正好二十年,這二十年來,香港同我們的距離因為港劇而變得越來越近。

如果說香港電影是香港入夜後的樣子,表面上五光十色,暗地裡罪惡迷人,是殺手妓女古惑仔流浪旅人和貪杯的頑童的世界,藏著太多的不可告人和暗夜風情。

港劇二十年:神造世人,種種色色都有他的公允。


那麼香港電視劇就是白天陽光明媚的香港,熱鬧,喧譁,人潮湧動,上班族們勤勤懇懇,茶餐廳人來人往,醫生警察律師出租車司機···大家一視同仁,為了混飯吃而朝九晚五,熱戀失戀結婚生仔又離婚,然後哭過笑過第二天繼續在清澈醒來努力奮發。

他們吃雞蛋仔菠蘿油麵包配絲襪奶茶凍咖啡,他們擠地鐵,關心八卦和恆生指數。

我們就是靠著港劇裡面的他們來了解香港熟悉香港的。

港劇二十年:神造世人,種種色色都有他的公允。


  1. 以人文本,專業又走心


說到港劇,TVB一家獨大,香港迴歸二十年,我們也看了TVB不止二十年。

縱然臺詞舊,那幾句

“做人最要緊是開心。”

“你餓不餓阿?我煮碗麵給你吃。"

不僅都爛熟於心,有時候還經常拿來自我安慰以及安慰他人。

港劇二十年:神造世人,種種色色都有他的公允。


道具也是一隻公雞碗二十年,從古裝到現代劇,代代相傳,題材無非是商戰警匪都市言情小品。

但是TVB就有這種本事,將每一個題材都寫得尤為動人,有時候看起來有點雞毛蒜皮,但以小見大,隨便一句臺詞都好戳心。生而為人,真正遇見的大事有多少呢?生活本身就是無數小事的匯聚,更何況有時候我們連一件小事都未必處理的好。

說到底是他寫的那些人太精準,精準到某個鏡頭,某一個生老病死相聚分離成功失敗的瞬間都能看到我們自己。TVB劇裡的人不僅僅是香港人更是每一個生存這世上的我們的縮影。

警匪劇扣人心絃,引人入勝如《刑事偵緝案件》《鑑證實錄》,各類法醫督察各顯神通,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破綻難以一眼看穿。

港劇二十年:神造世人,種種色色都有他的公允。


商戰片跌宕起伏,風雲變幻如《創世紀》,小人物大手筆發達破產一念之間,過癮的背後撐起劇情的是,對人性一針見血的批判,香港社會窮富差距大的現實,階級的兩極分化,以及對資本和經濟的過度貪戀的指責。

有錢的人越來越有錢,窮人想要擁有一轉片瓦難於上青天,香港社會幾十年的經濟發展狀況,全在港劇裡犀利體現。

港劇二十年:神造世人,種種色色都有他的公允。


生意人如何在資本的狂潮裡一念天堂一念地獄。警察如何通過蛛絲馬跡獲取犯罪的真相,槍裡面多少子彈,警察該穿什麼衣服,怎麼開槍。醫生在醫院裡如何經歷生老病死,怎麼樣和治病救人,和家屬溝通,經歷生死。

他們在香港如何工作生活,港劇裡就怎麼演,去香港走一趟街上的巡邏警察就和港劇裡的一模一樣。

港劇二十年:神造世人,種種色色都有他的公允。


醫生像醫生,警察是警察,看起來不會是作秀,不像是故意裝出來的,這是港劇對香港人的尊重,對香港各類從業人員的尊重,所以觀者對號入座特別能引發觀者的同理心。說到底就是專業。

不像內地某些電視劇總在表現專職人員方面落下表演太過痕跡化,同行業真實相悖的詬病。其實這表現了電視劇創作者對生活和社會的敏感度和表現力,這方面香港電視劇的編導們很值得學習。

港劇二十年:神造世人,種種色色都有他的公允。


不去假設不亂抒情,有什麼人就拍什麼劇。

港劇滲透香港社會的能力二十年來大家有目共睹,九十年代一部把股票寫得風生水起可以決定兩家人生死的《大時代》引發的”秋官效應“至今不可痊癒。只因看準股票對香港人殺傷力有如”吸毒“。但這個”毒品“是全民的痛點和G點,一代又一代,無可救藥。

港劇二十年:神造世人,種種色色都有他的公允。


過了千禧年,隨著香港經濟的起起落落和迴歸以後內地市場帶來的衝擊力,港劇一度式微,被人痛罵吃老本全靠以前的套路一招鮮。

但近期香港TVB和愛奇藝聯合制作的《盲俠大律師》再度收穫如九十年代港劇大行其道時候那般由衷讚美的掌聲。因為我們又看到港劇的深入和大膽。

港劇二十年:神造世人,種種色色都有他的公允。


盲人做律師,不僅能做到,而且做得有板有眼,名震四方。

主角文申俠,眼盲,心正,毒舌,表面上市儈貪錢,實際上有底線有愛心極富正義感。

女主角癲姐,樣醜,善良,性格火爆,熱情似火。

這樣的男女主角不再如以前港劇裡的小生花旦體面靚麗,可我們在劇中看到了陽光下的新香港所出現的城市疾病,人性汙點以及法律盲點。三觀依舊那麼正,人設保持著港式幽默的同時不拖沓不濫情,一句臺詞一個爆點,說完就繼續下一幕,步步為營,精心又驚心。

港劇二十年:神造世人,種種色色都有他的公允。


盲人怎麼做好一個律師,從主角出場的一刻便要面對滿堂質疑的聲音和懷疑的目光,法律究竟可不可以保護到每一個公民的權益,那些生存在社會邊緣的人如何自保,並有幸將生存美化成生活。

比如前衛又純粹的女行為藝術家,一邊冒著被人性侵的危險,在道德的風口浪尖一絲不掛。

好心埋葬死去小狗的白痴少年因為害怕被主動認罪。見不得光卻很接近真相的私家偵探···

港劇二十年:神造世人,種種色色都有他的公允。


一集一個問題,借盲俠大律師的嘴,解答解析解剖正在發生變化的新香港,句句帶刺,擲地有聲。

做律師靠的不是眼睛是用心。一個女人只要心地善良,存好心做好事說好話就可以美過張曼玉。

這8.2分,兩分給劇情,五分給人物,還有一分給港劇創作者直面社會問題,敢於做香港社會的陽光,揭露陰影,給每一個特殊或者正常的人一次發聲機會的讚賞與傾佩。這是一種勇氣也是一種原則。

港劇二十年:神造世人,種種色色都有他的公允。


不自欺欺人,不報喜不報憂,香港電視劇對於香港社會的記錄與真實表達,成為了我們瞭解香港最好的窗口。

香港迴歸二十年,我們看了港劇二十年,

神造世人,種種色色都有他的公允。劇作者該有的良心和戲謔本性,港劇二十年來一直做得很好。

港劇二十年:神造世人,種種色色都有他的公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