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萬元,購買信託產品,收益能有多高,會不會有風險?

財經者思



目前信託產品收益水平

從2019年一季度信託產品收益表現及現在(預)售的產品收益來看,信託公司的信託類產品年化收益在8%~10%之間。

100萬元信託產品年化收益在8~10萬元,其中都有現金返還約6000元以上。


信託公司還有資管類產品年化收益在9%~11%之間,較信託產品略高。

100萬元資管類產品年化收益在9~11萬元,其中有現金返還約2000元以上。



信託理財也會有風險

理財就會有風險,特別是在資管新規下,打破剛兌成了必然事實。因此信託理財也會有風險的。高收益高風險,這麼多年來,信託產品的風險還是相對較小。

信託作為金融業,在法律制度上基本比較規範,與P2P行業規範有本質差別。信託業有一法三規:《中華人民共和國信託法》、《信託公司管理辦法》、《信託公司淨資本管理辦法》、《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管理辦法》。

信託產品的風險主要來自於以下方面:

1、信託理財有信用風險,信託就是信用託管。

2、預期收益率變化的風險和流動性風險。

3、標的資產經營狀況影響,不能按約定條件收回本金。

4、證券市場價格波動,及信託公司管理水平。

5、政策變化也會有影響。

💕謝謝閱讀!


野馬和尚


信託是一百萬起投,但300萬以下的屬於小額單。需要銷售機構用大單去搭配。舉個例子:平安某信託項目300萬以下的單子就25個名額,每銷售1千萬正常的單子給一個小於300萬的單子。

信託的是借貸,借錢給企業給項目給政府,風險就是欠錢的人還有錢還,什麼抵押擔保都是虛的,真正違約起來處置個資產幾年的也有,擔保人給債務人拖下水一起死的也不少。

項目賺不賺錢,底層資產怎麼樣,擔保人強不強都無所謂。最重要的是看欠錢的人還能再找下一個信託來做接盤俠,你只要不做最後一輪韭菜都很安全的!

產品違約信託公司不賠是合理合法的,賣自己公司牌照還產品那是因為客戶死光了賺不到錢了。


大老王喃


一般發行的信託計劃屬於私募產品,收益較銀行理財產品要高一些,目前信託產品的收益大多在年化8%-9%之間,通常根據投資金額會對收益分檔,投資金額大收益也會更高。按照投資規律,風險與收益是匹配的,收益越高風險自然也要越大一些,此所謂風險溢價。信託產品按照信託相關管理辦法及信託合同中的約定,信託是不保證本金和收益的,但在早期一直到當前信託很少出現兌付風險,這並不是信託產品所投資項目都沒有出風險,其實我們在網上經常會看到一些信託踩雷的消息,但為什麼投資人很少遭遇到沒給兌付呢?實際上在很多時候信託公司為了維穩責任和自身聲譽,對於出現風險項目都選擇了剛性兌付,自身承擔了風險。

從這方面講,至少在目前信託產品還是屬於風險相對較低而收益又相對較高的理財產品,是投資人難得的理財渠道。

但話說回來,剛性兌付對於信託理財的良性發展又是極為不利的,由於有了剛性兌付,打破了收益與風險匹配的原則,信託產品的定價出現紊亂,低風險產品和高風險產品價格無法差別定價,甚至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現象,信託產品沒了差別,信託公司又揹負了太多負擔,這一違背風險溢價規律的做法長久下去是不利於投資人投資理念的培養和信託公司發展的。

為此,國家出臺新的資管辦法,對信託公司打破剛性兌付提出要求,過渡期到2020年底,未來信託產品打破剛性兌付是必然的,大家在選擇信託產品的時候一定要仔細閱讀推介書,謹慎作出選擇,而不是僅憑收益高低去選擇。關於在打破剛性兌付的情況下如何去選擇信託產品,以後有時間再和大家分享。


古道南風


推薦以下兩個安全穩健的投資理財:

1、信託產品,100萬起投,年收益8~9%。

2、地方政府債,20萬元起投,年收益9~10%,按季度付息(有的半年),到期回本,與政府國資委全資公司直接簽約並匯款,資金投向基礎設施,多重保障,安全可靠。詳詢請私信。


財眼狻猊


收益一般是8到12個點。購買排名靠前的信託。風險比一般理財都低,基本無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