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便利店的2019:外資加速佈局 本土便利店追趕

便利店業態一直是中國零售行業的焦點。

2018年便利店企業發展指數為65.0,營商環境指數54.0,市場競爭指數80.6,人才儲備指數54.4,均高於榮枯線50.0。中國便利店頭部企業以及區域龍頭便利店企業仍然保持著較為穩健的發展速度。

經過20多年的探索,中國便利店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期,在新概念、新技術和資本的助推下,持續保持穩健增長。

2019年,主要便利店企業有哪些計劃?未來,中國便利店行業又將如何發展?

中國便利店的2019:外資加速佈局 本土便利店追趕


外資巨頭加速佈局 進行本土化探索

羅森、全家、7-11三大日資便利店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側重於不同區域,2019年三大便利店也將加快擴張步伐。

作為進駐內地的第一家日系連鎖便利店,羅森不但注重商品開發,還重新進行市場定位,再次開啟擴張步伐,從2017年2月至今,羅森中國門店總數翻了一番。2019年1月18日,羅森中國宣佈門店數量突破2000家。

1月14日,羅森首次開闢天津市場,首批兩家門店開業,並計劃明年上半年將在天津成立子公司開設直營門店;隨後,羅森接手了全時便利店華東、重慶兩地共94家便利店;4月15日,安徽中商羅森在合肥開出第21家門店,深入佈局華東市場,預計7月將在安徽地區正式放開加盟,也會逐步進駐蕪湖、馬鞍山、銅陵等城市。

羅森(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副總裁張晟表示,近兩年來,羅森在中國的業績保持每年30%以上的增長。羅森計劃,兩年時間內要新開店1000家,到2020年,在中國開店數量不少於3000家。

以上海為中心的華東地區,是全國便利店最密集的地方,羅森在上海市及其周邊地區佈局有1220家門店,7-11目前僅有141家,而全家佔據絕對優勢擁有超過2000家門店。全家便利店在上海有強大的門店密度優勢,藉由門店發展而來的湃客咖啡成為了全家的特色商品,正計劃獨立發展。

北京市便利店的網點發展相對不平衡,平均每百萬人只擁有208家便利店,大部分便利店品牌的門店還集中在發達商業區。2004年7-11先入為主進駐北京,因此相比於羅森、全家在北京的佈局,7-11依然有著規模優勢。2019年,7-11在北京市計劃新開60家門店。

加速佈局的同時,外資便利店也在不斷進行著中國業務本土化的探索,羅森、全家、7-11均已經開放加盟。

3月28日上午,北京首農與羅森在北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宣佈共同進軍社區生鮮便利零售事業。據《聯商網》瞭解,雙方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後,將加快羅森(北京)便利店的佈局,探討生鮮便利店運營模式,經過測試,優化後進行規模化發展,形成基本覆蓋北京城區的社區零售網絡,並擇機進軍華北及全國。同時圍繞社區生鮮便利業態,進行物流中心,鮮食加工中心,中央廚房,城市物流等基礎設施的規劃和建設。

除了北京、天津和成都是由日方直接管理,7-11在其他城市採取的是區域授權,華南及香港澳門地區的7-11是由香港牛奶公司代理經營。4月8日,也有消息稱,7-11便利店將進駐福州。據透露,這次與“柒一拾壹(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簽訂地區特許經營合同,在福州開展7-11便利店業務的是三福百貨。

本土便利店追趕 線上線下融合

在外資便利店品牌跑馬圈地、加速本土化經營的同時,本土便利店和資本助推的新興便利店也在追趕佈局。

在CCFA公佈的《2018年中國便利店TOP70》中,新佳宜位居全國第16位,而排在其前面的便利店品牌中有13家是由外資、國企或者國企轉制而來。可以說,新佳宜在低調前行中創造了中國便利店“草根逆襲”的神話,不僅是長沙第一,也是湖南第一,其門店數量和銷售規模是湖南第二大便利店品牌的近五倍。

談到未來規劃,伍敏誼告訴《聯商網》:“3年內新增1000家四代店,營業額是第二名的十倍以上,市場佔有率處於絕對壟斷地位。”

見福便利店是福建省內最大的便利店,位居全國便利店門店數排名第14位,2018年見福便利店獲得紅杉資本投資,估值高達12億元。在董事長張利的帶領下見福便利店摸索出了一條民營特色的便利店之路,目前門店規模接1500家,20%為直營,其餘近1200家為特許加盟。2019年,見福便利店的目標是實現2000家門店。

成立僅一年多時間的鄰幾便利店在近日完成3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截止2019年3月,鄰幾便利店在合肥、蕪湖、馬鞍山共有200多家便利店,成為安徽省連鎖網點最多的便利店公司。2019年鄰幾計劃開設500家門店,並向華中和華東地區發展。

劉忠建在接受《聯商網》專訪時表示,鄰幾便利店是主要以年輕人為目標客群,開設在年輕人集中的商務樓、酒店、公寓、城市綜合體及交通樞紐等地,以“鄰里幾步路,幾步好鄰居”為出發點,以銷售“便利”和“空間”為賣點的一家城市現代型便利店。

而隨著中國零售業變革的深入,便利店行業線上線下融合明顯,全渠道發力。

3月18日,蘇寧小店宣佈全國第5000家店在成都開業。目前,蘇寧小店覆蓋全國71座城市、25000個社區、7500萬用戶、46座冷鏈倉。蘇寧小店今年1月發佈蘇小團APP,發力社區拼購來盤活龐大的社區用戶,使其成為蘇寧大快消甚至整個蘇寧體系的流量入口,今年將招募10萬名團長,已經招募了近2萬名團長。此外,蘇寧小店今年要在全國建成1100個前置倉,在商品儲存、物流配送等多個方面,一個前置倉將為15家蘇寧小店提供配套服務。

近日,阿里與百聯集團聯合投資10億元成立的逸刻便利首家門店在上海開業,並宣稱2019年要開出500家門店。與傳統便利店相比,逸刻便利主打“便利店+餐飲”概念,店內佈置有20多個就餐位,餐區域佔到了店鋪總面積的60%。據瞭解,目前逸刻已經在上海簽下20-30家網點,計劃到2019年開到500家門店。

中國便利店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

2018年由於國內互聯網融資平臺P2P不斷爆雷,一些便利店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資金鍊斷裂,引發了連鎖反應,讓便利店行業隱有泡沫浮現,不少便利店關停或經營困難。

資本市場暴露的問題,也警示整個便利店行業的企業需要提高自身應對外部風險的綜合能力,企業應更加關注提升後臺系統、供應鏈、商品、服務等核心競爭力,並不斷創新,才能走的更長更遠。

有投資人預測,中國未來會出現數個估值百億級的便利店項目,而能否出現千億市值規模的項目,要看市場最終的整合程度。

中國的便利店到底該往哪個方向走,如何實現可持續的發展?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副秘書長王洪濤認為,經營良好的企業,或者說在競爭市場中能夠存活下來的便利店品牌,都找到了適合自己發展的方式和方法,有些品牌已經總結並開始快速擴大這種優勢,有些品牌也許做到了但還沒有很好的總結出來。要走“中國特色的便利店之路”,需要做好幾個匹配:發展策略與市場現狀匹配、發展模式與中國國情匹配、商品服務與目標顧客匹配、發展速度與管理能力匹配、投資能力與收益水平匹配、戰略佈局與未來趨勢匹配。

當前,中國的消費環境已經發生巨大的變化,零售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也存在著空前的發展機遇。經歷過模仿學習期和資本助推後,中國便利店企業也在逐步迴歸理性,不斷地進行著創新,並與更多業態進行合作,便利消費者的生活,成為了整個社區商業經濟閉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系聯商網特別策劃“解讀2018年財報”系列報道,文/聯商網 梁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