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留守兒童的周口女孩 一步步完成被世界名校錄取的“逆襲”

曾是留守儿童的周口女孩 一步步完成被世界名校录取的“逆袭”

目前在國外求學的段孟宇記者翻拍

曾是留守儿童的周口女孩 一步步完成被世界名校录取的“逆袭”

此為孟宇和奶奶耿文芝的合影記者翻拍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於揚李玉坤文圖

周口沈丘縣白集鎮段崗村一戶民宅中,75歲的耿文芝找出孫女段孟宇的身影,指給記者看。

2006年以前,段孟宇曾是眾多留守兒童中的一員,跟隨爺爺奶奶在村小學就讀。此後,她被在北京務工的父母帶至身邊,在北京一家公益性民工子弟學校就讀,並靠著自己努力,一步步完成出國留學、被世界名校錄取等“逆襲動作”。

25歲的段孟宇目前正在美國波士頓,今年4月初,她收到了哈佛大學研究生錄取通知書。現在,她一邊在波士頓基金會做臨時工,一邊等待開學。這位周口小村莊走出的姑娘,將要和奧巴馬、比爾·蓋茨、羅斯福等世界名人成為校友。

鄉村女孩拿到哈佛大學通知書

“查爾斯河靜靜地穿過波士頓,河水寬闊,向東緩緩匯入大西洋……”在一篇名為《從河南小村到哈佛的不尋常之路》的文章裡,段孟宇像一個散文家那樣,用優美的文筆介紹自己的求學成長經歷。

在這篇文章裡,段孟宇自我介紹道,她出生在河南周口一個小村莊,2006年以前,跟隨爺爺奶奶在村裡生活,在村小學就讀。

2006年,段孟宇被務工的父母帶到北京上學,最早在租房地附近的一所民辦小學就讀,2008年,她輾轉到蒲公英中學讀書。“這是我人生最大的轉折點。”段孟宇說,蒲公英中學是一所公益性質、專為流動兒童創辦的民辦中學,校長鄭洪曾在哈佛大學求學,畢業後回國投身於公益事業。

進入北京之前,段孟宇在老家的村小學學習了半年英語,但“連26個字母都沒學全”,基本沒有英語功底,更別說口語表達了。原以為這件事會成為求學路上的絆腳石,但卻意外成了“敲門磚”。段孟宇說,正是因為從零學起,才誤打誤撞地讓她能不受干擾、刻苦奮進,這也為她日後邁出國門打下堅實的基礎。“實際上我也沒有刻意比別人付出太多,就是隨遇而安,可能是我在英語方面有天賦吧。”

昨日深夜,記者輾轉聯繫上了遠在美國的段孟宇,她詳細回憶了在北京蒲公英中學讀書的日子,稱在那裡接受的教育經歷,一直影響著自己後來的生活和學習。2010年,段孟宇從這裡畢業後,在蒲公英中學和嘉裡郭氏基金會的支持下,到北京一所私立高中劍橋中學就讀。高二寒假時,她有機會申請並面試了UWC(世界聯合學院),並在2012年9月到UWC英國校區讀高中。

2014年,段孟宇從UWC畢業後,獲得戴維斯獎學金資助,到美國西部的路德學院就讀。2018年5月,段孟宇從路德學院畢業後來到波士頓,一邊在基金會做臨時工,一邊申請研究生。今年4月,段孟宇完成一名鄉村女孩的完美逆襲,收到哈佛大學教育學院的錄取通知書。今年8月份,她將到哈佛攻讀國際教育政策碩士項目,並將成為奧巴馬、比爾·蓋茨、羅斯福的校友。

“給她5毛錢,她都得拿去買作業本”

4月25日,記者驅車來到段孟宇的家。段孟宇的自述裡,2006年以前,她一直生活在農村老家。她的爺爺段廷軍說,孫女打小就是個乖乖女,非常聽話,“你給她5毛錢,她都得出去買個作業本回來”。

段孟宇的父親段建華告訴記者,孟宇這幾年在外面挺爭氣,幾乎很少給家裡要錢,她上學的那些開銷基本來源於公益資助、獎學金等。

記者瞭解到,段孟宇剛跟隨父母到北京時,她父母在街邊賣小吃,現在她的父親在北京靠開網約車為生,母親在一家飯店打工。與段孟宇的教育經歷截然相反,她的母親是一位幾乎不識字的文盲。

儘管如此,這樣的家庭卻走出了世界名牌大學生,究其原因,段孟宇的父親告訴記者,實際上他和妻子也很少顧及女兒的學習,應該說女兒當年在中學和高中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並且通過自己的刻苦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績。

記者在沈丘縣白集鎮王崗行政村,找到了段孟宇小學時的校長。如今68歲的王蘭中已經退休多年,回憶起對段孟宇的印象,他仍歷歷在目。“這個名字我不會忘記。因為每次鎮裡競賽抽考,大多都會有段孟宇的名字,每次開表彰大會發獎狀,也都有段孟宇的名字。”王蘭中說,用現在時髦的話說,段孟宇是當之無愧的學霸。

而在獲悉村裡走出世界名校研究生的消息後,王崗行政村村委主任、段崗自然村負責人段廣會也覺得無上榮光,他說這是全村乃至全縣的榮耀。“希望孟宇在外面好好唸書,爭取成為棟樑之才、有用之才。”段廣會寄語說,全村500多口人都會為她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