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三個月之內的寶寶睡覺要打蠟燭包嗎?

小冰冰0210


不需要!

有的家長擔心不包蠟燭包,寶寶會變羅圈腿,而事實上是,新生寶寶的肌張力都處於緊張狀態,四肢就是彎曲、蜷縮的,小手也緊握著拳頭,這些表現會隨著寶寶腦發育成熟而在出生後幾個月內自然消失,並非是蠟燭包包了才會直。

相對而言,小寶寶的下肢彎曲更明顯,幾乎每個寶寶都有些羅圈腿,甚至小腿脛骨也是彎曲的,部分胖寶寶由於下肢外側的肌肉發達,看上去小腿彎的更厲害。

不過這只是暫時的,隨著寶寶學會站立、行走,寶寶的下肢會逐漸伸直,大約在18~24個月之間,羅圈腿就會消失。將寶寶的下肢拉直不僅不見得能讓寶寶的腿更直,反而直接影響到髖關節的發育。

髖關節是人體最重要的關節之一,髖關節發育不良直接影響寶寶能否順利學會走路,甚至一直影響到老年期的股骨頭壞死。

寶寶出生時,髖關節仍在繼續發育中,最有利於髖關節發育的體位就是讓寶寶的髖關節打開,下肢自然蜷曲。對少數輕微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寶寶,可以利用厚尿布、吊帶、石膏等非手術方法治癒。

<strong>


兒科醫生鮑秀蘭


你好,我是兒科醫生小果,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3個月之內的寶寶睡覺需不需要打蠟燭包?

答案是:當然不需要啊!

為什麼會有蠟燭包的存在

因為,很多老人認為,寶寶出生後手腳蜷縮在那,如果不打上緊緊的蠟燭包,寶寶以後就會羅圈腿。

其實,因為寶寶在寶寶肚子裡的時候,手腳就是蜷縮著的,這種狀態會在出生後一段時間慢慢消失。

而羅圈腿,也不會通過打蠟燭包就變成,這種狀態,本來就是正常存在的,在寶寶18-24個月後會慢慢消失。

蠟燭包的危害

相反,打蠟燭包的危害卻非常大:

  • 影響寶寶髖關節的正常發育

  • 限制寶寶的呼吸

  • 限制寶寶的手腳運動

如果正確給寶寶打襁褓

但是,寶寶出生後驚跳反射很明顯,一有響動就會被吵醒,睡不踏實,裹上襁褓是可以幫助寶寶更好的睡眠。

那麼,正確裹襁褓方式應該是這樣的:

  1. 毯子鋪在床上,其中一角向內折出一個小三角形,將寶寶頭頸部位放在折角位置;
  2. 把寶寶的左手貼身放平,拿起寶寶左側的毯子蓋住他的左手和身體;

  3. 抬起寶寶的右手,將毯子邊角塞入他的右側後背;

  4. 提起毯子的底角,覆蓋寶寶的身體,將底角壓在他的右肩下;

  5. 拉起最後一個毯子角,蓋過寶寶右手,塞入左側後背;

看頭條的爸爸媽媽們,你們給寶寶打蠟燭包還是裹襁褓呢?


我是小果醫生,三甲醫院兒科醫生,二寶媽媽,從醫十年餘,歡迎關注瞭解更多育兒知識。

兒科醫生小果


孩子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是被包裹的,有一種緊湊感,孩子覺得很安全。孩子出生後,完全敞開,讓孩子比較缺乏安全感。蠟燭包一定程度上讓孩子覺得安全,所以睡的會比較好。

從科學育兒的角度,蠟燭包對孩子的生長髮育是不利的,捆得太緊的蠟燭包會直接影響孩子的生長。特別是在天氣熱的情況下,蠟燭包會導致孩子起疹子,甚至感冒發燒。

如果孩子哭鬧比較嚴重,可以正常的給孩子穿衣服,然後在外面用包被把孩子裹緊,把被角壓在孩子身下,這樣不會影響孩子動手動腳。如果孩子醒了,可以輕拍孩子的背,然後再把被角壓緊。這樣既建立媽媽和孩子的親密關係,又不會束縛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