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桔:“桔子”書記返鄉 第一件事是和垃圾桶“較勁”

新京報訊(記者 王紀辛)“我叫程桔,來自湖北省咸寧市崇陽縣大市村,是一名‘90後’村黨支部書記。”站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兩會代表通道上,放棄了廣州的白領生活,回村當起村支書的程桔,大方地這樣介紹自己。在她看來,既然選擇了返鄉,就要“讓村民獲得實實在在的幸福”,5年來,她從設置垃圾桶開始,引導村民改善人居環境,還幫村裡修路、拓寬河堤、建橋、引資……實現了整村脫貧。看到故土實實在在的變化,村裡人開始欽佩這位能幹的女娃,年長些的還會親切地叫她“桔子”書記。

程桔:“桔子”书记返乡 第一件事是和垃圾桶“较劲”

程桔和大石村村民在一起。受訪者供圖

改變鄉村從垃圾桶開始

大市村的村口立著一面銅鼓雕塑,據說還是參照本地出土的商代文物建造的,彷彿在訴說著這裡過去“三彎九曲西流水,十里畫廊繞月山”的美景。曾因大市河水運繁華起來的大市村,是古代商貿中心,又因商路斷絕逐漸轉向了農耕。近幾年,由於大部分年輕力壯的村民都外出打工,村裡只剩下了老人孩子。

然而,就在這股“打工潮”中,有一位“90後”大學生,放棄了廣州的白領工作,回到家鄉當起了村黨支部書記,女娃程桔,成了仍住在村裡為數不多的年輕人。5年前,剛剛回村的她,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大刀闊斧的改革和建設,竟然是和垃圾“較上了勁”。

現在進入大市村,迎面能看到一個飛簷翹角的宣傳牆,寫著垃圾分類的介紹。但在程桔上任之前,這裡卻是個垃圾堆,晴天時惡臭難聞,雨天時汙水橫流,村民路過的時候,都捏著鼻子繞道走。在農村,隨處扔垃圾是留存多年的積習,大家早已見怪不怪。但是程桔卻想拆掉原有的14個露天垃圾池,改放73個大垃圾桶,再由縣環衛局統一派車清走。

硬件設施有了,還得需要“人工”宣傳。於是,程桔在走訪村民家裡時,總忘不了唸叨兩句,“星期四和星期天下午來收垃圾,大件垃圾兩天就會清走”。包括什麼時候收垃圾,垃圾放在哪兒,程桔都要一遍一遍地和村民說。以至於,剛改成垃圾桶的那段時間裡,村書記程桔不管走到哪都要先看看垃圾桶,就這樣慢慢地做工作,亂扔垃圾這個農村普遍現象竟然漸漸地少了。

垃圾分類調動村民回收積極性

雖然讓村民養成定時倒垃圾的習慣已經是很大的突破了,但是這位從城裡回來的村書記並不滿足,還要繼續推行垃圾分類。

去年,大市村委會出資給全村400多戶每戶都分發了一個綠色的小垃圾桶,要求各家分類放垃圾,定期清運。村裡還配備了一輛電動保潔車,全天候工作。

沒想到的是,推行垃圾分類後,村民們問得最多的問題竟然是,“收不收啤酒瓶?多少錢收?”程桔趕緊聯繫了縣裡的回收站,得知飲料瓶回收一噸4000元,玻璃瓶也可以回收,但是價格稍微低一些。很快,這個信息就被貼在村務公告欄裡了。

“廚餘垃圾有些可以直接倒田裡堆肥,建築垃圾就不能倒在桶裡了,會把回收站的垃圾處理器弄壞的。”見到不合格的垃圾,程桔馬上找來這戶村民,用大市村方言語速極快地說著,很多村民都是她的長輩,被小輩這麼說,都略帶抱歉地答應著。因為他們也知道,“桔子”書記這樣子做也是為了全村好。

結果沒想到的是,辛辛苦苦分類的垃圾,等縣環衛局來村裡收時,託運車卻給“一鍋端”了

“達不到分類處理效果,這不行。”於是,程桔又去找縣級部門,呼籲建立完善的垃圾分類回收機制,實現村縣的對接。

“美麗鄉村,第一步就是治理垃圾。”這句話程桔一直反覆強調著,並將它形成人大代表提案,農村垃圾源頭減量、分類處理、集中處置都是她呼籲並付諸行動的事項。

目前,大市村已經成了崇陽縣乃至湖北省的垃圾綜合治理標杆。“其實村民期望值並不高,我只是做到了力所能及的小之又小的事情。但是隻要真誠地為他們服務,他們就會很開心,我也很開心。”程桔說。

建設美麗鄉村 恢復古村舊時榮耀

村子乾淨整潔了,村民的面貌也發生了變化。原來整天打牌的人現在搶著報名去家門口的扶貧工廠上班。他們的“桔子”書記回村這5年,為大市村帶來了活力。

程桔:“桔子”书记返乡 第一件事是和垃圾桶“较劲”

程桔(左)在扶貧車間車看村民做的汽車內飾。受訪者供圖

不僅如此,程桔回村後,還帶領村民籌資250多萬元新建了黨群服務中心,村民們有了醫療室、圖書室、消防站、娛樂活動廣場等場所。村裡新修、硬化道路3.8公里;加固河堤、拓寬河堤道路1200米;加寬進村主幹道1900米;新建了400多平方米的光伏發電基地;新修65米月山大橋;新修1000米近7米寬的月山路;村域內500米長的大市河,加固、拓寬河堤路面至11米;流轉125畝土地,進行招商引資;建立淡水龍蝦養殖基地,年產值達到150多萬元。最讓村民驕傲的是,在“桔子”書記的帶領下,2016年村民人均收入達到1.2萬元,村集體經濟突破“0”元,達到5.3萬元,實現整村脫貧出列。

這份成績單足以讓大市村前任老書記欣慰,他確實沒看錯人。當時他代表村委會去廣州找程桔的時候,是做好了“三顧茅廬”的心理準備的,沒想到程桔很快就答應回村上任了。程桔的理想很簡單,“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把大市村打造成一個集休閒旅遊、現代觀光農業為一體的美麗鄉村,讓村民過上城裡人一樣的幸福生活。”

說起建設大市村的美麗鄉村,程桔有她的規劃——必須先做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裡戶廁改造已經完成80%,還有一部分老舊房屋,由於戶主常年在外務工,需要重新建房時一起改廁。接下來,還將對配套的汙水管網進行改造……”

每當介紹自己的家鄉時,村書記程桔的言談裡總是帶著自豪,“這裡曾經是一個商貿繁榮之地,有古驛站和古道,不僅有古樹山林,還有清代民居。”當然,要想恢復當年的大市村美景,還需要更多的人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程桔作為一名返鄉的村書記,已經帶著大家邁出了第一步。

新京報記者 王紀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