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個聽得懂人話的燈泡?深圳工廠裡藏著阿里第五賽道的祕密

造個聽得懂人話的燈泡?深圳工廠裡藏著阿里第五賽道的秘密

摘要:服務「智能燈具」廠商背後,阿里雲用生態整合上下游打法。

燈泡隨著人的命令不斷切換亮度,燈帶跟著音樂的節奏跳動不同顏色。

這些用智能音箱或手機 App 就能控制的智能家居產品,在海外正受到熱捧。據這些產品的生產方深圳智能家居公司艾家智創始人謝飛介紹,公司旗下一款智能燈具月銷量就在 5 萬盞以上,並且出貨量還在保持高速增長。

隨著國內智能音箱的燒錢快跑,獨立智能音箱創業公司煙消雲散,巨頭鼎立之勢形成,物聯網戰爭迅速轉入下一個廝殺陣地——可以被用來「控制」的家居產品上。伴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家庭電器聽得懂「人話」,電器們朝著彼此數據互通的方向發展已經成為公認的大趨勢。


造個聽得懂人話的燈泡?深圳工廠裡藏著阿里第五賽道的秘密

(目前受熱捧的部分家居產品 |艾家智能)

和傳統家居固化的生產鏈條相比,強調「智能」的家居生產研發也隨著產業發展開始新一輪的變革。原來的行業鏈條正在被重構,以艾家智能旗下的智能燈泡為例:燈泡功能由艾家研發,讓燈泡變得智能的芯片模組由芯片廠商漢楓提供,阿里雲則提供系統接口標準和聯網後的數據運行、存儲和安全。而普通燈泡,基本上用不上智能芯片模組,更談不上「上雲」。

與機遇並存的還有行業的混亂。從行業成熟度來看,智能家居市場還未真正迎來爆發。玩家們熱情高漲,但又面臨重重問題——接口缺少統一的標準,產品互為信息孤島首當其衝。

智能家居行業如同一體兩面的硬幣,一面是生態的每個部分都在預演自己屬於哪個位置,以搶先對手一步將規模鋪開;另一面則是,上下游趨於明朗,智能家居從「研發」到「製造」的生態鏈廠商已經開始站隊,雲計算廠商還是以音箱或手機為控制中樞的智能硬件廠商成為目前僅有的幾個選擇對象。

在這個過程中,阿里利用雲計算開放平臺——阿里雲 IoT 生活物聯網平臺(飛燕平臺)的生態打法值得我們觀察和研究。

製造廠商、芯片廠商們的盤算

主打歐美市場是國內智能家居製造廠商最主流的市場策略。相比國內智能家居市場的方興未艾,海外市場已經開始走向成熟。據謝飛觀察,像智能燈具、智能插座這樣的智能家居產品每月的出貨量都在百萬級別。在他看來,這樣的增長還可以持續四到五年。

這和智能音箱廣泛進入歐美家庭有關。今年市場數據監測機構 Canalys 發佈最新報告預測稱,全球智能音箱保有量在 2018 年末達到 1 億 1400 萬臺,而到 2019 年末還可能增至 2 億 790 萬臺。其中,截至 2018 年 8 月,根據研究組織(CIRP)的數據,單美國智能音箱市場出貨量就已達 5000 萬。


造個聽得懂人話的燈泡?深圳工廠裡藏著阿里第五賽道的秘密

(國內廠商正在力推的帶屏智能音箱 |極客公園)

以出貨量第一的亞馬遜 Echo 產品為例,3500 萬臺的出貨量距離一線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已經十分接近。智能家居伴隨著智能音箱的被接受走進家庭,扮演起家庭萬能遙控器的角色。「一個智能音箱會帶動其他智能傢俱增長,一以一帶五很正常」,謝飛告訴極客公園。

在謝飛看來,歐美國家適合智能家居市場拓展的另外一個優勢在於,海外房屋戶型更大,節省能源意識的相對也更成熟。在更大的房間裡,大家對於可以聲音或者 app 遙控的家居的興趣會更大。

對於艾家智能而言,選擇阿里雲的理由很簡單,一是阿里有多元且完備的電商渠道完善,二是阿里在 IoT 產品上的生態佈局完善。

對於中小廠商而言,電商渠道對於銷售產品的重要程度不言自喻。謝飛告訴極客公園,阿里的「天貓、1688、速賣通」等阿里系電商可以在渠道上幫到他們。另外,雖然目前產品主要遠銷海外,但是艾家智能已經有計劃在國內推出智能家居產品。

阿里雲在物聯網生態上的扶持也是合作的重要原因。謝飛算過一筆賬,「成本節省加起來可以在 20% 以上」,這主要得益於品牌宣傳和利用阿里在產品接口開放層面的投入。

對於艾家智能而言,和阿里雲合作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解決在合規層面的潛在問題。以 GDPR 為代表法規的陸續出臺,對智能家居的合規性提出了新的挑戰。極客公園曾經報道過,GDPR 始一生效,小米生態鏈中燈具公司 Yeelight 就受到衝擊,在合規後才得以上線。對於相對小體量的公司來說,自己去做數據接口和運用的合規顯然並不合算。


造個聽得懂人話的燈泡?深圳工廠裡藏著阿里第五賽道的秘密

(智能燈具內部構造 |極客公園)

另一個在智能家居中扮演關鍵角色的還有通訊芯片模組商,其功能主要為驅動智能家居聯網,使產品在真正意義上變得「智能」。為艾家智能提供相關智能芯片模組的公司是漢楓,也是阿里飛燕平臺首批確立的六家芯片模組合作廠家之一。

對於漢楓而言,和阿里雲合作的「站隊」意味更明顯。漢楓成立於 2011 年,是目前艾家智能的芯片模組合作公司,也是國內投身物聯網技術研發較早的芯片研發公司。

漢楓南方公司總經理張成鋒告訴極客公園,相較於市場起步時利用私有云搭建產品的混亂,他們現在更看中雲計算平臺的穩定性和開放性,「整個雲可能是一個長期的東西,可能最少要確保客戶在使用 3 到 5 年沒有問題,而且出口到全世界的各個國家沒有任何問題。」他認為數據服務平臺的安全和全球化部署問題,小的平臺幾乎沒有機會。

「飛燕」的判斷

2018 年 3 月,在阿里雲棲大會·深圳分會上,阿里高級副總裁胡曉明宣佈阿里巴巴全面進軍 IoT,IoT 成為阿里巴巴集團繼電商、金融、物流、雲計算之後的第五大主賽道。從此奠定了 IoT 是阿里戰略級業務的論調。同時在會上發佈了飛燕平臺 1.0 版本。

目前,阿里雲在物聯網業務上的佈局主要根據業務場景來劃分,包括「智能城市、智能製造、智能生活、智能園區、智能人居、智能農業、智能物流、智能商業、智能醫療、文娛體育、智能校園」其中,智能生活(飛燕平臺)聚焦於出海智能家居產品。


造個聽得懂人話的燈泡?深圳工廠裡藏著阿里第五賽道的秘密

(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健峰 |阿里雲)

2019 年 3 月,在阿里雲棲大會·北京分會場上,除了宣佈 2018 年阿里雲達摩院研發的 IoT 芯片賣出了 2 億片外,飛燕平臺 3.0 版本也作為聚焦出海服務的智能生活開放平臺被重點推出。

值得注意的是,在 2019 年 3 月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健峰提到的阿里雲整體商業規劃中,一個重要的判斷是「不做 SaaS,只做生態做集成」,隸屬整個阿里雲物聯網大生態的阿里雲 IoT 生活物聯網平臺也沒超過這條底線。具體來看,阿里雲 IoT 生活物聯網平臺(飛燕平臺)和其他阿里 IoT 業務和產品的打法並無太大區別,都是用一個智能化的中層平臺連接生態各方。

阿里雲智能 IoT 生活產品總監陳明波在接受雷鋒網採訪時稱,「這條鏈路(飛燕平臺)可以讓廠商快速將其設備在(阿里)雲端建立一個數字模型,基於這個數字模型可以配置諸如 APP、人機交互界面,以及與部分平臺去做對接等能力。」、「飛燕也是服務所有智能化的單品廠商,致力於提供便捷、安全、可靠、全球化服務的 PaaS 平臺。」

戰略級的業務不僅需要戰略級的投入,還需要對應的巨大商業前景。物聯網本身就是一個好的生意。阿里雲 IoT 生活物聯網平臺(飛燕平臺)負責人方評在接受極客公園採訪時稱,目前阿里雲和硬件製造廠商的合作是以授權費形式建立的。這意味著飛燕平臺和硬件廠商,每達成一筆交易都有收入。


造個聽得懂人話的燈泡?深圳工廠裡藏著阿里第五賽道的秘密

(艾家智能創始人謝飛和阿里雲 IoT 生活物聯網平臺負責人方評 |極客公園)

除了傳統軟件時期典型的付費模式外,打通不同智能家居產品之間的數據還會給飛燕平臺的商業擴展帶來更大的想象。通過和軟硬件廠商的合作,盤活整個阿里業務生態遠比單一業務更划算。和硬件製造廠商的合作,對於電商的合作也有所裨益。對於阿里雲整體業務來說,物聯網業務的拓展也能成為海外業務的重要一部分,為阿里雲的全球競爭貢獻力量。

當然,包括飛燕平臺在內的阿里物聯網生態力量多從平臺入手佈局,是因為這樣更高效。雖然天貓精靈系智能音箱在今年初銷量也突破了千萬,但在可見的一段時間內,音箱+手機 App 會是更為主流的搭配。保持接口開放的飛燕平臺不僅可以接入天貓精靈,還可以接入亞馬遜 Alexa 和谷歌 Google Assistant,既避免了來自各手機廠商之間對入口的排斥,又能「團結」不願意站隊的家居和家電廠商。

圖片來源:阿里雲、極客公園、艾家智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