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觀星臺“新妝”亮相


登封觀星臺“新妝”亮相


登封觀星臺“新妝”亮相


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火種採集儀式暨互聯網火炬傳遞儀式,5月8日將在登封市告成鎮觀星臺舉行。4月25日,觀星臺景區以及觀星臺外廣場按照計劃整修完畢交付使用。昨日上午,記者來到觀星臺,瞭解了儀式籌備工作情況。

觀星臺景區:煥然一新

進入觀星臺景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滿眼綠色。據瞭解,登封市組織專業綠化公司,對觀星臺景區核心區域進行了全面綠化提升,新鋪植草皮3萬平方米,種植喬木近400株,營造出松柏映翠的肅穆氛圍。

登封市文物部門對帝堯殿、觀星臺、周公祠進行了保護修復,對陽城遺址博物館進行改造提升,以最佳狀態迎接火種採集儀式。告成鎮政府也對觀星臺景區周邊進行大規模的提升改造,包括拆除違章建築,整治經營秩序,提升活動氛圍。

此外,登封市對相關道路進行了路面修補、標識更新、廊道綠化提升、村莊環境整治等工作。醫療、消防、供電、安保、接待、後勤等方面的籌備工作已基本到位,以保障火種採集儀式萬無一失。

導演組團隊:枕戈待旦

距火種採集儀式僅有十餘天的時間。據火種採集儀式導演組副總導演喬錦秀介紹:“目前執委會大型活動部火炬傳遞組已有專職人員到北京,緊盯火炬設備的製作,導演執行團隊已於本月24日進駐登封,和當地部門對相關工作多次進行溝通。火種採集手和採集使者已經完成招募,目前正在中原工學院進行統一集中培訓,對她們進行形體培訓、微笑培訓、儀態培訓,還有舞蹈基本功的培訓。”

記者還見到了導演組成員、本屆全國民族運動會火炬設計者張傑濤。據他介紹,火炬“心向”採用喜慶的中國紅,造型取材於鄭州市花月季的花蕊,上部依次排列著二七塔、千禧廣場等鄭州的地標建築,和下部56條蜿蜒盤旋的繩索,一起表達了各民族人民心心向黨,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底部採用商代青銅器的龍紋,彰顯商都鄭州的文化底蘊。從古至今的設計形式,寓意河南上承千年文化,下啟“時尚、快樂、活力”的時代魅力新姿。

民族小歌手:蓄勢待發

本屆全國民族運動會火種採集儀式與往屆相比最大的亮點是:56個民族兒童將齊聚儀式現場,身著各民族傳統服裝,合唱全國民族運動會會歌《愛我中華》,以及根據傳統民謠改編的《二十四節氣歌》。這也是民族運動會歷史上第一次由各民族小歌手組成合唱團進行表演。

“這些孩子的服裝都具有各自的民族特色。為了營造這次儀式和活動的氛圍,有的小朋友一些頭飾或包包上的飾品,市面上是買不到的,都是到當地民族的村落裡面去淘回來,甚至有一些服裝是從當地借回來的。”喬錦秀介紹道,“每一個民族服裝的工藝製作全是我們的服裝設計師和製作團隊,用一針一線純手工縫製上去的,用20天左右時間,趕製出這56套服裝。”(記者 王文捷 文 白韜 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