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拍攝人像和風光都有哪些鏡頭值得購買呢?

定格影像


作為攝影愛好者,對於器材的選擇是經常需要面對的問題,特別是初入門者,希望在器材方面有較為全面的性能,但現實情況是魚和熊掌不能兼得,總要有所取捨,即使擁有了各個用途的鏡頭,也未必會拍攝所有題材,反而是一個負擔。

攝影老手、職業攝影人對於自己擅長的攝影領域有較為清晰的認知,所以對於器材有獨到的選擇,明白需要什麼樣的設備,瞭解怎樣發揮器材的最大價值,大而全對於這類人群來說,並不是追求的方向,但多數攝影者都經歷過從不斷購置器材,追求“牛”鏡頭,到逐漸縮小使用範圍,“只選適合自己的鏡頭”的過程。對於“人像”和“風光”這兩種題材來說,其實鏡頭選擇的範圍是不太相同的,有重疊覆蓋,也有迥然不同。

雖然說“任何焦段的鏡頭都可以拍攝任何題材”,但針對不同題材也有所偏重。通常來看,相機器材廠家針對不同的使用者,開發了不同側重點的鏡頭,而且有些確實非常專業,並不適合普通大眾選擇,而有些鏡頭則適用性更強,可拍攝題材較多,也更適合普通攝影愛好者選擇。比如移軸鏡頭,對於專門拍攝較為嚴謹的建築類題材的攝影師來說是必備的鏡頭,而對於普通旅行攝影愛好者來說基本沒什麼太大用途;再比如16-35mm這個焦段的廣角變焦鏡頭,對於偏愛風光、人文的攝影者裡說是非常方便使用的鏡頭,用途也很廣泛,但對於極致偏愛星空攝影的人來說,這支鏡頭並不如廣角大光圈定焦好用。選擇鏡頭對於不同的題材,不同的使用需求來說確實是一個比較困難的事情,還是要根據自己的切實需求來考慮這個問題。

回到“人像”和“風光”題材的鏡頭選擇這個問題上來,僅僅針對普通攝影愛好者,如果想兼顧這兩種攝影題材,又本著好用、實用、夠用的原則,對於全畫幅的機身,那麼我覺得這麼幾支鏡頭是可以考慮的:

1、24-70mm f/2.8變焦鏡頭。這支鏡頭是很多攝影師都必備的一支標準變焦鏡頭,在全畫幅機身上有著非常不錯的表現,恆定光圈,最大光圈f/2.8,有著不錯的進光量和虛化效果,焦段兼顧廣角24mm,人文35mm,標準50mm,中焦70mm,可以說風光、人像都可以拍。一支鏡頭可以搞定不少題材,作為日常掛機來說已經完全足夠使用。各品牌的24-70mm f/2.8都是大三元鏡頭之一,畫質毋庸置疑,專業使用都是足夠的。那麼它對於多用途攝影者來說是非常好的選擇,但是確實也存在廣角不夠廣,長焦不夠長,光圈沒法與大光圈定焦鏡頭比的情況,可是一鏡多用,性能優異,畫質不俗,還是可以作為全畫幅變焦鏡頭首選的主力鏡頭。是選擇原廠還是副廠,這個根據自己預算來定就行,不過這支鏡頭還是原廠更靠譜,無論佳能還是尼康,首選原廠。對於索尼用戶來說,有一支非常高性價比,性能不亞於原廠的騰龍28-75mm f/2.8可以考慮,雖然廣角縮小到了28mm,但是性價比非常高。

2、35mm f1.4定焦鏡頭。這支鏡頭是一支大光圈定焦鏡頭,焦段固定,但35mm這個焦段確實是一個萬金油的焦段,小廣角,適合拍攝的題材很多,人像、風光都可以,人文紀實更是好用。這支鏡頭,無論哪個品牌,都有著非常出眾的畫質。縮小一些光圈拍風景,銳度非常棒,開大光圈拍人像室內寫真,是絕對的主力鏡頭。不僅原廠的35mm f/1.4都非常出色,就連適馬的art35mm也是絕對對得起價格的。

3、24-105mm f/4(或24-120mm f/4)變焦鏡頭。如果覺得上面的鏡頭有些價格貴,或者焦段有些侷限,那麼不妨就考慮一下比較低階的24-105mm f/4(或24-120mm f/4)。這個焦段的變焦鏡頭通常是作為各廠家全幅套機鏡頭隨機身出售的,也可以單獨購置,價格比較親民,但性能卻非常實用。雖然最大光圈f/4,但是一般都是帶防抖功能的,焦段比24-70mm範圍更大,長焦端有所拓展,畫質也中規中矩,絕對比低廉的大變焦鏡頭要出色,整體做工依然不錯,體積分量比較輕巧,非常適合日常隨拍、旅行、生活記錄,風光、人像也都可以兼顧。如果不追求極致畫質,圖了便攜、易用,這支套機鏡頭也是值得推薦的。

上述是幾支兼顧人像、風光的鏡頭推薦,這些鏡頭適用面都比較廣,比較適合普通攝影愛好者擁有,當然,如果您比較偏愛風光題材,還可以選擇偏廣角的焦段;更偏愛人像題材,也可以選擇偏長焦的焦段。只是卷太郎並不推薦大範圍變焦鏡頭,焦段雖然覆蓋更全面,但是畫質會比較差。

歡迎廣大讀者留言探討有關鏡頭選擇的問題。


卷太郎攝影坊


想要拍攝人像和風光都有哪些鏡頭值得購買?

想拍攝人像又想拍攝風光有兩款鏡頭值得購買:

一、非職業攝影選擇24-105

這款鏡頭其實就是為了讓那些想拍風光又想拍人像的攝影師而生產的,可以實現一鏡走天下的鏡頭,什麼都能兼顧,日常生活、旅行拍攝、人像拍攝,風光攝影都可以。


價格公道,畫質還能湊合,畢竟是大變焦鏡頭不能在畫質和顏色上挑剔,我認為沒有剛性需求的照片基本就夠用了,起碼能全面兼顧到。

這款鏡頭畢竟是套頭,我對這款鏡頭的評價是,焦段實用,夠用、各方面都比較平庸沒有出色的地方,也沒有什麼大的缺陷。

二、職業攝影師發燒友選擇24-70F2.8

這款鏡頭其實不用過多介紹了,三大元之一賣得最好的鏡頭、也用戶量最大的鏡頭,這款鏡頭的優勢就是搭配了F2.8的恆定光圈,所以才適合拍攝人像。


24-70不長不短也是日常夠用的焦段,24端足夠能拍80%的風光攝影,70端+大光圈足夠能玩虛化人像,畫質、顏色沒有可挑剔的。

我對這款鏡頭的評價就是:不錯、拍風光夠用,拍人像焦距不夠有光圈來湊,基本能滿足你剛性的需求,既要畫質好又拍人像和風光也只有24-70F2.8能滿了。


想要拍人像又想拍風光又要便宜的,那就現選擇變焦夠長的24-105。想要虛化好、畫質好、色彩好就選擇變焦短一點的24-70F2.8。


人像圖庫


題主沒說是什麼系統及規格的。這裡就先從目前主流的135全幅單反高檔鏡頭說起,最後再做一點補充:


(手動鏡頭就儘量不提了,老鏡頭太多,我沒那麼熟悉,還有國產中一光學也出了一小堆手動超大光圈鏡頭我也不太熟悉,主要手動大光圈失焦率比較高。微單的更少提了,不然索尼、索蔡加上最近別的廠家出的一波全幅微單,就太多了……)


附圖除特別標註以外,為我本人拍攝。


(當鎮樓圖吧:一張適馬35 1.4art,一張尼康105 1.4E,要不是回顧了一下參數,我自己還以為是同一個頭拍的……)





一、人像

什麼焦段都可以拍人像,但就按常規來說,講一般拍人像用的中長焦鏡頭。


1. 85mm(佳能85 1.2L、尼康85 1.4G、尼康85 1.4D、適馬85 1.4art)


佳能85 1.2L

雖然年代老了,全開光圈不是很銳,但這是被封神的鏡頭,推薦佳能用戶。

有一代和二代,二代主要是對焦速度比一代改善。新的一萬多,二手大幾千可入。

佳能85 1.4L、尼康85 1.4G、適馬85 1.4art

都是大幾千元,其中佳能這個上市時間不長,以前佳能85mm中,F1.8和F1.2之間,還沒出過1.4的。


尼康比85 1.4G老的,是85 1.4D,這個頭輕巧又便宜很多,錢少的可以入。以前以為它這種老頭全開畫質不行,試了朋友的,中心畫質還是妥妥的,拍人像,一般中心畫質好就行了。當然,這類老鏡頭紫邊會很重,不過後期很容易去除。


適馬85 1.4art

畫質比適馬35 1.4art要好,可能和50 1.4art在仲伯之間,也比大多數別家85 1.4頭要銳,色彩、焦外過度等另說,但肯定不差。別小看現在的幅廠了,適馬art系列是黑科技是畫質保證。不過適馬art系列全都又大又重,這個頭試用過徒弟的,後來他居然把它出了,換了適馬50 1.4art,雖然50有50的好,但簡直不可理喻,瞎折騰。


(可惜85焦距我只很短時間裡用過尼康85 1.8D,沒拍出啥能看的片,後面一些鏡頭拍的,會曬圖的!)


2. 105mm(尼康105 2.0DC、尼康105 1.4E、適馬105 1.4art)

尼康105 2.0DC

比較老的牛頭,DC指帶柔焦功能,此功能放在現代,實用性不強,但可以娛樂。


尼康105 1.4E和適馬105 1.4art

較新的牛頭,可以對標佳能85 1.2,全開光圈銳度超過85 1.2。105這個焦段自動頭光圈做到1.4的目前就這兩家吧。尼康105 1.4E大概和適馬85 1.4art差不多重,而適馬的這顆105,比尼康105還大還重很多,居然重到自帶腳架環,它出世時,適馬鏡頭坐定了“健身器材”的外號,照這堆料的程度,推測全開光圈比尼康那個更銳,但尼康的已經很令我滿意了,推薦105 1.4E,價格一萬出頭。


至於“百微”:尼康105 2.8和佳能100 2.8都是專業微距頭,可兼顧人像但主要不用來拍人像。而蔡司100 2.0微距,光圈大了一檔,拍人像比2.8的好,可惜是手動的,而且也更貴。



3. 135mm(尼康135 2.0DC、佳能135 2.0L、適馬135 1.8art)

尼康135 2.0DC

是尼康105 2.0DC的兄弟款,焦段長一點虛化也強一點。

(這個頭以前用得很多,後來出掉了,當時主要搭配尼康D3和D600。)


佳能135 2.0L

與尼康135 2.0類似的口碑很好的鏡頭,雖然沒有尼康那種柔焦功能,但全開光圈畫質目測比尼康同類要好一點點。比85 1.2L便宜,嫌85 1.2L貴的,對佳能用戶推薦135L。


適馬135 1.8art

類似105 1.4art的健身器材。索尼也有135 1.8,而且好像分別有單電的和微單的。要便宜的可以入那些F2.0,要更好的可以入那些F1.8的。


過去,美能達有一款135 F2.8(T4.5)STF散焦鏡頭。別看光圈小,T值(應該是通光量)也才4.5,但它是為了柔光焦外而內置漸變濾鏡的,焦外比其它135mm鏡頭更加極致柔美,許多老用戶對這隻手動頭念念不忘。而索尼收購美能達多年後,推出了索尼100mm F2.8 STF GM散焦鏡頭,把老135STF做成了自動新鏡頭,索尼用戶可以一嘗(有些別的機身也可想辦法轉接,其它鏡頭同理),價格一萬左右。


在市場上有105 1.4之前,135 1.8或135 2.0被稱為“小空氣切割機”,當然它們離不帶小的“空氣切割機”還是有明顯差距的,價格也有倍數級的差距。


總之以前半畫幅數碼為主的時代,中焦人像頭多推薦85mm,再長的怕耍不開,後來全幅普及了,100mm-135mm可以搞起了,虛化的感覺不一樣,而且拍全身,長點的虛化比較好。



4. 尼康180 2.8與佳能200 2.8L


尼康180 2.8有帶D和不帶D的,帶D的只是有配合閃光燈測光的功能,沒啥大用,不帶D的還便宜些,二手更便宜,總之比135 2.0DC便宜。

佳能200 2.8L與尼康這個頭類似,它們都可以代替70-200 2.8的長焦端,其實對想要70-200但嫌重嫌大嫌貴的、不怕沒防抖的,強烈推薦。


(這個尼康180我到現在還留著,很有感情。雖然後來它夾在105 1.4E和300 2.8之間,還是偶爾拿出來用用。相對300 2.8,它比較小巧,拍歌神演唱會比較方便!豎的這張到現在還是我手機屏圖。)





5. 尼康200 F2、佳能200 F2

外號空氣切割機。尼康那個因為外形粗而不是太長,外號小胖子。光圈大一檔,價格重量都高出好多!但畫質是極致的!也出了幾代了,每代價格不同,買之前要辨別清楚。其實不考慮防抖強度的話,老點的只要能自動對焦,也夠用了。新款新貨價格三四萬。其中佳能以前還有200 F1.8,在這個焦距規格中,光圈又大了一點,獨此一份,焦外過渡也比F2版據說好上加好,但它太老了,如果壞了,配件不好找,發燒友可入。


焦段再長的就不視為人像頭了,不提了,雖然理論上拍人像妥妥的。我個人淘了個300 2.8的老鏡頭,有時也拍拍人像、小景什麼的,主要你得能適應這麼長的距離,和重量……

(圖為300 2.8拍)


6.佳能、尼康及副廠適馬、騰龍的70-200 2.8

大三元中的長焦,許多人都知道就不多說了。副廠的如果是新款或較新款,即使不如原廠的話,也能湊合,比原廠便宜嘛。


(學員“煙波裡的大棠棠”用適馬70-200 2.8拍的荷花和人像^.^)


有些和70-200類似的, 如佳能100-400F4.5-5.6L,尼康80-400F4.5-5.6,也覆蓋了中焦到長焦,但光圈小一些,並且已經長到長超焦了,可兼顧人像,主要拍其它題材。


順便提一下:標頭中,佳能50 F1.2L單反鏡頭,和佳能將要出的50 F1.2微單鏡頭。另外佳能以前有個50 F1.0,但它太老了,其實並不好使。蔡司、尼康、中一光學等有些光圈大於F1.0的手動頭,手動,就不多提了罷……當然喜歡的話還是可以用。


尼康以前有個被炒得很火的58 F1.2封神手動頭,後來終於出了58 F1.4G,算是前者的新一代自動頭,有的人愛得要死,說它焦外好,有的人說它不值那上萬元的價錢,爭議不小。


適馬50 1.4art是我較早入的art頭,銳得我非常雞凍!有點可惜的是比一般的1.4鏡頭的通光量要小,習慣就好了。


(在過去,50mm是我用得最多的,後來夾在35和105之間,就少了,但對它還是很有感情的。這幾張都是適馬50 1.4art)


(下面兩張則是尼康50 1.4D,老頭得收點光圈才銳)


蔡司這些年出了Otus系列,有28mm、55mm、85mm、100mm等,都是同規格中神級畫質,但都是手動而且貴得要死要活的。


當然題主問的不是什麼頭最好,而且什麼值得,值得這個說法就更模糊,出於價格考慮,也可以買以上某些鏡頭中,光圈小一點的。而個人喜好,則是85 F1.2、105 F1.4和135 F1.8/135 F2.0/135 F2.8 STF那些。



二、風景


長焦什麼的也可拍風景,但這裡,風景主要說廣角吧

我拍人像多而風景少,廣角說得會更不全面一些


1.適馬14 F1.8art

重點是14mm從沒有這麼大光圈的,星空攝影神器,拍其它風景更不在話下。價格近萬元。


2.適馬20 F1.4art

一般F1.4的最廣到24mm,而這個20 1.4好像也是獨一份,比14 1.8便宜一點。


3.尼康24 F1.4G、佳能24 F1.4L、適馬24 F1.4art

這幾個都是越新的越貴,但副廠適馬除外。按舊老新排:佳能24 F1.4L一代(1997或1998)——尼康24 F1.4G(2010)——佳能24 F1.4L二代/適馬24 F1.4art(2015)

照理越新的畫質越好,尤其是全開光圈的畫質,但典型的風景片是要收光圈的,不如看哪個頭在小光圈下畫質好吧。至於哪個小光圈畫質好,我也不知道。


4.尼康28 F1.4E

如尼康以前那個被炒得很火的58 F1.2封神鏡頭一樣,還有個人稱“百變妖”的28 F1.4D,好歹這個與58 F1.2不同,它是自動鏡頭,但也被炒得貴得不行……當年我想差想買的,只有二手的,二手二萬多起呀……


後來尼康出了28 F1.4E,比我那個105 1.4E還貴!但比百變妖便宜多了,畫質也好多了,不僅好多了,至少是現在廣定最高畫質鏡頭之一(畢竟這麼多年了,而百變妖在當年的廣定中光圈大+優秀而已,“百變妖”的“彗星像差”控制得極好以及有“浮動對焦組”,但一般攝友幾個懂這個??當然,外觀上,我是皺紋漆黨)。雖然別家也在出28 1.4了……


5.尼康35 1.4G、佳能35 1.4L、適馬35 1.4art等等

還是死馬性價比高啊,才小几千,雖然銳度比不上適馬50 1.4art,也比佳能一代的好。當然這個焦段,人文、環境人像、室內人像、私房等都常用。


(到現在比35mm廣的定焦我基本還沒用過,只是心嚮往之,今天希望在28 1.4、20 1.4、14 1.8中入一枚。而適馬35 art這兩年用得狂多,以下幾張都是)



6.適馬12-24 F4 art、佳能11-24 F4

適馬之前有兩代浮動光圈的12-24,畫質弱,但便宜,我用的是一代,好處是畸變小、便宜,而現在這個是三代了,畫質由弱雞變成牛頭,當然也變貴了。而佳能11-24 F4一改以前佳能廣角變焦的弱勢,十分強大,就是太貴,一萬五左右。


(下面幾張是適馬12-24一代,可惜用它拍景不多,至少一時找不到,光拍人了)



7.尼康14-24 F2.8、適馬14-24 F2.8


尼康14-24 F2.8,一代神頭,按傳統,“尼康廣角,佳能長焦”來說,這個頭能吊打尼康自家大多廣定。就是裝濾鏡麻煩。以及有點老了。放現在雖比不上佳能11-24 F4、適馬12-24 F4三代的分辨率,可光圈大一檔啊(有時差一檔光圈就不是一回事……),比不上適馬14-24 F2.8號稱的分辨率和“號稱零畸變”(個人還是相信適馬的),但也是相當能打的。推薦尼康14-24 F2.8、適馬14-24 F2.8。


當然,近年還有騰龍的15-30 F2.8,性價比也很能打,也推薦。



8.佳能16-35 F2.8和17-35 F4


在佳能出11-24 F4之前,長期以來,佳能廣角變焦主要也就是這兩個鏡頭了,一個貴一點高級一點,一個便宜點但好歹也是L頭。



9.尼康18-35 F3.5-4.5G以及其它一些


當年尼康17-35 F2.8外號金廣角,再老的20-35 F2.8外號鑽石廣角,而剛才14-24就被稱為牛廣角了。金廣角之下。低端的18-35 F3.5-4.5D,就被叫做銀廣角了,這個頭我用過一段時間,還算能打,關鍵便宜,幹活不心疼,畫質則一般,尤其邊緣成像差。而後來的“新銀廣角”尼康18-35 F3.5-4.5G網上各種好評,比更貴的16-35 F4要好。尼康用戶推薦18-35 F3.5-4.5G。


(下面幾張,都是老銀廣角拍)


其它如各家大三元之24-70 F2.8鏡頭,以及一些比較高級的套頭如24-120 F4、24-105 F4也包含了廣角,算是萬金油,可以兼顧廣角。


秋月半彎視覺工作室


★拍攝人像和風光的鏡頭推薦★

我不大喜歡推薦一堆鏡頭給人去選擇,因為攝影就是越簡單越好!選擇鏡頭也是如此!所以,我的觀點就是:想要拍攝人像和風光,選購哪個鏡頭比較合適?

——這個鏡頭必須要滿足從廣角到中長焦的焦段,還能同時適應人像和風光的雙重需求,不但要滿足現在的畫質要求,還能在今後相當一段時間內不需要考慮重新換購升級——

上面的文字看似有點複雜,其實一招就能搞定:以佳能為例,選購24-70mm f/2.8這款鏡頭就可以了!其它品牌的相機可以選擇同類型的鏡頭即可!

分析一下:

這款鏡頭的焦段用在全畫幅單反上,覆蓋了24mm的廣角,35mm的人文焦距,50mm的標準焦距,無限接近85mm的人像焦距,這樣的鏡頭不但可以拍攝人像和風光,還能拍攝人文、靜物等題材,可用性大大提升,非常的實用,性價比超高!

如果用在半畫幅單反上,那麼等效焦距就是約38-112mm,同樣適用人像、風光、人文、靜物等,且長焦端的112mm焦距更長,不但適用85mm至135mm之間的人像最佳焦段,還能在風光題材中專門用來刻畫局部風光的特寫鏡頭,擴展了拍攝題材,樂趣無窮!




攝影匠洪辰


風光類,人像類是最常用的攝影題材。我覺得擁有6支鏡頭可以應付絕大多數風光,人像攝影,如果預算足夠,可以有第七隻。

這六隻就是:35定,50定,85定,和大三元。第七隻就是200定。

35定主要拍:室內人像,人文攝影,風光攝影。50定:室內及室外人像,人文攝影。85定,室外人像,小清新,棚拍人像。

大三元:16-35主打大場景風光,大場景超廣角人像。24-70:旅遊攝影,婚紗跟拍,棚拍,人文攝影,風光攝影,以及不確定題材攝影。70-200:室外人像小清新(略同85定),風光攝影。

200定:大縱深場景,全身人像虛化,可以過得特殊的類似(切割機效果),夜景人像(全身或橫幅半身,大場景)。

以上拍攝題材僅僅參考,焦段也是參考。例如:佳能就是35 50 85,尼康可以:28 58 105,索尼可以24 50 85等等替代。大三元各家也不同,預算不夠小三元也可以,類似焦段也可以的。











zhangjunsun3365287


買鏡頭要看三點:一.你是全畫幅還是半幅機,全畫幅要買紅圈頭,半幅機,指佳能,單反鏡頭都可以買。二.你是準備投入多少錢,各種鏡頭價錢不一,可以說,一分價錢一分貨,好鏡頭質量高,成像佳,用著舒服,便宜的成像不會很隨心。三.便宜的有窮人三寶,18-55,55-250,50/1.8,就是說花少的錢,這三種是公認的拍攝效果不錯的頭,從超廣到中長焦及中間的標準鏡頭都佔到了。富人三寶是16-35/2.8,24-70/2.8,70-200,價格較貴,也是範圍廣,各個焦段都配齊了,但成像質量肯定好。當然除此之外,半幅機還可配17-55,被稱為鏡皇的,15-85,全畫幅配17-40,24-105,價格適中,也是不錯選擇。


三馬圖文


對於人像攝影鏡頭的選擇,其實很多種,這要看你想如何表現人像照片的需要了

使用中焦鏡頭拍攝親切、自然人像中焦鏡頭是指等效焦距在35~135mm之間的鏡頭。由於此焦段既不能拍出廣角的大場景氣勢,也不能拍出長焦的淺景深夢幻,因此,對攝景師的構圖能力要求較高

中焦定焦鏡頭具有大光圈且價格較為便宜的特點。例如 Canon EF50mmF1.8( Nikon50mm18D)鏡頭,售價也不過500-700元

廣角鏡頭都用來表現被攝人物的秀場身段居多,能使被攝人物的身條拉長,比如腰細、腿長等效果.長焦鏡頭有景深淺的特點,如果再配合使用較大的光圈進行拍攝,可以得到不錯的虛化效果

適合在比較狹小侷促的室內空間進行拍攝,適合拍攝室內寫真類人像照片。

適合拍人像的大光圈定焦鏡頭都不便宜,選擇一支在拍攝人像時自己喜歡的、適合自己的定焦鏡頭就非常重要了。35mm、50mm、85mm三個焦段的鏡頭,在人像拍攝上的異同和特色。

在拍攝人像時,35mm、50mm、85mm這三個焦段的鏡頭,最大的差異應該體現在視角和透視變形方面

標頭,也就是50mm焦段,這個焦段在aps上折算為75-80mm左右,比較接近傳統上的人像黃金焦段。不過問題就在於,很多人糾結於到底是選擇原廠的50/1.4還是選擇50/1.8


攝影圖悅


拍人像和風光用什麼鏡頭好呢?拍人像時有街拍人像,一般都是用35mm或者是50mm的鏡頭,這樣用的好處是把人物和場景都交代的比較清楚,而且特別適合抓拍人物。專門拍人像的鏡頭是85mm的頭,拍人像特寫不會變形,背景虛化也很好,不會讓背景干擾主題。當然這些鏡頭不管是那個廠家的品牌。

風光攝影的鏡頭最好是16mm

24mm。拍攝角度廣,視覺效果好,可以把想要的風景都包括在內。以上的鏡頭是指135相機的配置。而120相機,大畫幅相機除外。





荊亮jingliang


想要拍攝人像和風光都有哪些鏡頭值得購買呢?


想要拍攝人像和風光都有哪些鏡頭值得購買呢,值得買的鏡頭太多了,題主沒給出具體的要求,即想拍風光又想拍人像,也沒說想花多少錢,所以我假設不差錢。

然後有一個關鍵詞:值得!

什麼叫值得,雖然很貴,但我買了就不後悔!

那麼這個鏡頭肯定不是狗頭了,然後這個鏡頭肯定是經過了長時間的檢驗了,而且不是一代的鏡頭了。


按照以上標準,我推薦佳能的大三元鏡頭!


一,佳能 EF 16-35mm f2.8L III USM 廣角變焦

非常出片的一個廣角頭,有獨特的太陽星芒效果,是風光攝影必備鏡頭。




二,佳能 EF 24-70mm f/2.8L II USM

棚拍人像,室內人像,室外街拍 人像 風光都可以,你值得擁有。


三,佳能 EF 70-200mm f2.8L IS III USM

佳能小白炮三代,特別好用的一個鏡頭,誰用誰知道!


買鏡頭最怕的是反覆的重複投資,然後手中的鏡頭不好不壞的很雞肋,所以可以的話一次到位,實際上還是省錢的。


專注於攝影及攝影后期教學二十餘年 簡單清晰 講透原理 突出可操作性 !

已發佈大量系列教程 軟件 素材 濾鏡 插件等粉絲福利!關注即免費贈送!


紫楓攝影后期教學


看大家推薦了很多,什麼價位的都有,那我稍微簡單一些,如果是記錄一下生活,隨便拍拍,那套頭的就已經夠用了,千元價位的預算,一般標配都是18-55,或者接近萬元價位的像佳能的80d配的18-135,嫌焦段不夠可以選18-200,基本上夠一鏡走天下了(18-200的畫質比18-135差些哦)上到了全畫幅,標配24-70,F4或者24-105,F4俗稱小三元,夠用了!!!但是既然問了,我覺得肯定應該不是僅僅是愛好者,那麼重點推薦兩個鏡頭大三元的一頭一尾16-35和70-200都是F2.8的,為啥推薦這兩款,因為它們的做工和口碑太好了,廣角和長焦都覆蓋了,16-35拍風景的利器同時拍環境人像非常完美,70-200,遠處的風景一覽無餘,70端剛好拍環境,同時70-200更是人像利器,如果還有預算補齊24-70,那麼焦段就全了,如果節省費用,那前面兩個頭子夠用了,焦段僅僅是差了35-70之間,說句實話,這個焦段我還真的很少用到。為何有此推薦?除了自己的一點使用心得以外,更是因為上次去宏村參加攝影大賽,看到太多的老師帶出來的都是這兩個頭子,反而24-70很少見。一點點自己的看法希望對你們有用,能幫到大家,另外主要拍人物為主買85,1.4(不是1.2哦)環境人像適馬的35,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