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痛苦輟學的有心理疾病的孩子,背後可能會有一個自戀型的媽媽

一個痛苦輟學的有心理疾病的孩子,背後可能會有一個自戀型的媽媽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屬於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你可以拼盡全力,變得像他們一樣, 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 因為生命不會後退,也不在過去停留。 你是弓,兒女是從你那裡射出的箭。弓箭手望著未來之路上的箭靶,他用盡力氣將你拉開,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遠。懷著快樂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彎曲吧,因為他愛一路飛翔的箭,也愛無比穩定的弓。---紀伯倫

有些青春期的孩子經常抱怨,說父母嚴格教育他們並非是來自真心的關懷,而是父母擔心個人名聲受到影響。諮詢中很多孩子會和我說,我媽媽為了我的髮型給我下跪,都要剪成他要求的樣子。因為她們覺得我自己喜歡的樣子會丟她們的臉面,因為她們都是公務員和老師,穿衣服也必須聽她們的,否則就會在我面前哭鬧,有時甚至打自己的臉來威脅我,她們從來不在乎我的感受,她們在乎自己的面子比我都重要,她們根本不尊重我的獨立性,我的日記我的聊天工具她們都知道密碼。我的手機根本不能有隱私,我就像是被扒光了在眾目睽睽之下一樣,每天在學校幹什麼她都要知道。有事沒事就找老師來了解我,讓我很丟臉,在同學面前沒有尊嚴,所以我才會輟學,我才會有病。在我做諮詢中很多精神分裂的孩子,家庭中總會有這樣的自戀型媽媽,她們永遠沒錯,永遠是一副完美媽媽的形象。

一個痛苦輟學的有心理疾病的孩子,背後可能會有一個自戀型的媽媽

她們把孩子當成自我的延伸,孩子就像他們昂貴的衣服、漂亮的首飾,代表著他們的社會地位和生活水平。父母的這種自戀情結,看上去沒什麼大不了,但其實有著驚人的破壞力。而且,這種情形相當普遍。當一個媽媽不能接受孩子的獨立性,就會給親子關係帶來危害。

自戀型人格有什麼特徵呢?一般認為其特徵主要如下:

1.對自身有無所不能的感覺,他們作了一點成績後總認為自己的就是最優秀的。

2.他們沉迷在無窮的成功,權力,才氣,美麗的愛情幻想中。

3.對讚美成癮,聽不進反面的話。

4.有特權者的感覺,他們無緣故地期待著他人對自己應該有特殊的照顧,“只要我快樂”。

5.缺乏共情的能力。他們可能嘴上最多的是平等,但實際上是“道理是給別人的,對 自己是不適用”的雙面標準。

6.常常嫉妒他人和相信他人嫉妒自己。

7.表現一種高傲自大的行為或態度。

8親密關係困難(婚姻關係,親子關係等)

一個痛苦輟學的有心理疾病的孩子,背後可能會有一個自戀型的媽媽

一、如果具備其中五個就是一個自戀型人格,我在諮詢中遇到很多自戀型的父母,她們總是把自己打扮得很精緻。比如她們會用高檔的化妝品,住高檔酒店,吃飯必須精緻,而且為上西餐廳吃飯為榮,他們總是表現出我是特殊的,我是不一般的,我是有修養的,特別的表現都是別人錯,我是做的最好的。

想一想有幾個人能讓這樣的媽媽改變,你說的話她永遠當聽不到。諮詢中會藉故批判別人來證明自己是對的,認為都是男人和孩子把自己牽連了,否則自己一定出類拔萃。對於這樣的媽媽作為諮詢師的我也無法提出建議,因為你只能說她是優秀的,否則她會覺得你不理解她,你這個諮詢師不會共情。她在我這裡反映的現象,同樣在孩子的身上發生,當一個孩子從小到大在這樣的媽媽身邊,是一種怎樣的挫折。

一個痛苦輟學的有心理疾病的孩子,背後可能會有一個自戀型的媽媽

二、很多心理學家說父母要有界限感,孩子才會形成自我人格,否則孩子總會覺得自己被侵犯了,現在很多家庭每天都在侵犯孩子,她們把孩子當成是我不看著她就會犯錯,我必須管她才是我這個媽媽負責人,我要當一個好媽媽。我說你的孩子都被你管的考試都十多分了,你看看不管能怎麼樣呢,還能更低嗎?可是媽媽說不管是不行的,我繼續管成績就會提高。她沒看到孩子心裡對她的反抗,很多孩子的媽媽把孩子氣得死去活來,她還當沒事人一樣說,看看這個孩子不知道好賴,你要是說我不好,就讓你爸爸管你好了。

很多自戀的人會覺得孩子喜歡自己的嘮叨管教,她根本聽不進孩子的反抗和建議,即使孩子說了她也會覺得孩子說的是假話,她一定是需要我的管教,很多的自戀性格就是自以為是。她根本不尊重孩子,當然了還包括她的男人,所以他們的婚姻親子關係都會出問題。缺少共情能力,根本不會顧及身邊人的感受,一直像一個孔雀一樣在那裡開屏,處處想炫耀自己,看不到孩子的存在,聽不到孩子的表達心聲,很多這樣的孩子最後都是那種不願意說話,不能表達的,因為她說了也沒人能看到聽到,說了還不如不說。

一個痛苦輟學的有心理疾病的孩子,背後可能會有一個自戀型的媽媽

三、所以說很多自戀型人格的愛媽媽都活在自己的過去,她們還是孩子,她還有太多的需要沒有滿足,她自己是一個精神上的乞丐,她可以找任何人要愛,包括自己的孩子。她總會證明比自己的女兒漂亮,比爸爸能幹聰明,她是一個太陽需要身邊的人時時關注。沒人關注就會挫折,反過來就會指責男人和孩子,關係顛倒,孩子必須要當笨蛋,因為媽媽需要自己閃光耀眼,所有人都不能掩蓋了她的光芒。潛意思裡這樣的媽媽需要無能的丈夫和沒有出息的孩子,因為只有這樣她才是出眾的。

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就像是神一樣的存在,父母處理事情的方式,就是自己世界的至高法則。孩子對外界的瞭解,往往來自父母充滿愛心,傾聽關注孩子的真實想法和感受,這樣孩子們就會相信世界充滿愛心。這樣孩子即便到了青春期,在他們的心中,世界仍和童年時一樣,充滿愛和溫暖。如果父母言而無信,挑剔指責批判孩子,那麼孩子即使長大了也會感覺世界充滿邪惡。從小得不到父母關心的孩子,長大後就會缺乏安全感,對世界充滿戒心和敵意。

一個痛苦輟學的有心理疾病的孩子,背後可能會有一個自戀型的媽媽

所以很多有心理疾病的孩子,她們很難與外界建立起來自信,她們沒有要好的朋友。很多這樣的孩子會偽裝自己很快樂,可是她們心裡是痛苦的,她們的內在是衝突的。她們愛父母,同時也恨父母,她們知道是父母毀了自己的一生,可是又能有什麼辦法呢?那些抑鬱的孩子,那些精神分裂的孩子,內心活的都很糾結,因為她們不能做自己,她們必須活出媽媽心中的樣子。即使有的孩子自殺幾次,離家出走幾次,可是媽媽還是很難改變自己,因為她的脆弱的內心是不能觸碰的,因為那裡有傷口。

所以很多家庭裡的孩子出現問題,我總是建議給孩子的媽媽諮詢,當然爸爸是永遠不諮詢的,我只能說把壓力給媽媽,因為療愈媽媽才是問題解決的關鍵。可是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因為那個痛一直在潛意識裡跟隨自己幾十年,都變成自己身體的一部分了,就像挖自己的肉一樣難受,就像割掉尾巴一樣的疼,大部分的媽媽沒有勇氣面對。有些時候,我們寧可拒絕改變,也不願忍受改變帶來的痛苦,此時我們最需要的就是勇氣。勇氣,並不意味著永不恐懼,而是面對恐懼時能夠坦然行動,克服畏縮心理,這樣才能改變自己和孩子的未來。

一個痛苦輟學的有心理疾病的孩子,背後可能會有一個自戀型的媽媽

因為媽媽不改變,孩子的問題就會出現反覆,因為很多的孩子諮詢完了明白道理了,可是媽媽一看到孩子好了,馬上就回到過去那個做事方式,又開始要求孩子你要每天學習什麼,你要應該怎麼樣,最後把孩子又逼回原型,所以我總是把家庭的治療放到重要位置,因為改變了因,果就改變。

三清老師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簽約作者,善於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老師的心中,沒有誰是不正常的,沒有誰是病的,心變世界就變。三清老師希望遇到更好的自己,遇到更好的你,喜歡老師的文章,可以關注我私信我。(歡迎有心理學方面知識的寫手投稿,)

一個痛苦輟學的有心理疾病的孩子,背後可能會有一個自戀型的媽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