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要不要滅了你

幽門螺桿菌,要不要滅了你

胃是用來儲存且消化食物的器官,我們每日三餐,有的朋友還偏愛夜宵,那是因為胃裡的食物4-6個小時就會排空,所以就會有飢餓感。大半夜的不睡覺,就會餓,不自覺就得加餐,所以減肥切忌熬夜啊。如果減肥不吃早餐,個人感覺效果是最好的,因為從前一日的晚餐到第二天的中午飯,間隔長達18個小時,飢餓減肥法,這個拿去不謝。

正常人胃液的PH值介於0.9-1.8之間,如此酸性的環境會有細菌生長嗎?偏偏就有,而且發現細菌的人還因此獲得了2005年的諾貝爾獎,那個人就是科學狂徒Barry Marshall,年輕時曾喝下大量的幽門螺桿菌培養液,使自己患上胃潰瘍。他和自己的小夥伴Warren一起致力於幽門螺桿菌的研究,給胃病的防治開創了新紀元。幽門螺桿菌的洋名字是Helicobacter pylori,簡寫為H. pylori,為了便於交流我們把它簡寫為Hp是非常不規範的,因為外文的學術檢索裡是斷然不會出現Hp的。

胃內有幽門螺桿菌的感染,與慢性胃炎、胃潰瘍、胃食管反流病、胃黏膜相關淋巴樣組織(MALT)淋巴瘤、胃癌的發病息息相關。

中國人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高達40-60%,而Marshall和Warren所在的澳大利亞感染率才不到5%。換言之,中國有7億人口的幽門螺桿菌都呈陽性,難怪今年的世界胃癌大會就是在我們國家舉行的,而且新一屆世界胃癌學會的主席正是我們醫院的院長季加孚教授,只能賴我們的胃癌事業發展的太好了,病人數量極其龐大,成就了一個個一等一的外科好手。

幽門螺桿菌靠人-人傳播,人是唯一的傳染源,主要依賴共同進餐和接吻傳播。中國人為何感染率如此之高,想必已經不言而喻了。可能像我一樣歲數的人都會面臨小孩由我們父母一輩來照料的尷尬情況,自己照顧沒時間,僱保姆會被父母“噁心”死,父母照看卻不甚滿意。因為我當醫生的緣故,矛盾尤其體現在餵食方面,父母會用自己的筷子直接給小孩夾食,食物過熱時還會用嘴吹冷了再喂。早些年我不止一次見過有的老人把食物先送進自己的嘴裡,品嚐過口感以後,再給小孩餵食,現在,我再也不忍直視別人餵食小孩了。當然不止老人,也有太多年輕的父母並不注重分餐的健康習慣。

來看看官方對於感染幽門螺桿菌危險因素的評價吧:經濟狀況差,文化程度低,居住擁擠,衛生條件差,汙染水源或食物,家人有Hp感染等情況下感染率增加。說白了,就是貧窮和落後的人容易感染,現如今,貧困意味著everything,大家懂的。這裡還得再說明一下,鑑於人類的社會屬性,平時難免有一些聚會和應酬,有的時候一桌人就一個認識的,大家卻要坐在一起吃飯,共夾一盤菜,觥籌交錯唾沫橫飛,誰知道誰有沒有傳染病啊,比如乙肝也可以經過消化道傳播,令人無奈,這個時候總覺得西方的自助分餐要健康得多。

然而,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可以30年沒有任何症狀,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經常告訴父母要注重分餐健康,卻被他們懟的一無是處:尼瑪,熊孩子,你不就是這麼長大的嗎,現在不也好好的嗎?!

目前,檢測幽門螺桿菌的方法有很多,有一些也被納入了體檢套餐。微生物學的細菌分離培養是診斷的金標準,但是過於複雜了,屬於侵入性檢查,比較簡便快捷的方式包括呼氣試驗,抽血化驗,尿素酶試劑盒等。

那麼,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比如體檢出Hp陽性,接下來又該如何呢?

目前,專家和指南強烈建議有消化性潰瘍和胃MALT淋巴瘤的人根除幽門螺桿菌。以下人群也推薦根除,但要低一個級別: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狀,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縮、糜爛,早期胃癌術後,長期服用PPI(質子泵抑制劑,比如奧美拉唑),胃癌家族史,計劃長期服用非甾體消炎藥(比如長期服用阿斯匹林),不明原因的缺鐵性貧血,特發性血小板性減少性紫癜(ITP),Hp相關性胃病(比如淋巴細胞性胃炎,胃增生性息肉)。除此以外,心裡有負擔,個人要求治療,也是官方的一條適應症哦。

那麼的那麼,怎麼根除幽門螺桿菌,目前推薦的四聯藥物方案為:鉍劑+PPI+兩種抗菌藥物,療程2周。比如可以選擇:果膠鉍240mg+奧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克拉黴素500mg,這些藥物每日服用兩次,連續服用兩週。有報道,這樣的四聯療法根除率可達到90%以上。當然,根除成不成功,受很多因素的影響,總之抗生素不要濫用,要遵醫囑執行,比較悲慘的是,現在很多醫生也在濫用抗生素。

總而言之,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和很多胃病的發生緊密相關,不得不重視,強烈建議國人學習西方進行分餐制,注重飲食衛生。對於特定的人群,根除幽門螺桿菌,可以緩解病情,防患未然。

參考書籍:《幽門螺桿菌感染診療指南》,胡伏蓮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