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可能在未來恢復繁體漢字?你怎麼看?

養只螞蟻過年吃


我贊成繁體字。不僅僅是傳統!更重要的是人心凝聚!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造就了一批“先富起來”的社會人士!相當一部分不再用心回報祖國,沒有反哺推動國家進步,而是用財富千方百計壓榨人民,保護自己切身利益!甚而有之暗通反華勢力搞見不得光的破壞!

因此出現了一種情況就是:只要提出傳承中華文化,延續中華文明的提案時,這些人就跳腳出來發出“反對、批評”“叫囂”聲音。用所謂的西方大同拉攏民眾。我們應該堅決反對這些人,必要的時候清查這批人的背景!絕不讓他們的奸計得逞!

中國五千年文化,是靠中國人來繼承發揚,宣傳主旨必須是中國內容。使用繁體字不僅僅是一個字體符號。要讓中國的孩子在書寫中體會中國文字的內涵,要讓中國孩子看到中華漢字的美!


寂靜歡喜131552775


繁體字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骨髓和人類文明的精華。被幾個所為的‘’磚家‘’簡華了,這是一個民族的恥辱和悲劇。中華幾千的文明史漢字也是漢文化的一部份,它是凝聚我們中華民族聰明智慧和幾千的不斷變革逐步演變而來的,繁體字演變到現在,它是其它民族可望而不可及的。它是從古代漢民族獨特的一種文字形式的交流方式,古代漢民族從甲骨文到象形字演變逐步形成現在的繁體字,通過古代人和古代文明不斷創造,勞動和生產生活,通過不斷社會活動和社會實線,是科學和實際相結合通過幾千年的歷練一步一個腳印形成現在中華民族所獨有的人於人之間,不同民族之間,文化和文化之間,古代人和現代人之間,綿綿不絕傳遞著一個民族一代又一代的從古代到現代的信息。這是漢字的美妙和魅力之處,漢民族漢字的精華和我們中華民族的骨髓都做溶入到繁體字裡面,它不但是中華民族的活化石遺產,也是世界人民的遺產。我們這一代不但要維護它,而且要捍衛它的尊嚴,世代相傳,不光是我們這代責任和擔當,而要為下一代負責和擔當。因此恢復繁體字是我們這一代時不我待,也無法推脫的責任和擔當。


重返人間匆匆客


小編,你要內涵也好,你要“傳統”也好,那你就回轉到原始猿人時代去吧。你不用電腦手機了,就用繩結做記號,你不穿現代衣服了,去用樹皮遮體。你不坐車了,就千里步行,把你妻子也可讓男族共有……(因為你要繼承祖先的傳統麼!)文字是代表語言之意義的,那些繁體字,異體字,大多是古代的些儒文人,故弄玄虛,忽悠平民,他們造字,改劃,一字多意,一意多字,把文化控制在少數人手裡。簡化漢字,減少筆畫,節省時間,好寫,好記,有什麼不可以呢?現在有些“磚家”,庸不可堪,整天在歪想什麼復古啊,繼承傳統啊等等。人類和社會是進步的,所以不要固步自封,死守陳規,難道我們今天還要用祖先的弓箭長矛去抗衡人家的飛機航母?愚昧之極。


駝鈴聲聲Song413


恢復繁體字有點不太現實

首先,文字作為文明出現的重要標誌,它只是文明的承載工具、日常交流的傳播工具,是融入到每個人生活中的。而漢字作為表意體系的文字,它的演變只會越來越簡化,只有這樣才更利於文化傳播。從甲骨文到金文,再到篆書、隸書……幾千年來,先輩們在做的都是文字的簡化。有人說只有繁體字才能體現中華文化的厚重,這更像是某些附庸風雅的人的狂談,且不說這些人能不能認全所有繁體漢字,要體現文化厚重,甲骨文幾千年的歷史不更厚重?那怎麼不學甲骨文呢?簡化漢字推行到現在,似乎還沒出現什麼文字記錄非得繁體字才能表達語意的情況,這說明繁體字並沒有不可替代性。

其次,當今時代是全球化的時代,我國作為聯合國五常之一,漢語作為聯合國官方用語之一,漢字的使用者並僅僅是中國人,它已經逐漸在世界各國通行。而漢語漢字的學習,本身就比大多數語言更難,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更不可能恢復繁體字的使用。因為這對我國文化輸出是極為不利的。連我們大多數國人都不可能認全繁體字,更別說外國人了,而且漢字書寫複雜,在日常交流中是很不適用的。我們現在是可以依靠手機、電腦這些電子工具,那考試呢?還有很多需要以文本形式體現的東西,書寫一篇下來都得大半天,怎麼在全球範圍內推行?

對於那些想恢復繁體字的大佬,我有一個想法,您要不手抄一篇完整的《離騷》?親身體驗一下繁體、簡化的區別?


今晚不打烊


恢復繁體字是可能的,但前提是大多數國人要有三個認識:其一,中國人使用了幾千年的繁體字才是中國人的正體字,是字出有因、字出有理,世界現存最古老的文字,而簡體字丟失了漢字的內在哲理和構詞邏輯;其二,簡體字雖然筆畫少了一些,但由於破壞了漢字的構詞邏輯,學習起來並不會省力,當年推行簡體字只是無法推行字母文字,退而求其次的選擇,並應急找了這樣一個“望文生義”的理由;其三,受日本自唐朝普遍採用漢語,明治維新又大量引入西語的啟發和影響,以為拋棄漢字改用字母文字,中國就可以富強,即所謂“漢字不滅,中華必亡”。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中,為了使國家擺脫貧弱,儘快富強,以曾經在日本留學的書生為主的一批文人,掀起了一次次拋棄漢語,改用字母文字的熱潮。推行字母文字受阻,轉而推行簡化字和拼音,並根據一些想當然的理由,推行了諸多顧此失彼的措施,使中華民族的核心遺產——漢語,受到了莫名的肢解和毀容。他們的動機是為了儘快使國家富強,但其認知是有問題的,觀點是想當然的,力推的措施造成了巨大的負面影響。

一、幾千年來漢字一直在簡化,這是個想當然的理由,並非事實

3000年來,從甲骨文到金文,到小篆、隸書、楷書,一直在演變,大趨勢就是由繁到簡,逐步簡化。這是多數堅信漢字簡化正確的人最理直氣壯的理由。這種頗為廣泛的認識,無疑是對漢語言演變不了解情況,而想當然的一種武斷觀點。幾千年來,漢字的形體有數次大演變,書寫速度也逐漸提高,但不是因為筆畫減少(除了非正式書體如草書和行書外),而是因為結構和筆畫的不同。以“李”字為例,其他筆畫不說,僅兩個“橫”,篆書要寫四筆,楷書僅用兩筆。寫楷書比隸書快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不需要花時間去寫“蠶頭燕尾”等特殊筆法。篆書在甲骨文之後出現,但比甲骨文的筆畫繁多,而不是簡少,楷書和篆書比較很多的筆畫也有所增加。



二、簡體字減少了筆畫,但增加了學習難度

使用簡化字的第一個好處就是減少了漢字的筆畫數目。據說,簡化字方案中2236個簡體字平均10.3畫,相應的2259個繁體字平均15.6畫,平均每個字減少5.3畫。這是說簡體字好學的最有力證據。

相對於簡體,大多數繁體字的筆畫多是無疑的,但是繁體字的構字有邏輯,有規律,有故事,實際上會更容易記憶。例如,“聖”和 “聖”,雖然簡體的筆畫少一半多,但“又土”無論如何是和字意聯繫不起來的,只能死記硬背。而口耳都超級好,達到王者(當王字看待)等級,就很容易和詞義相聯繫,從而輕鬆記住。

其他東西的記憶也是如此,看似簡單但無規律可循的,要記住就會變得困難;而表面上看起來複雜或長的,一旦有一定的內在邏輯,或可以找到一些規律,就會變得簡單得多。正如下面兩組數字,哪一組好記呢?2 4 6 8 10 12 14 16 18,2 7 3 9 6 4。這兩組數字中雖然第二組短許多,但因為沒有任何規律,所以不如第一組好記。醫生測試老年痴呆症,經常用五個各不相干的詞來測試,讓患者聽了一段時間後,說出來。說實話,如果不能找到一些“規律”,大多數正常人記住也是困難的。



三、多數簡體字來自個人的隨意而為或偷懶之作

簡體字主要有三個來源,一部分是市井古本字,一部分是書法家造的,一部分是刻字工等手藝人造的。不論是哪一種來源,都是某些人的個人行為,隨手而為,而非經過深思熟慮,飽含內在邏輯、機理的字。

例如,下面這樣字王羲之用過,後來成為正式簡體字:東、為、臨、張、時、將、見、當、孫、實、魚、與、長、樂、陳、誠、絕、顧、災、寬、飲、謝、楊、學、萬、發、問。

刻字工等手藝人的偷懶之作,現在已成為標準簡體字的常用字:愛、筆、塵、蟲、床、純、辭、斷、爾、蓋、個、顧、掛、國、號、飢、跡、夾、堅、檢、將、經、來、禮、憐、糧、亂、脈、門、鳴、憑、棲、齊、啟、棄、牆、輕、師、隨、萬、聞、問、無、狹、俠、賢、興、煙、癢、異、隱、與、語、嶽、災、沾、眾、囑、裝、莊、壯、狀。



簡體漢字是在上世紀初推行字母文字不妥,由錢玄同等人首先提出的,在1935年8月,國民政府曾公佈《第一批簡體字表》,由於受到強烈反對,次年2月被收回。40年代吳玉章等人曾試圖放棄漢字,啟用字母文字,受到阻止,得到的指示是:文字改革應首先辦簡體字,不能脫離實際,割斷歷史。由此,正式啟動了對漢字的簡化和拼音的普及。之後又數次提及放棄,都陰差陽錯沒有得逞。

如果說在手寫為主的時代,簡化字有書寫便利的優長,那麼在日常工作以打印為主,絕大多數人除了簽名,很少有機會寫漢字的今天,繁體字的種種不便已經不再是什麼問題。

願能早日“改邪歸正”,恢復中國人的標準文字。在我關於這個話題的另一個討論後,就有人提到:恢復甲骨文吧!這種慪氣式論調如此可笑,竟得到一位在位語言文字專家的認可,可笑至極。但卻提醒我們,這就是恢復繁體字的關鍵困難所在。實際上,推廣簡體字是為了解決文盲多的問題這個說法,完全是個事後硬擠出來的理由。真正情況是推行拼音取消漢語字被否,退而求其次的選擇,外加一個拼音。中國人學繁體字數千年都沒有問題,港澳臺也沒問題,怎麼到了二十世紀,大陸人就必須要拼音才能學會老祖宗用了幾千年的文字?如此可笑的邏輯,竟然講的理直氣壯,竟然有那麼多人信以為真……


無中生有hz


恢復一詞用詞不當,那應該是倒退。歷史文化都是發展的,到任何時代當社會進步時總是有些遺老遺少在聲嘶力竭的哀嚎。不過都文字改革七十年了還是有人在招魂,基本都不是真心想倒退到繁體字時代,估計就算倒退到那個時候他自己也不會寫多少個字。不由自主的還要寫簡化字。呼籲的人不是吃飽了沒事喊幾聲就是愛顯擺自己有文化的人,他們沒有啥底蘊,就拿幾個繁體字來說事吧?會寫幾個繁體字除了能換得幾個廣場上跳舞老太太的讚許,別的也就沒啥了。滿足下自己的虛榮。


愛上南山1


不可能。

港澳臺現在使用的繁體字是清朝時期,從一個字的多種寫法中選擇筆畫最多的為標準建立的。而共和國選擇簡體字時,從幾種寫法中選擇筆畫最少得為標準。

港澳臺的識字率高,並不能說是繁體字的功勞,而是當時移民港澳臺的人以高文化文化素質為主,尤其是臺灣,當時中國精英、軍隊移民過去,想當然精華濃縮,幾乎可以省略掉最開始的增加識字率的階段。

現在,大陸實字所用的時間比港澳臺更少。

“在1986年《簡化字總表》選取388個字頭,取得的數據有。

現行簡化字始見於先秦的有49字,佔12.63%。

始見於秦漢的共62字,佔15.98%

始見於魏晉南北朝的共24字,佔6.18%

始見於隋唐的31字,佔7.99%

始見於宋(金)的共29字,佔7.47%

始見於元代的有72字,佔18.56%

始見於明清的共74字,佔19.07%

始見於民國的共46字,佔11.86%

始見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有一字,佔0.26%”


咱來了


自從漢字誕生以來,一直有一個簡化的過程,在中國大陸地區在恢復正體漢字不大可能的。

五四以來,新文學運動一直伴隨著對漢字的改造過程,有很多激進的作家包括魯迅一直主張廢除廢除漢字,最終實現拉丁化文字。



建國以來,我國政府成立了漢字改革委員會,一直在研究對漢字的改革以及拉丁化的可能性。政府的主張是:“先把繁體字改成簡體字,再通過歸併和縮減筆畫,把簡體字數量變少、筆畫更簡單,最後實現用拉丁字母來取代漢字的目標。”

後來公佈施行了簡化字方案,第一次是1955年,我們現在使用的簡化字就是那次推出的。第二次推出簡化字方案是1977年,僅僅推廣了不到一年時間,就於1978年宣佈廢止。



實行簡化字,有悠久的歷史,從王羲之、王獻之、趙孟頫等書法家的作品中,就能見到很多簡化字的身影;在敦煌卷子裡也能看到更多。比如:

敦煌出土文獻中的俗字: 愛、絆、筆、纏、塵、蟲、床、純、辭、斷、墮、爾、蓋、個、顧、掛、國、號、飢、跡、繼、夾、莢、頰、堅、檢、將、絳、經、頸、來、禮、憐、糧、亂、脈、門、彌、鳴、紐、憑、棲、齊、啟、棄、輕、師、隨、萬、聞、問、無、狹、俠、賢、挾、興、煙、癢、異、隱、與、語、嶽、災、沾、眾、囑、裝、莊、壯、狀,等等。


在實踐中,1955年推出的簡化字方案基本上被社會所接受,經歷了60年的檢驗,已經固定下來,現在連海外如新加坡的報刊也使用了這次簡化字。

而1977年版的簡化字之所以被廢止,就是因為很多簡化字無厘頭,在社會上造成了很大的混淆作用,比如:



所以第二批簡化字被廢止,非常及時。

第一批簡化字已經使用了60多年,也就是說,在目前60歲以下的中國大陸人中,都是伴隨這批簡化字生活生長下來的,所以在全面恢復繁體字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因為有古籍書和書法的存在,以及與海外華人的交流,還會有部分人很熟悉繁體字,這也是非常現實的問題。

未來漢字發展的局面就是這樣,簡體字會長期存在,繁體字也不會廢止,二者長期並存。


迷樓


必須清楚,中文繁體字從來沒有被廢止過。在中國大陸簡繁並存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沒有誰規定不準使用繁體字。所以,繁體字一直以來都光明正大地 與簡體字並列通行。恢復繁體字也就無從說起。不過,但是,簡體字的出現產生了簡擠繁的自然現象。既,在應用範疇,簡體字將繁體字自然而然地擠出了大眾領域。繁體字只能退入小眾範圍裡。其中是有人為的作用,但也絕非是以排斥為目的的故意結果。簡體字具有普及易用優勢。這就是簡擠繁的自然因素。而繁體字具有簡體字不可替代的優勢。決定了它不被簡體字排斥。結果,當越來越多的人使用簡體字,繁體字就自然地被擠出普遍使用的範圍,遊移於大眾小眾之間,且更多地存在於小眾範圍內。記得三年級時連蒙帶猜讀的《三國志》就是繁體字版本。說明繁體字仍然是官方文字。簡體字的出現,是以法規形式頒行大陸。具有人為的規範性和強制性。這在當時保障簡體字的推行是必要的。在簡體字的優勢和規範推行的雙重作用下,簡體字在很短時間內實現全方位地應用。這是大陸解放之初為國家建設與發展必須建立起全民文化基礎具有重大意義。掃盲的巨大成就是它的功績。簡體字推行的人為因素也就於此。這裡根本就不存在以消滅或禁止繁體字為目的人為因素。所以,繁體字從未被禁止或被消滅,也就無從談起恢復。如果說要讓繁體字替代簡體字通行於世,不現實,也成不了!因為簡體字的巨大生命力無法去除。


簡直簡直


人類的文明其中一部分是從文字開始的,文字也是從簡單到複雜,再有複雜到簡單。中國最早發現的文字是《甲骨文》,甲骨文是一種象形文字,開始的時候是某一種形體來形容某個文字,以後發展成中國人共認的特定符號“文字"。

現在提倡恢復繁體字,我舉雙手歡迎。不但要恢復繁體字,還要恢復文言文和八股文,目的就是一個,將所有的噴子趕出網絡,使耳根能夠清淨(靜)一點。由於,大部分噴子幾乎是半文盲,他們寫字都不滿30個,標點符號都不會寫。寫出的句子,過一段時期自己也看不懂。所以,恢復繁體字大有必要!



我主張不但要恢復繁體字,還要恢復草書,讓噴子們看不懂,省得噴子們罵罵咧咧。噴子們最大特點就是會寫“泡妞"和“足球",一旦有草書和繁體字出現,這些字眼將煙消雲散,再也看不到噴子們的影子了!

噴子門(們)一般文化水平較低,古今中外的書都不會去讀,記憶力也較差。他們一般讀一篇長文,看了後半篇將前半篇都忘了,最後只能以罵罵咧咧收場。如果恢復繁體字和文言文、八股文就可以將這些噴子不請自走的驅逐出境,再也不會被噴子門的“泡妞"、“足球"惡言所騷擾了。

總的來說,歡迎恢復繁體字、文言文、八股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