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闲聊|如何告别,如何出发?

新年闲聊|如何告别,如何出发?

撰稿 | 沈雨若

各位新年好!上周得知要写一篇“新年献词”,我有点汗颜,一方面是觉得这一年还没过完,说不定我落笔时又有什么大新闻发生,稿子里总不能把所有新闻都捋一遍;另一方面,我也没有写过类似文体的文章,一定要说两句的话,难免装老成,或说通篇讨巧的俏皮话。于是这篇新年献词就变成了几句闲聊,大家随意看看,不必搅扰假日好心情。

回顾2018

2018发生的重大新闻,想必本文见刊时早已经被各大媒体自媒体梳理多遍,此处不再重复。这一年,全媒体也经历了很多,有得有失。春秋两季招纳新人后,我们完成了不少作品,我们认识了校园外的老匠人、老街、老工厂,采访了校园内的新事件、新人、新设计,也关注了很多热点新闻、大型活动和小众话题。

新年闲聊|如何告别,如何出发?

说到,其实是无形的,上一年呆在全媒体,我所想象和经历的新闻实践主要还是采和写两件事,现在,策划、编辑和修改反馈似乎变得更重要了。全媒体大概每月开一次选题会,我开始接手采写组后,每周总得为几篇夭折的稿件烦恼,以至于发廊的Tony老师近来频繁为我推荐治疗脂溢性脱发的洗发水。好在年底回看,原来稿件总量并不算少,涉及的话题也还丰富,虽然公众号上的文章不比纸张印刷出的文字有实在的重量,对于我们的记者、编辑和读者来说毕竟也是一种积累吧。而反馈和修改,拿我自己的稿子来说,暑假伊始那篇《如何让我心服口服地接受3.3的绩点》,到了秋学期新闻编辑课上仍被老师当反面典型,说开头段体现了“语言的堕落”,端坐在教室前排几乎正对讲台的写作者我本人恨不得当场启动自爆程序:试错后的痛定思痛,挨一棒子回家反思原则,实在是难得的经历了。

那么呢?未完成的选题和没能刊出的稿件,毕竟随着时效性的飞逝而成为了遗憾;另外,渐渐不再来选题会的朋友们,我们所目睹的种种诡谲的新闻,以及对稿子能不能做、能不能发的自我审问,偶尔会削弱我们在全媒体平台工作所获得的

纯粹的满足感。当然,今天过节,说风凉话是要被亲朋好友捏着耳朵笑骂为不会阅读空气的,不提啦。

追问2018

雪还没化,我坐在25°的空调房里写稿,脑子里充斥着楼下便利店传出的《好运来》旋律,希望这一年能像我喜欢的爽文那样善有善终,在圆融喜乐的气氛中结束。可是该死的新闻客户端又开始给我推送各种糟糕消息,提醒我空调房外,还有很多事情不该被美丽雪景和新年钟声吞没。2019的1月1日如何开始?每年都差不多,唱歌跳舞,倒数计时;2018的12月31日如何结束?好像更值得玩味。新闻如何开始?朋友圈、论坛、客户端消息、门户网站已经告诉我们了。新闻事件如何继续发展和结束?我想这是我们在全媒体之后的实践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选题的方式方法也好,后续报道也好,乃至于对经营的理念和对做新闻的理解,在有限的时间和操作空间里,我们还有很多可以做

写到这里,闲言碎语差不多结束了。我发现即便是在喜气洋洋的节日里,我也不是个喜欢用赞美之词的人。可能是因为我看《东离剑游记2》魔怔了,觉得必须先问问意义再赞美;也可能只是因为以前英语老师教我们“wish”和虚拟语气,说wish后面跟的一般是不太可能发生的好事,我立马把wish you happy new year理解成揶揄,这种忌惮延续至今,所以非要问问到底好不好再说话,就会变成“新的一年,也许一切会好”之类很没底气的话……

总之,祝大家新年快乐!

新年闲聊|如何告别,如何出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