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閒聊|如何告別,如何出發?

新年闲聊|如何告别,如何出发?

撰稿 | 沈雨若

各位新年好!上週得知要寫一篇“新年獻詞”,我有點汗顏,一方面是覺得這一年還沒過完,說不定我落筆時又有什麼大新聞發生,稿子裡總不能把所有新聞都捋一遍;另一方面,我也沒有寫過類似文體的文章,一定要說兩句的話,難免裝老成,或說通篇討巧的俏皮話。於是這篇新年獻詞就變成了幾句閒聊,大家隨意看看,不必攪擾假日好心情。

回顧2018

2018發生的重大新聞,想必本文見刊時早已經被各大媒體自媒體梳理多遍,此處不再重複。這一年,全媒體也經歷了很多,有得有失。春秋兩季招納新人後,我們完成了不少作品,我們認識了校園外的老匠人、老街、老工廠,採訪了校園內的新事件、新人、新設計,也關注了很多熱點新聞、大型活動和小眾話題。

新年闲聊|如何告别,如何出发?

說到,其實是無形的,上一年呆在全媒體,我所想象和經歷的新聞實踐主要還是採和寫兩件事,現在,策劃、編輯和修改反饋似乎變得更重要了。全媒體大概每月開一次選題會,我開始接手採寫組後,每週總得為幾篇夭折的稿件煩惱,以至於髮廊的Tony老師近來頻繁為我推薦治療脂溢性脫髮的洗髮水。好在年底回看,原來稿件總量並不算少,涉及的話題也還豐富,雖然公眾號上的文章不比紙張印刷出的文字有實在的重量,對於我們的記者、編輯和讀者來說畢竟也是一種積累吧。而反饋和修改,拿我自己的稿子來說,暑假伊始那篇《如何讓我心服口服地接受3.3的績點》,到了秋學期新聞編輯課上仍被老師當反面典型,說開頭段體現了“語言的墮落”,端坐在教室前排幾乎正對講臺的寫作者我本人恨不得當場啟動自爆程序:試錯後的痛定思痛,挨一棒子回家反思原則,實在是難得的經歷了。

那麼呢?未完成的選題和沒能刊出的稿件,畢竟隨著時效性的飛逝而成為了遺憾;另外,漸漸不再來選題會的朋友們,我們所目睹的種種詭譎的新聞,以及對稿子能不能做、能不能發的自我審問,偶爾會削弱我們在全媒體平臺工作所獲得的

純粹的滿足感。當然,今天過節,說風涼話是要被親朋好友捏著耳朵笑罵為不會閱讀空氣的,不提啦。

追問2018

雪還沒化,我坐在25°的空調房裡寫稿,腦子裡充斥著樓下便利店傳出的《好運來》旋律,希望這一年能像我喜歡的爽文那樣善有善終,在圓融喜樂的氣氛中結束。可是該死的新聞客戶端又開始給我推送各種糟糕消息,提醒我空調房外,還有很多事情不該被美麗雪景和新年鐘聲吞沒。2019的1月1日如何開始?每年都差不多,唱歌跳舞,倒數計時;2018的12月31日如何結束?好像更值得玩味。新聞如何開始?朋友圈、論壇、客戶端消息、門戶網站已經告訴我們了。新聞事件如何繼續發展和結束?我想這是我們在全媒體之後的實踐過程中需要關注的,選題的方式方法也好,後續報道也好,乃至於對經營的理念和對做新聞的理解,在有限的時間和操作空間裡,我們還有很多可以做

寫到這裡,閒言碎語差不多結束了。我發現即便是在喜氣洋洋的節日裡,我也不是個喜歡用讚美之詞的人。可能是因為我看《東離劍遊記2》魔怔了,覺得必須先問問意義再讚美;也可能只是因為以前英語老師教我們“wish”和虛擬語氣,說wish後面跟的一般是不太可能發生的好事,我立馬把wish you happy new year理解成揶揄,這種忌憚延續至今,所以非要問問到底好不好再說話,就會變成“新的一年,也許一切會好”之類很沒底氣的話……

總之,祝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闲聊|如何告别,如何出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