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丹說法】家暴非家醜,“盤”他不叨叨!


【曉丹說法】家暴非家醜,“盤”他不叨叨!


家暴非家醜,“盤”他不叨叨!

一、殤


【曉丹說法】家暴非家醜,“盤”他不叨叨!


42歲的李玉華是個苦命女人

幼年喪父,家境貧寒,與母親和弟弟相依為命。

好不容易結了婚,以為可以有個依靠,卻更像掉入了一個魔窟。

新婚不久,因為給孃家生活費的問題,她和醉酒的丈夫爭吵了起來,丈夫拽著她的頭髮,足足打了20耳光,打完不解氣,又摔在地上,用腳使勁踹她的身體。

瘦弱的李玉華毫無招架之力,只能打落了牙往肚子裡咽。

這之後,丈夫的暴戾本性全都表現了出來,不僅喝醉酒打,不喝酒也打。

理由也越來越多,頂嘴?打!不想同房?打!給孃家錢?打!......

李玉華找母親哭訴,老人摩挲著女兒的傷口直掉眼淚,卻還是勸和不勸離。

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十幾年。

又一個清晨,丈夫暴風驟雨般的謾罵和拳腳又襲來, “你們全家有一個算一個,我早晚要殺光”!叫囂聲刺入耳朵,本已麻木的李玉華,再也無法忍受,抄起手邊的水果刀,發了瘋般的,刺向那個惡魔。

這些年她受的痛苦全都浮現在眼前,“今天不殺死他,他就會殺了我!”

一刀、兩刀......直到那個惡魔不再掙扎,她才無力的癱坐在地上。

6處傷口,刀刀斃命。

相比之下,滕小蘭是幸運的

她逃出了丈夫楊明的魔爪。

結婚28年,打了28年。

想著為了孩子,她一直忍氣吞聲。但是一雙兒女,從小也沒少捱揍。

“這樣的日子,一天都挨不下去了。”

兒女都已經成家立業,滕小蘭提出了離婚,招來的卻是比平時更狠毒的毆打。

趁打累了的丈夫睡著,滕小蘭簡單收拾了些隨身物品,落荒而逃。

“我可以打零工養活自己,苦點累點都沒事,只要離開那個家,我要為後半生負責。”

二、恨


【曉丹說法】家暴非家醜,“盤”他不叨叨!


因為滕小蘭的離家不歸,丈夫楊明遷怒於岳丈一家。

大年初一晚上,酩酊大醉的楊明,往岳丈家大門潑上了汽油,並引燃了大火。不斷叫囂:“敢和我離婚,我燒死你們全家!”

“我們要求嚴厲打擊處理!”在派出所,滕小蘭和一雙兒女,異口同聲的說。

索性撲救及時,沒有人員傷亡。

楊明因為尋釁滋事被行政拘留十日,但是對於長期毆打滕小蘭和孩子的行為,因為沒有及時報案和就醫,證據不足,無法打擊處理。

滕小蘭堅定的提起了離婚訴訟,過程雖然艱難,但是她決心走下去。

李玉華在看守所,無言的等待法律的宣判。

“我不是個壞人”她無神的看向高牆之外,“我是真被逼的沒路了,我不殺了他,早晚就會被他打死”。

一命抵前半生苦難,一命換後半生囹圄,可悲,可惜。

三、悟


【曉丹說法】家暴非家醜,“盤”他不叨叨!


婦聯曾做過統計,全國2.7億個家庭,約30%存在家庭暴力,90%受害者是女性,平均每7.4秒就會有一位女性受到丈夫毆打,而面對暴行,女性平均被家暴35次才選擇報警。

什麼是家庭暴力?

我國2016年3月1日實施的《反家庭暴力法》,明確家暴不再是關起門來的家務事,而是整個社會的事情。

今年起開始施行的《山東省反家庭暴力條例》,對家庭暴力的行為作了更具體的規定。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侮辱、誹謗、威脅、跟蹤、騷擾等方式,利用新媒介或者其他手段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

除了身體暴力,還有性暴力、精神暴力、經濟控制。

家庭暴力跟施暴者的家庭背景、受教育水平、社會地位沒有必然聯繫。

日常辦案中接觸過,實施家暴的丈夫,有外表看起來老實巴交的農民、受人尊重的外科醫生、待人處事彬彬有禮的文員......

而遭受家暴的女性,最常見的行為模式有三種:忍受、自殺、反抗。

文中滕小蘭的默默忍受,李玉華的以暴制暴,都不是最佳解決方案。

對待施暴者,教你如何正確盤他:

說出來!

受害人向所在單位(雙方皆可)、居委會、村委會、婦聯等單位反映,求助或投訴。

有關單位會及時協調解決,必要時報告、轉送有關部門或機構,由其提供特殊保護或專業幫助。

報警!

遭遇家暴後,最好第一時間選擇報警!

公安機關調查取證,查明事實後,作出危險評估,依法給予治安處罰或立為刑事案件處理。

對於情節特別輕微,或取得諒解,達成和解、調解,依法不給予治安處罰的,公安機關對施暴人給予批評教育或出具告誡書。

對施暴人不聽批評教育,或違反告誡書禁止的內容,再次施暴的,由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起訴!

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保護令或起訴離婚。

法律規定,受害人有一定證據表明遭受家庭暴力或面臨家庭暴力危險的情形,可申請人身保護令,有效保護自身安全,防止人身安全受到侵害。

在離婚訴訟時,上面所說的村委會、居委會、婦聯等第三方所提供的證據,以及公安機關的調查取證材料、傷情鑑定結論等證明效力,遠高於其他普通證據。

家暴只有零次和無數次。

對待家暴,從第一次開始,就要零容忍。

一定不要沉默!不要懦弱!不要逃避!

不要怕給家人帶來麻煩,不要怕被社會評頭論足,不要怕孩子未來受影響......

寬容和忍讓只會助長壞人的猖狂。

希望所有的女子都能被溫柔以待,如果不幸事與願違,那請先學會愛自己,除了自己,誰也沒有資格掌控你的幸福和生命。

(本文根據真實案例改編,人物均為化名)

撰稿人:曉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