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寫過一篇文章的出生史嗎?你怎麼看?

大愛六喰


這個得從雲南省臨滄日報社週末專刊部的一次邀請筆會說起。記得是2005年的6月份,我也即將畢業離校,受報社週末部袁主任的邀請參加此次筆會,要求對自己最近發表的一篇文章是如何進行立意、怎樣構思、如何寫出來的在筆會上進行交流發言。

剛好,本月6月10日就在臨滄日報三版發表了一篇關於學校跟企業舉行的供需見面會的小通訊。而且在這次供需見面會上,我現場跟某大型國企簽訂了就業協議書。這樣,受邀參加筆會,我就一身輕鬆,沒有了其他同學的就業壓力了。寫這個小通訊的“出生”的來龍去脈就得心應手了。很快就完成。


到參加筆會的時候,我才發現,裡面認識的老師大多都是臨滄市文化界的知名文化名人、作家、編輯記者。才有我一個學生,讓我受寵若驚!還好,我已經馬上畢業離校且即將在臨滄市某大型國企上班了。也就不在膽卻了。我就按照寫這篇文章的思路向各位前輩老師們做了彙報。

今天我翻了下故紙堆,終於找出來了這一份泛黃的報紙,文章的名字叫《教育學院牽線搭橋為畢業生做“嫁衣”——30餘家企事業單位到教育學院“招賢納才”》。我從參加供需見面會,到採訪老師、畢業生、企業招聘負責人;到蒐集數據、素材;到整理成文字,包括怎樣想標題,逐一彙報。特別是想標題,想了一個晚上,想得頭都疼。大家都知道,新聞作品標題至關重要,是文章的靈魂,是文章的眼睛,所以得反反覆覆,思來想去的想。然後想小標題,寫作,修改,投稿,發表,領稿費,一路順暢,也順理成章。參加筆會的前輩老師們,對我這篇文章怎麼構思,怎麼形成的還是比較滿意的。


後來,這個稿子經過整理後,在我畢業離校前,還對母校心路文學社(當時我是這個文學社社長兼社報主編)部分社員做了一次專題講座。可惜這個稿子現在找不到了。

我認為,寫了一篇可以稱之為文章的作品以後,寫寫創作手記,對文章怎麼產生的做一下總結還是有必要的。總結這篇文章的優點是什麼,缺點是什麼?以便將來在構思文章的時候,減少缺點錯漏。特別是文字校對上的低級錯誤。我這篇小通訊就有。本來第三個小標題應該是《英語熱門 文秘受歡迎》,發表出來以後變成了《英語熱鬧 文秘受歡迎》。一般情況我是不會出現這種錯誤的。時間長了,現在也忘記是報社校對錯誤還是我的錯誤。

寫了這些,有些雜亂無章。歡迎批評指正。謝謝閱讀。


邊城隱者


文章的出生史就是這篇文章的由來,簡而言之就是創作手記。

包括時代背景,人物性格,事件起始原因等等。

文章的類型有很多種,常見的有散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詩歌……

散文的主要內容是抒情,它的出生史應該是最簡單的,只需要因為某件事或者某個人群的表面現象作孵化,再以此為基礎,根據作者的感受和聯想抒發情感。

記敘文是以記人記事為主,必須要有特定的歷史背景和時間地點人物為基礎,他的出生史可以只是記錄某件事,也可以昇華到抒情。

議論文的出生史,必須是因為某個特定的事件或者人物,作者再以此來展開自己或者他人的觀點。

說明文是對實體事件或者事物進行說明,他一般需要作者對事物或者事件非常瞭解。

詩歌和散文幾乎是相同的,只是詩歌需要把握節奏和韻律,行文還有相應的體裁。


麥玄


寫自己的文章!好


靚爸958


高瞻遠矚,落葉歸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