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岸堤鎮朱家林:從窮山溝到世外桃源的變遷

沂南岸堤鎮朱家林:從窮山溝到世外桃源的變遷

春光明媚的4月,被青翠山巒環繞其中的山東臨沂沂南縣岸堤鎮朱家林村,青石板路、插牆小屋、裊裊炊煙,山居風光隨處可見。與其它山村不同的是,大批遊客在這裡的青石板路上徜徉休閒度假。

63歲的朱家林村村民吳慶英給住在民宿的客人們準備晚餐食材。“以前我們這裡是窮山溝,現在是世外桃源。”吳慶英一邊忙碌著一邊聊天,“原先種一年的地,收成都不夠全家口糧。現在呢,我一個老人都拿上民宿管家的工資啦。”

朱家林村鉅變的由來,還要從朱家林田園綜合體項目說起。正是這個項目的建設,不但改變了村子的貧窮面貌,還帶動周圍20多個自然村走上了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2011年,在外工作多年的田立軍當選為朱家林村黨支部書記。他看著村子落後於時代的模樣,立志要帶領全村幹出個樣子來。

沂南岸堤鎮朱家林:從窮山溝到世外桃源的變遷

當時的朱家林村,三面環山、一面環水,閉塞的交通阻礙了這個小山村與外界的聯繫,更阻礙了村子的發展。“10年前,村裡人都沒用過煤氣灶、電磁爐,做飯用的是最原始的地鍋燒柴。”村會計田西文說,村裡吃水也是個大難題。春天天旱,村民都得翻過山到鄰村去借水。年輕人走出大山後就再也不想回來,村裡一半房屋無人居住,屋頂坍塌、破敗不堪。

田立軍先後5次組織村裡的黨員和群眾代表外出參觀、學習,把大家夥兒的心勁都提了起來,幹勁調動起來。立足村子實際,打造田園綜合體,成為朱家林村的大膽選擇。“我們在最大程度保護原有民居的基礎上,深入發掘老村文化內涵,同時融入現代化的設計,對村子進行升級改造。”田立軍說。

為推動田園綜合體建設,村裡黨員劃片包乾做工作,田立軍帶頭將自己的房子騰出來,用於建設精品民宿。

在建設過程中,設計團隊啟用了本村的老石匠、老泥瓦匠、老木匠,石砌幹碴牆、棗木屋脊、榆木樑,這些古老民宿的特點,都得以保留和傳承。

“沒想到撂棄多年的手藝還有了用武之地,現在我這個院子都成了樣板啦!”今年72歲的公丕省是村裡的老石匠。田園綜合體建設頭一年,他有200多天參與村裡的民宿改造,用自己的雙手改造了生活了一輩子的家園。

沂南岸堤鎮朱家林:從窮山溝到世外桃源的變遷

原本的老舊石屋,改建成了鄉村美學館、螢火蟲酒吧、特色民宿、老屋茶館等,既迎合了現代人的審美情趣和生活需要,又保留了原有的鄉村民俗特色和生活氣息。一個貼近生態、凝聚創意的現代理想田園村莊初具規模,吸引著八方來客。

2017年,朱家林村接待參觀考察、休閒旅遊的人數超過10萬人次。同年7月4日,在山東省國家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項目評選中,朱家林田園綜合體項目在全省14個參與競爭的項目中,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脫穎而出,成為全省第一個國家級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

在外打工的年輕人聽聞了家鄉的變化,紛紛選擇返鄉創業。2017年,村民陳慶林回村開起了農家樂,每年純利潤就有10萬餘元。“孩子們每次回來都說家裡變化很大,很漂亮。”田西文說,兒子也準備在村子裡開個小餐飲店。“現在,村裡人人有活幹、有錢掙,村集體收入也達到50萬元。”

沂南岸堤鎮朱家林:從窮山溝到世外桃源的變遷

經過朱家林生態藝術社區、朱家林特色小鎮前兩個階段的建設與發展,現在的朱家林田園綜合體項目已覆蓋周圍23個自然村、1.6萬人。朱家林村已形成了“一核兩帶五區”的功能佈局,吸引了各種文創和農創項目共21個,總投資額大約16.9億元,將打造成一處集創意農業、文創旅遊、民宿體驗、田園生態社區於一體的鄉村田園旅遊目的地。

風景常在尋常處。沿著遍地惠放的二月蘭走進朱家林村,如同展開了一幅沂蒙鄉村走向振興的嶄新畫卷。(潘鳳娟 尹君 曹麗麗 攝影/杜昱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