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縣:昔日已展千重錦 今朝再進百尺竿

息县:昔日已展千重锦 今朝再进百尺竿<table><tbody>

息縣:昔日已展千重錦 今朝再進百尺竿

濮山蒼蒼,淮水泱泱。


息縣,這個3000年不易其名、不改其治的“中華第一縣”,被稱為中國郡縣制的“活化石”。近年來,勤勞勇敢的息縣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大膽探索,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勇立潮頭譜華章,久久為功結碩果,千年古城迎來新變化,“涅槃重生”又出發……


/<tbody>/<table>

產業發展強民心

蟬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完成“空心莊”整治、新建高標準糧田、成功創建全國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茅臺集團有機小麥原料基地項目落戶息縣並完成主體工程、特色農業實現擴面升級……近年來,息縣在農業方面取得了多項成就,成績喜人,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的多贏局面。

“我覺得家鄉有夢可追尋,我願意讓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揮灑在回鄉創業的扶貧路上。”2015年畢業於河南農業大學的孫國棟回鄉創辦了息縣圖騰種植專業合作社,結合在學校裡學到的農業知識,孫國棟將家鄉特有的中藥材息半夏作為特色產品發展起來,還帶領團隊進行實地調查,實地瞭解村民們平時的農業種植情況,帶領村民們一起發展種植本地特色產品,對鄉村振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息县:昔日已展千重锦 今朝再进百尺竿

為實現由傳統農業大縣向經濟發展強縣的科學轉型,息縣堅持以產業化提升農業,以工業化增強實力,以城鎮化帶動農村發展,經濟呈現出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城鄉互動的良好發展態勢。同時,緊緊圍繞綠色食品工業,做大做強生態主食產業,奮力打造“中國生態主食廚房”。

息縣大力發展以米、面、飲品三大產業鏈條為主的食品產業,定位於從源頭種植、培育、施肥、生產、加工、消費,實現全過程生態可追溯管理、生態主食企業集群性發展、規範化培植、品牌化經營、信息化運作。從種植到加工、研發到檢測、流通到消費形成從“田間到舌尖”的全產業生態鏈條。

息縣以優化產能和增加收入為目標,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不斷加大政策扶持和資金投入,成功創建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鄉村電商服務站達113家。以行路戶外、三隻熊貓為代表的一批電商企業成長迅速。關店土豆、尹灣糯玉米等實現線上銷售,規模以上主導產業及關聯企業達42家,產業集聚區工業投資位居全市第四位。

數字最能說明問題:2018年全縣生產總值同比增長8.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6.8億元,比上年增長30.3%,增幅位居全市第一位。

生態宜居贏民贊

在楊店鄉張圍孜村,村民家中必備兩個垃圾桶。一個可漚肥,裝菜葉、果皮、餐廚垃圾、動物糞便等;一個不可漚肥,裝塑料袋、玻璃瓶、包裝盒等。不可漚肥的垃圾由保潔員運到村資源分揀中心。

“能回收再利用的垃圾可以折算成積分,在愛心超市能兌換學習用具、洗衣粉、衛生紙等物品。”分揀員範金龍介紹道。

可回收利用的廢品,由分揀員變賣;有汙染的垃圾,由縣、鄉集中進行無汙染化處理;不可漚肥、無汙染且不可利用的垃圾,由縣垃圾處理廠統一處理。通過“抓兩頭,帶中間”調動了廣大群眾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同時,將農村垃圾分類處理中行之有效的做法以村規民約的形式固定下來。

息县:昔日已展千重锦 今朝再进百尺竿

現在,息縣創建了項店鎮、楊店鄉兩個“四美鄉村”示範鄉鎮,龐灣、彎柳樹等30個“四美鄉村”示範村。通過示範帶動作用,溝塘渠壩碧水盈盈,鄉間小路野花盛放,文化廣場整潔寬敞,農家書屋明亮舒適。生態環境改善帶來了數不盡的綠色福利。

“龍湖過去是五一水庫。沒有治理的時候,就像一個臭水溝,現在白天綠樹掩映,夜晚流光溢彩。散步休閒就是人在公園走,如在畫中游。”跟隨息縣晨練的市民可看到,龍湖公園“一湖兩岸四區十四園二十六景”,將“溝塘牽絆生雜樹,坑窪起伏傍村郭”的息淮水鄉舊圖景,轉換為“綠野為綱水為脈、花溪疊瀑橋連亭”的城市公園新景觀,已成為縣城重要的生態景觀廊道和城區的中央生態綠洲。

城市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服務功能逐步提升,市容市貌綜合整治深入開展,成功創建省級園林縣城,順利通過省級衛生縣城複檢,綜合執法工作得到省、市充分肯定,息縣住建局被住建部授予“中國工程建設安全質量標準化示範單位”。

配套設施完善的息州森林公園、風景優美的濮公山礦山公園、碧波盪漾的龍湖公園,三園競翠。建成的譙樓廣場、息州廣場、北城廣場已成為亮化、美化的城市大門。琴臺園、趣園、樂園等7個街邊遊園已成為鑲嵌在息縣城市版圖上的一顆顆閃亮的明珠。大別山革命老區引淮供水灌溉工程,寫入了河南省《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該工程計劃投資近60億元,總灌溉面積達35.7萬畝。建成後,可惠及息縣、淮濱縣、潢川縣三縣126萬人,其中貧困人口9.3萬人。

聚力創新惠民生

主刀醫生是國內知名專家;千餘元治療白血病;全縣所有參保人員享受“先診療、後付費”服務;醫聯體、醫共體,上下轉診、分級診療的綠色通道……息縣探索出破解醫改難題的新模式,成為河南省醫改示範縣。

息縣縣委、縣政府牢固樹立大健康、大衛生的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緊緊圍繞讓群眾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少生病的目標,以支付方式改革為切入點,深化縣域綜合醫改。

息县:昔日已展千重锦 今朝再进百尺竿

曾幾何時,息縣農村公路基本上是泥濘路,很多地方不通車,人們出行還要看天氣。如今,息縣新建通村通組道路808公里,開通通村通組客運班線42條,全縣所有行政村實現了通公路、通客車、通郵政的目標。全市交通扶貧暨“四好農村路”建設現場會在息縣召開,農村公路村村通成為助力農村經濟的“加速器”。

息邢高速、安羅高速建成後將與大廣高速、淮息高速構建起貫通息縣東西和南北的高速公路網絡,對息縣的物流、資源開發、招商引資等起到積極作用。

現如今,息縣公路不僅越修越多、越建越寬,3580公里的公路路肩陪護工作不斷優化路網結構,消除安全隱患,真正實現“暢潔綠美安”。

教育是地方發展的先聲,也是地方歷史變遷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投入帶來大變化,大發展帶來大提升。2018年,息縣投入近2億元對全縣中小學校進行達標改造,投入近10億元新建縣四中、新一中、龍湖中學、十三小等11所中小學校,順利通過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國家級達標驗收。

華中師範大學附屬息縣高中一期工程僅用150天就建成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已全面開工。創新息縣高中辦學模式,與華中師範大學深度合作辦學,面向全國廣納賢才,從省內外著名高中引進特優名師、學術技術帶頭人、骨幹教師,擇優選聘畢業生,讓老師們“招進來,留得住,教得好”,創造了“息縣速度”,體現了“息縣精神”。

擔當作為聚人氣

“如今的彎柳樹,與往年不一樣。綠樹成蔭水也藍,日子比蜜甜,遍地是歌聲,到處是笑顏……”息縣路口鄉彎柳樹村的村民們自編快板,讚美如今的美好生活。

提起彎柳樹,“村裡環境差,道路泥濘,垃圾圍村。村民賭博成風,矛盾交織,亂象叢生。就連村兩委班子,僅有村支書和村主任兩人。”是駐村第一書記宋瑞2012年初來時的印象。至今,已是三輪7年駐村。宋瑞克服重重困難,用一顆赤誠之心,帶領彎柳樹村走出一條“志智雙扶”的好路子。2018年,宋瑞榮獲全國脫貧攻堅貢獻獎,受到了全國政協主席汪洋的親切接見。

息县:昔日已展千重锦 今朝再进百尺竿

息縣有99個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27821戶96125人。為實現高質量脫貧,成立了縣委書記任政委、縣長任指揮長的脫貧攻堅指揮部,劃分了東、南、西、北四大戰區。

息縣將一批有理想信念,能帶對路子;有致富本領,能帶好發展;有良好品行,能帶正風氣;有公道之心,能帶出奉獻的優秀黨員,派駐為駐村第一書記、脫貧責任組、幫扶工作隊、脫貧退出指導員。

縣域內劃分6614個網格組,明確13388名網格員,構建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體系。

縣處級幹部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帶頭開展“晝訪夜談”。縣委書記金平,每週至少在村裡住宿一晚,截至目前,已在50個行政村住了52個夜晚,走訪群眾近2000戶,99個貧困村留下了他察民情、探疾苦的身影。解民憂、暖民心,將矛盾化解在最基層。矛盾化解了,信訪的人就少了,2017年度息縣被評為全省信訪工作突出單位,綜合考評成績全省第一。

在加強作風建設的同時,息縣持續夯實基層黨建基礎。組織陣地建設和制度建設兩手抓,新建村級組織活動場所120個,改造提升244個。

息縣縣委組織部副部長陳學江介紹道:“不僅在陣地建設上下功夫,在保障村幹部待遇上也實行績效考核。用‘五面紅旗’激勵幹部擔當盡責,並將鄉鎮黨建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確保鄉鎮黨組織有錢辦事、有人幹事、有場所議事。”

配齊配強了村級黨組織書記、全縣所有村部煥然一新、便民服務中心、打工直通車、村組工作交流微信群……是服務方式的轉變,更是幹部作風的轉變。

福地福人居,福人居福地。如今的息縣人,回到息縣有歸屬感,走出息縣有自豪感,生活在息縣有幸福感,工作在息縣有成就感。歷經歲月洗禮的千年古縣,迸發出新的勃勃生機。

(餘江 李梅 /文 吳楠 /圖)

息县:昔日已展千重锦 今朝再进百尺竿

審 核:餘 江

息县:昔日已展千重锦 今朝再进百尺竿

2、如有侵權問題請隨時聯繫我們刪除。

聯繫電話:5966998

郵箱:[email protected]

息县:昔日已展千重锦 今朝再进百尺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