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克伯格妻子告訴你,像“學霸”一樣優秀的真正祕訣!

Facebook 創始人扎克伯格的華裔妻子普莉希拉·陳Priscilla Chan,從不否認自己的“學霸”稱號。但她說,像認真聽講、做好筆記複習這類自己擅長的老方法,在如今完全算不上“學霸”。

扎克伯格妻子告訴你,像“學霸”一樣優秀的真正秘訣!

2018年布什中心領導論壇(Bush Center's Forum on Leadership)上,她談到成為一個“終身學習者”(lifelong learner)意味著什麼。她表示,真正的學習要從單純的接受教育轉變為一種生活方式,一種觀念。“能夠獨立解決問題,活學活用,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即使遇到問題,也懂得如何尋求幫助和爭取有效資源”。這樣才是真的優秀~

一位父親的擔憂

每一次我到幼兒園接女兒回家,望著她那無憂無慮的小臉蛋,我的擔憂就愈發沉重起來:可憐的孩子啊!你知道不知道,許多年以後,當你踏入社會謀求一份普通文員的職務時,最少會有8個同胞與你競爭這個位置,其中包括兩個耶魯的博士、三個牛津的碩士,而另外三個人則具有5年以上在跨國公司工作的經驗。到那個時候,如果不能比他們更優秀,你就做好申請救濟金的準備吧!

這段文字側面道出了嚴酷而激烈的競爭現實。人工智能時代,孩子不僅要跟人競爭,還要跟機器競爭,知識更新迭代的速度簡直不敢想象。

可能現在努力掌握的技能和知識,兩三年後,就會成為明日黃花。這可怎麼辦呢?

保持終生學習力,才能讓孩子成為未來的主人

針對這種現實,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培養孩子自學以及終身學習的能力,通過學習改變自己,適應變化。

扎克伯格妻子告訴你,像“學霸”一樣優秀的真正秘訣!

哈佛大學文理學院院長柯比教授(W·C·Kriby)在對哈佛優秀學生的觀察和研究中,認為:唯有學習力,才能讓孩子真正提升學習效率,成為未來的主人。

在他看來學習力就是競爭力,擁有學習力的人一生都在不斷學習,直至成為出類拔萃的頂尖人才。

美國素有“先有哈佛,後有美利堅”之說。截止目前,哈佛已經走出了包括喬治·W·布什在內的七位總統,而且,全球500強三分之一的總裁在哈佛學習過。

但是,哈佛教給他們的不是如何成為一個CEO,而是教給他們一種學習的方式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習力。也正是這種學習力幫助他們在漫長的一生中像滾雪球一樣使自己不斷增值。

過去,一個人全部知識的80%是在學校學習階段獲得的,其餘20%則依靠在工作階段的學習;而現在完全相反,在學校學習到的知識不過佔20%,80%的知識就需要你在漫長的一生中通過不斷學習和實踐獲得。

扎克伯格妻子告訴你,像“學霸”一樣優秀的真正秘訣!

△ 學習曲線——睿智曲線。

學習力的核心素質是什麼?

在哈佛,教授們用啟發式的教學方法來教學,是一種教授指導下的學生“自我教育”。老師教給學生基本的知識和理論作為他們研究的基礎,然後學生自己去學習、探索、體驗,發揮自身創造力去解決問題。

哈佛的終極目的是培養具備下面的這些素質的人:

Self—confidence 自信心

Warmth of personality 熱情

Intellectual creativity 創造精神

Intellectual curiosity 學習的慾望

Initiative 學習的主動性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責任感

Reaction to setbacks 對失敗的態度

Energy 活力

而如何具備這些素質,也正是柯比教授想表達的哈佛精神——如何具備學習力的核心。

他認為,學習力的定義應該是,包括學習動力、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效率、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在內的一個綜合體。

如何培養學習力?

  • 學習的動力:主觀目標越明顯,越能調動學習的主動性

有人說,對啊,所以我讚揚孩子給予鼓勵啊!

有一天,我的外孫跟小夥伴一起在郊外遊玩。正玩得高興,突然有一個女孩兒哭了起來,說是必須趕緊回家。

她著急地說:“天哪!我竟忘了看時間,今天的功課我還沒有做。”

“現在是假期,怎麼還有功課?”夥伴們問她。

“是我媽媽讓我做的,如果沒有按時做完,她會揍我的。”那個小女孩哭喪著臉說。

聽到這裡,我感覺到,在這種被迫式的學習下,不管那個女孩兒走到哪裡、做什麼,學習的負擔總像影子一樣跟著她。她學習並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不挨媽媽的打。這種情況下,她怎麼可能有主動學習的意識?

因此,我們不是要壓著孩子學習,而是要引導孩子思考想通過學習得到什麼。對學習來說,主觀目標越明顯,就越能夠調動學習的主動性。同時,還要有一個明確的學習計劃。

一般來說,優秀的計劃包括以下4點:

A. 明確的目標;

B. 達成的方法;

C. 清楚的階段;

D. 每階段有具體成效。

  • 學習態度:成功的學習80%與正確的學習態度有關

哈佛大學博士愛德華·班菲德經過多年研究表明:成功的學習80%與態度有關。他認為,在學習中,你有什麼樣的態度,就有什麼樣的結果。

在哈佛,大家公認的學習定律就是“W=X+Y+Z”(成功=勤奮學習+正確的方法+少說廢話),而勤奮則是第一位的。

以商學院為例,兩年的學制,所有的必修課幾乎都必須在一年修完,新生每天一般要學習13~18 個小時,經常要學習到凌晨一兩點鐘。成績排名最差的20%的學生,會收到校方的秘密警告。

這些看起來非常苛刻的要求,卻培養了他們勤奮、刻苦的學習態度。當然,勤奮不只是指花費更多的時間,還要求在某一件事上聚焦、專注。

三心二意地坐一天不如一心一意幹一小時。就像蒙臺利梭說的:“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讓學生聚精會神學習的方法。”

  • 最有效的學習方法是什麼?

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布魯姆,根據他自己數十年的實驗研究提出一個論點:只要學習得法,97~98%的學生都能達到優等生的學習水平!那麼,有效的學習方法究竟是什麼呢?

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學習,不要盲目去追求那些所謂的“快速學習法”,應該先對自己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知道自己最喜歡、最適合哪種學習方法。

比如,有些人主要是視覺學習者,喜歡看照片或圖表;有些人是聽覺學習者;有些人則是觸覺學習者,通過觸覺會學得更好;有些人是偏重印刷文字的,通過讀書會輕而易舉地學會東西;有些人是“群體相互影響”學習者,與他人相互影響時學得最好。

閱讀是你終生的任務,根據研究顯示,小學生在小學三年級結束之前,如果還不具備基本的閱讀能力,未來學習其他各門功課,都會碰到困難。

所以你必須記住三件事:

第一,閱讀是一切學習的基礎。

第二,提高閱讀能力是終生的任務。

第三,只有堅持多讀才能提高,不然閱讀能力會自動降低。

不同的學習力決定了不同的人生,決定了我們的孩子能夠走多遠。一個沒有掌握學習力的人,是已經給自己準備了人生葬禮的人。

用柯比教授的話說:“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諄諄相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