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此次調整之後,再漲起來的話,機會在藍籌還是中小創?

財經宋建文


藍籌不漲,大盤不漲。

藍籌就是A股的定海神針,藍籌不漲,大盤很難漲起來,現在A股總市值50多萬億,前10大市值的股票就已經12萬億,藍籌的漲跌對大盤的影響非常大,可謂藍籌不漲,大盤不漲。

由於藍籌股市值大,所以漲跌皆不易,想要在藍籌上獲取大額收益相對來說比較困難,比如工行,流進幾個億也不能讓其漲停,而小市值的股票流進幾千萬就能漲停。從這點上來說,在中小創中獲取大額收益確定性更大。

如天味食品,主力資金淨流入不到1億,卻能封漲停板,而像五糧液這樣的大盤股,資金流入2.5億,漲幅僅有2.5%。同樣的資金對中小創和藍籌股的影響是截然不同的。做股票時候還是要理解這點。

當然不是說藍籌股就沒有機會,很多藍籌股雖然每天的漲幅小,但持續時間長,總體漲幅長期下來也是不弱於中小創的,典型的如茅臺、格力、美的等。同樣的漲幅,中小創需要的時間短,藍籌時間長。如果我們傾向於做短線,選擇中小創為好,而藍籌一個月下來可能漲幅不到5%,兩三年才有30-50%的收益。

更多時候,大盤漲的時候都是藍籌搭臺,中小創唱戲。

關注瞭解更多財經觀點。

浮沉市


機會是跌出來的,風險是漲出來的,而不是說藍籌股,大白馬沒有機會,也不是說機會一定在中小創!最主要的還是看一個相對的個股質地,基本,以及股價的一個位置!

簡單的說就是,買中小創的績優股也好,藍籌股也罷,都不是無條件的去買,熊市的時候,績優股照樣下跌.因此,投資者應該順勢而為,低價時買進好股票長抱不放,而不是高價時大肆採購!

就好比茅臺再好,基本面再強,但是十年來累積漲幅已經那麼大,現在處於的位置也是絕對的高位,就不要去參合了!而對於許多從2015年的熊市開始跌至2018年的中小創績優股來說,早就已經泡沫擠乾淨,勢必會有價值投資的機會出現!!


所以說選股票,績優,基本面好,放第一;而相對的股價位置,放第二!一是為了在未來長期持有的過程之中預防風險,二則是為了獲得以後巨大的上漲空間,兩者缺一不可!!

那麼對於現在的中小創來說,已經經歷了2015-2018年的熊市下跌洗禮,跌幅也達到了70%多,完全符合一個大級別熊市的標準,自然有它的投資價值!並且前期的2019年1-4月裡,大部分的中小創績優股其實處於的是一個滯漲,甚至更像是震盪洗盤的局面,所以機會是遠遠大於風險的!!

但是對於前期漲幅巨大的藍籌股,白馬股,甚至上證50個股來說,就要擦亮眼睛,用心去挑選了!因為大部分的個股在前期的上漲過程之中,已經有巨大的上漲空間,更重要的是部分個股還出現了歷史高點,股價也在這幾年裡翻了好幾倍,那勢必就是有風險的!

所以在未來大盤的調整過程之中,那些前期漲幅巨大的個股,無論績優還是垃圾,都會有一個大幅度下跌的過程,有業績支撐的跌幅慢一點,少一點,沒有業績支撐的就是資金逃離,暴跌的局面!而對於那些處於底部區域,前期滯漲的績優股,特別是大部分的中小創來說,回調錯殺其實更多的是一個機會,是一個逢低吸籌的時機,反而應該持有,不要被主力和機構洗出去了!


琅琊榜首張大仙


A股已經結束了過去三個多月的上漲行情,從週一開始進入了新的調整行情;現在有很多投資者都是提出關於大盤迴調到什麼位置的問題?而這個問題關心大盤這次調整之後,再度漲起來的話,機會是在藍籌股還是中小創?我認為機會依舊是在藍籌股身上,中小創的機會還在後面,理由如下:

現在的A股行情總體還是處於底部,其實目前A股進入調整階段也是屬於牛市構築底部行情。根據A股歷史牛市初期行情機會都是在藍籌股身上,因為在牛市初期超大資金要藉助藍籌股拉昇指數,並不會去炒作中小創,中小創都是在牛市加速期間,大盤趨勢已經完全是上漲趨勢之時才是中小創機會。

說白了就是任何一波牛市來臨之時,都是以金融股為首的藍籌股進行拉昇大盤指數,類似證券,銀行,保險,石油等一線藍籌股拉昇。這是牛市拉昇盤面的第一波,隨後第二波拉昇就是要藉助二三線藍籌股拉大盤,類似地產,鋼鐵,水泥,建材,煤炭,水電等等板塊接力第二波拉昇大盤指數。

股市想要來牛市絕對會藉助藍籌股拉昇大盤,因為藍籌股佔比大盤指數很高,類似中國石油,工商銀行,中國石化,農業銀行等等大藍籌股都佔比大盤指數比例最高,在牛市初期都是藉助這些股拉昇盤面,為的就是塔臺,把大盤指數拉高,做強。

所以即使本次A股調整完之後再次迎來上漲行情,依舊是藍籌股的機會,並不是中小創的機會。中小創的機會都是在等牛市中期之後,全民炒股的時候,藍籌股已經把大盤平臺搭好,中小創才會機會表演,而現在A股大盤舞臺都沒有搭好,怎麼可能輪翻中小創機會呢?

總之在牛市中期之前都是以券商為首的藍籌股機會為主,只有等牛市中期之後才是中小創機會,希望你要明白這個規律,不要踏錯了。


老金財經


大盤此次調整之後,再漲起來的話,機會還是在中小創,而且確定性很高。但這不是說藍籌沒有機會,只是機會沒有中小創明顯。我們可以基本面的邏輯推導和技術面走勢來解釋為什麼未來還是中小創的機會大。

基本面邏輯推導:

進入2019年,從1月份2440點開啟的第一波反彈,可以定義為寬政策刺激下的估值修復行情,現在這一波估值修復的驅動已經走完,回調後如果再次上攻的話,需要新的驅動,市場普遍認為下一波上漲的驅動是業績驅動。現在問題來了,什麼類型的企業業績最先見到拐點,那麼這一類股票就成了下一波大盤上漲的主要驅動。答案很明顯,業績最先修復的有以下兩類:

1.政策風口上的企業,如5G商用上下游的企業,電力改革上下游的企業,化工供給側改革收益的企業等,總之,誰在政策的風口上,誰最先受益。

2.毛利率高,市佔率高但市值相對較小的行業,政策寬鬆下,業績反應最為迅速。

大家可以發現,以上兩類股票大部分都在中小創裡面。

技術面分析:

先來看藍籌指數的代表上證指數,現在是日線級別的調整,在3000點左右有明顯支撐,如果調整在3000點中樞結束的話,是日線級別的二三買合併的買點,但是因為一買的過於強勢,且調整的時間不足,主板調整是從4月8號13號點開始的,調整時間不到一個月,調整幅度也不大,換言之,前期的風險釋放不夠充分。因此,後面二三買能持續走強的概率不大,最大的可能是在這裡形成更大級別的中樞,也就是在這裡構築日線級別的中樞之後,再開啟上攻。

創業板不同,從3.12號的9號點就開始了調整,調整的級別接近日線中樞,調整空間不大,但調整時間已經接近二個月,前期上漲的風險釋放比主板要充分,因此,如果再次開啟波段上攻的話,從技術面分析,創業板的後期機會更大。

結論:從邏輯推導還是從技術分析,都指向下一波的主要機會還是在中小創這邊,調整結束時應該重點關注。

我是禪風,點個贊加關注,還有更多的精彩內容與你分享


淡淡禪風


大盤此次調整之後,再漲起來後機會更多是屬於中小創個股,畢竟經過接近四年的下跌後很多中小盤是跌出了價值,和高高在上的藍籌股相比更有吸引力,更會受到資金的親睞。而A股市場當下投機盛行,只要新一輪行情開始,中小創仍然會被爆炒。


從今年第一季度的行情分析,前期是主板先走強,後面是創業板爆發上漲,創業板的漲幅遠超主板,很多資金在前期都很謹慎,到了大盤瘋漲後開始湧入中小創導致了部分題材股走出翻倍的行情,對於大部分股民而言,藍籌股並不屬於他們的投資對象,漲的慢,收益少,更鐘情買中小創實現財富自由成為了他們的選擇品種。加上牛市買小熊市買大的理念,很多人也易於在牛市買低價股和小盤股,以便獲取更多收益。

而後期的外資入市後,也會加大對創業板權重股的佈局,很顯然就會吸引部分中長期資金入市創業板藍籌股,也會加速中小創個股炒作機會,在A股做價值投資還不能被大部分人認可的時期,股市又處在只能買漲不能買跌的階段,投機成風也就可以理解,一旦股市再漲起來,資金熱衷炒中小創是一種趨勢,也是一種投機的共識。所以,如果想穩健理財,可以考慮藍籌股調整後買入,如果打算做翻倍機會,可以考慮買中小創個股。



感謝點贊並關注,歡迎評論和轉發,每日分享更多觀點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今年股市整體沒有太多太大機會了!現在基金 機構 大小散戶投資人幾乎都已滿倉,都在坐等轎伕,誰來抬呢?都以為70大慶和科創板開啟股市會有很多機會,這機會也其實就不存在了。

奇葩的新股發一留九規則,導致二級市場上絕大多數公司股票是嚴重高估的,幾百幾千倍市盈率 幾十倍淨資產的股票比比皆是,毫無長期投資價值可言,大股東解禁就跑天量套現走人 或轉移掏空上市公司資產屢見不鮮,這才是今天股市一切問題的根源。

錢,是自己的血汗,股友們且炒且珍惜吧!


張家來客請進


這是我最近看到的最有思維和價值的問題,對長線資金尤其有價值,短線資金也可以參考。

從去年十月末大盤第一次觸底至今整整六個月了,大盤在空頭一次又一次的恐嚇中上漲了34%,在觸及套牢盤堆積的3288區域後堅決掉頭向下,一週跌了6.1%並出現五連陰的嚇人走勢。各路玩家又開始擲骰子玩算卦,預測明後走勢,算對了大家噼裡啪啦喝彩,算反了大家一鬨而散。該虧錢的還虧錢,掙錢的還是接著掙。樓主有見地引導大家想想您的資金怎麼辦,正當時。

1, 大盤迴調了,長線未動股票是否要換一部分倉呢?比如有些績優股從2500開始只漲了5—10%基本還沒挪地方呢。我手裡最少有30%這類倉位。

2,中長線被這幾天震出來的少部分倉位,資金該入哪類行業?這部分資金市場裡比例不小,好好想想。

3,短炒的散戶和基金手們,跑出來了,哪天肯定再跑回去。哪天不重要,重點是想好跑進哪類股,多想想這個才是正經生意。


東方長安


大盤這次下跌至少為日線級別調整,因為累積了大量的獲利盤和歷史套牢盤在3000點附近位置,首先建議你不要輕易相信輿論進行抄底。

如果大盤有反彈,因為國家正在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小創裡面具有核心知識產權的個股可能會漲幅可觀。可以結合新興行業,比如氫能源和雲計算這些,再看看近期無大額解禁的個股,進行選擇。

望採納,可以關注我,專業研究金融邏輯。



用戶100533785008


大盤屬於背離,中小創沒背離,專家一直都推大盤股,沒人氣的,沒人跟的,一看賺了指數不賺錢就是尷尬的表現,大盤股也是從小盤股成長起來的,掌握獨特資源忽悠新股民進場,不要因為便宜就能翻身,因為拉不動,需要錢的。如果再漲大盤股,新股還發行不,上市就感覺是圈錢來的感覺更談不上成長,中小翻10倍,大盤翻一倍就差不多了。


巧克力豆590


我真實的觀點,是大部分股民不願面對殘酷現實就是少虧者清倉,賺錢者觀望,大虧者沒辦法90%的人永遠也回不去本金了!25年在刀上舔血得到的經驗了。制定遊戲規則的人永遠是站在機構,基金投資人一邊,它們資金安全則國家金融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