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進度超預期 六股受關注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進度超預期 電力信息技術領域需求將爆發

之前被市場爆炒的泛在電力物聯網概念即將真正“落地”。據報道,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的泛在電力物聯網2019年建設方案近日已下發至各省網公司,2019年將開展57項任務中的27項重點任務,主要包括網上電網應用構建、配電物聯網建設、新一代調度自動化系統建設等。

25日,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發佈泛在電力物聯網5G創新應用階段性成果,並攜手中國移動建立電力行業首個泛在物聯網與5G聯合應用實驗室。

華創證券認為,國網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方案超預期。我國電網投資從2002年的998億元提升至2018年的5130億元,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將帶來電力信息技術領域需求的爆發。

國電南瑞(600406)信通業務涵蓋平臺及基礎軟硬件、電網生產智能信息化管理系統等,信通子公司2018年業績預計增速達50%。

岷江水電(600131)獲國網信通公司資產注入,轉型打造電力“雲網融合”信息化平臺,將受益於電改、泛在電力物聯網IT需求增加。

金智科技(002090)已成為國內智能電網領域主流廠商,電力信息數據傳輸設備、變電站監控、配網自動化在國網採供中中標領先。

遠光軟件(002063)是我國電力信息化龍企業,致力於依託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雲計算、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為電力行業提供從發電、輸電、配電、售電、用電各環節業務的一系列信息化服務。公司第一大股東為國網電商公司。

智光電氣(002169)投建電力需求側線下用電服務及智能用電雲平臺,與阿里雲合作共建國內首個“基於大數據驅動的綜合能源大服務工業互聯網平臺”。

國信證券指出,國家電網加快推進“三型兩網、世界一流”戰略落地,規劃到2021年初步建成泛在電力物聯網,到2024年全面建成泛在電力物聯網。根據草根調研結果,相關戰略正加速推進,智能化相關的資本開支將成為重點方向之一。(1)國網資產注入:岷江水電;(2)能源互聯網:中恆電氣、金智科技、亞聯發展;(3)電力載波:東軟載波、鼎信通訊。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进度超预期 六股受关注

國電南瑞:股權激勵落地,業績長青可期

國電南瑞 600406

研究機構:申萬宏源 分析師:韓啟明,劉曉寧,鄭嘉偉 撰寫日期:2018-12-06

公司披露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設立四年四次業績考核目標。本次計劃對應的限制性股票有效期包括授予後的24個月限售期和48個月解除限售期。若達到限制性股票的解除限售條件,激勵對象獲授的限制性股票將在未來48個月內分四批等比例解除限售。以第一個解除限售期對應的業績考核目標為例:2019年淨資產收益率不低於13.2%,且不低於同行業對標企業75分位值水平;2019年較2017年淨利潤複合增長率不低於11%,且不低於同行業對標企業75分位值水平;2019年成本費用佔收入比重不高於84.80%;2019年完成南瑞集團下達的經濟增加值目標,且ΔEVA大於0。

重組工作圓滿完成,激勵改革釋放活力。公司在圓滿完成重大資產重組之後,新業務開拓和戰略新興產業發展都迎來良好機遇期。公司緊跟行業發展新變化,在電網自動化及工業控制方面、繼電保護及柔性輸電方面、信息通信業務方面、發電及水利環保方面、國際市場方面齊頭並進,重點關注一批有影響力的重大工程。若本次激勵計劃得以順利推行,有利於激發管理團隊的積極性,提高經營效率,降低國企委託代理成本,有利於公司業績長期穩健發展。

維持盈利預測不變,維持“買入”評級:公司是我國電網裝備製造領域的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和電力二次設備龍頭企業,在重組完成後穩健經營發展各個板塊,並有望通過本次激勵釋放經營活力。我們維持盈利預測不變,預計公司18-20年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為41.47億元、48.95億元、56.41億元,對應EPS分別為0.90、1.07、1.23元/股,當前股價對應估值分別為20倍、17倍、15倍。維持“買入”評級不變。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进度超预期 六股受关注

岷江水電:打造國網“雲網融合”業務平臺

岷江水電 600131

研究機構:申萬宏源 分析師:劉曉寧,葉旭晨,王璐 撰寫日期:2019-02-19

國網旗下發配售電一體化企業。公司為國網四川省公司旗下四家上市公司之一,國家電網為公司實際控制人。公司擁有區域性獨立配電網絡,集發配售電於一體,業務範圍包括自發電及外購躉售電,供電區域主要包括阿壩州汶川縣、茂 縣以及都江堰部分區域,工業用戶為公司主要客戶群體。公司部分裝機在2013年阿壩州泥石流災害中受損嚴重,此後公司積極開展災後重建,截至2018年底在運控股裝機達20.29萬千瓦,參股福堂電站、竹格電站、西部陽光三家水電站,參控股電站合計權益裝機達39.49萬千瓦。

主營業務盈利能力欠佳,投資收益為主要盈利來源。公司控股水電機組發電量無法滿足供區用電需求,需從國網及周邊小水電公司外購電量,2018年外購電佔比高達77.2%。由於外購躉售電毛利率較低(2017年為7.1%),公司當前主營業務毛利率維持在15%左右。由於三項費用率超過10%,主營業務扣除三項費用後所剩無幾。公司利潤主要來源於參股公司投資收益,尤其持股40%的福堂電站裝機較大、盈利穩定,14~17年福堂電站投資收益佔歸母淨利潤中平均比例超過60%。2018年受益下游鋼鐵企業技改完成及整體用電需求回暖,公司自發電上網電量同比增長3.97%,外購躉售電量同比增長34.80%。同時受益於投資收益增加,根據公司業績預告,2018年歸母淨利潤達1.25億元,同比增長56%。

發佈重大資產重組預案,公司擬打造國網“雲網融合”平臺。公司2019年2月發佈重大資產重組暨發行股份購買資產預案,擬將除福堂水電40%股權、陽光電力9%股權外的發配電資產負債全部置出,與國網信產集團擁有的中電飛華、繼遠軟件、中電普華、中電啟明星四家雲網融合業務公司等值股份進行交換,並向信產集團及少數股東發行股份購買剩餘股份,實現四家公司全資控股,同時募集配套資金用於雲網融合等項目建設。截至目前交易標的資產的審計、評估工作尚未完成,尚待國務院國資委、證監會等最終批准。

擬注入四家公司均從事能源行業“雲網融合”業務。擬注入的4家標的公司定位於能源行業雲網融合產品提供商和運營服務商,為電網、發電集團、售電企業、新能源企業等提供覆蓋雲網融合基礎設施、雲平臺及雲應用的一體化服務。經測算,四家公司資產負債率近年穩定在70%左右,淨利率水平在5%-8%之間。剔除重複計算部分後,我們測算2018年1-11月四家公司淨利潤合計2.43億元。此次資產重組方案將公司原有盈利能力較差的發配電主業置出,同時保留了盈利能力最強福堂電站40%股權。

盈利預測與評級:由於此次重組方案收購對價及發行股份數等尚存不確定性,我們暫不考慮此次收購,預測公司2018-2020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25、1.36和1.45億元,對應EPS0.25、0.27和0.29元/股,PE27、25、23倍。考慮到公司有望成為國網“雲網融合”平臺,後續新業務空間廣闊,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重大資產重組方案存在不確定性,福堂電站投資收益大幅下滑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进度超预期 六股受关注

金智科技公告點評:輸變電可視化運維繫統新業務中標國網寧夏項目

金智科技 002090

研究機構:浙商證券 分析師:鄭丹丹 撰寫日期:2018-12-19

輸變電可視化運維繫統將採用多種新科技。

據2018年12月18日公告,此次中標項目的主要內容為,為寧夏330kV及以上超高壓輸電線路建設輸電線路可視化運維繫統,為寧夏65座變電站建設遠程智能巡視系統,中標金額約0.57億元,相關設備及系統租賃期4年。該項目採用國內首創的輸變電全面可視化新技術,應用基於3DGIS的輸電線路三維可視化技術、人工智能識別技術與大數據分析技術。我們認為,該項目如履行順利,將為公司智能運維業務成長積累重要工程經驗。

控股子公司將出售非核心資產股權。

公司12月13日公告,持股85%的控股子公司金智信息擬向公司控股股東金智集團轉讓南京城建隧橋10%股權,完成後不再持其股權,作價0.45億元,上市公司淨利潤預計將因此增加約0.27億元。我們認為,該交易將有助公司聚焦主業,改善現金流,降低資產負債率,並適度增厚2018年度業績。

與華潤電力開展戰略合作。

公司曾於10月25日公告,與華潤電力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擬在勘查設計與工程總承包、智能電廠、配網自動化、模塊化變電站、儲能、能效管理平臺和區域能源規劃等方面開展戰略合作,互利共贏,協議有效期5年。我們認為,如執行順利,將利好公司多項業務發展。

投資建議。

我們預計,公司將於2018~2020年實現EPS0.49元、0.54元、0.67元,對應36.6倍、33.1倍、26.7倍P/E。維持“中性”評級。

風險提示。

行業投資或放緩;模塊化變電站等新業務的發展存在試錯風險;行業估值中樞或現波動。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进度超预期 六股受关注

中恆電氣:通信電源龍頭業績拐點已現,5g和數據中心驅動新一輪高增長

中恆電氣 002364

研究機構:安信證券 分析師:夏廬生,彭虎 撰寫日期:2019-01-10

5G和數據中心雙輪驅動,通信電源龍頭成長可期:公司精耕電力電子、電力信息化和能源互聯網三大板塊業務,其中電力電子板塊是主要收入來源,營收佔比超過60%,產品涉及通信電源、數據中心高壓直流電源(HVDC)、電力操作電源和電動汽車充電樁等。公司堅持大客戶資源戰略,下游客戶以電信運營商、國家電網和數據中心廠商(BAT和IDC廠商等)等為主。受益於5G和數據中心建設,我們認為通信電源系統、HVDC有望成為公司未來業績的核心增長點;同時,國家政策對充電樁的大力支持以及網約車運營商對電動汽車業務的深度佈局,也有望推動充電樁需求的規模提升。此外,公司對能源互聯網的戰略佈局,也有望助力公司成長為能源管理和服務的龍頭廠商。

5G基站電源擴容需求顯著,老牌廠商大有可為:我國5G有望在2020年規模商用。5G時代,基站設備AAU單扇區輸出功率有望從4G時期的40~80W增加至200W甚至更高,另外運算量上升也將推動BBU功率進一步提升,5G單站的供電功率預計將達到約4000W甚至更高。因而基站電源存在極大的擴容需求。目前,基站設備供電主要採用-48V直流拉遠方案,5G時代BBU集中部署有望推動HVDC直流拉遠和DPS分佈式供電方案的出現。假設以上3種方案的建設比例為1:1:1,按照國內約450萬宏基站規模測算,我們預計5G基站電源市場空間有望達到約315億元,相較4G時期大幅提升。當前通信電源行業已經進入發展成熟期,前六大廠商市佔率超過90%。公司作為通信電源老牌廠商,自4G以來就戰略定位高端產品,毛利率水平較高。5G時代有望繼續保持技術優勢,通過創新性解決方案佔據一定市場份額。

數據中心迎來HVDC供電時代,龍頭公司顯著受益:5G時代,超大型雲計算IDC和小型的邊緣計算IDC有望成為未來數據中心的主要發展方向。5G時代,更高速高容量的網絡有望帶來更多的數據,全新的網絡架構(邊緣計算MEC)以及新增應用場景需求(低延時高可靠通信)有望帶動邊緣數據中心的建設。根據中國聯通的統計,供電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成本分別佔數據中心CAPEX和OPEX的50%和28%,未來高效的供電技術方案發展潛力巨大。目前,主流的數據中心電源系統有UPS和HVDC兩種。相較於UPS,HVDC具有運行效率高、佔地面積少、投資成本和運營成本低的特點,有望成為主流。並且,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HVDC產業化和市場化的抑制因素逐步消除,市場需求進一步打開,行業進入加速成長期。公司是HVDC的先行者和龍頭廠商,目前市場率高達60%以上,有望率先受益。

政策暖風疊加盈利新模式,民營充電樁龍頭順勢而為:電動汽車行業近幾年高速發展,過去5年年均複合增長率超過150%。然而,由於平臺不兼容和運營模式等問題的存在,我國充電樁建設進度不及預期,現有充電樁無法滿足全部需求。考慮到新能源汽車的戰略高度,未來有望繼續保持高增長,因此充電樁行業的長期驅動邏輯明晰。當前,在政策層面和商業模式層面均呈現邊際改善,尤以網絡平臺效應強勁的滴滴的加入為代表,行業困局突破指日可待。初步測算,預計2021年前我國直流充電樁就有120億元的市場空間。當前,充電樁行業處於高增長時期,我們認為具備更高附加值產品生產實力的廠商有望獲得更高市場份額。公司主攻價值量更高的大功率直流充電樁,同時通過整合上游產業鏈和搭配軟件服務的方式,提高產品議價能力,毛利率達到55%以上(根據公司公告),遠高於行業一般水平。

投資建議:我們預計公司2018年-2020年的收入分別為11.69億元(+35%)、17.22億元(+47%)、30.83億元(+79%),淨利潤分別為1.04億元(+63%)、2.06億元(+97%)、3.63億元(+76%),對應EPS分別為0.18元、0.37元、0.64元,對應PE分別為64倍、33倍、18倍。我們給予公司2019年動態PE35倍的合理估值,6個月目標價為12.95元,首次覆蓋,給予“增持-A”投資評級。

風險提示:5G建設不及預期;數據中心建設不及預期;充電樁建設和運營不及預期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进度超预期 六股受关注

東軟載波:國家電網建設泛在電力物聯網直接受益標的

東軟載波 300183

研究機構:東北證券 分析師:孫樹明,熊軍 撰寫日期:2019-03-11

國家電網發力泛在電力物聯網,夯實基礎支撐能力為重點任務之一。國家電網公司提出,通過三年攻堅,2019~2021年初步建成泛在電力物聯網,通過三年提升,到2024年建成泛在電力物聯網。提升方向為,在現有基礎上從全息感知、泛在連接、開放共享、融合創新四個方面提升。並提出九大建設內容,其中第九條為夯實基礎支撐能力:在感知層,重點是統一終端標準,推動跨專業數據同源採集,實現配電側、用電側採集監控深度覆蓋,提升終端智能化和邊緣計算水平。

公司電力高速電力線載波通信單元為國網重要供應商,主營產品契合國網基礎能力支撐需求。公司主營業務為低壓電力線載波通信芯片產品,包括寬帶高速載波芯片的研發和生產,以及在此基礎上進行各類電錶、集中器、採集器通信單元的開發。並且,深耕電力線載波通信領域二十載,持續服務國家電網公司。1996年起開始電力線載波通信技術研究,2000年至2014年,先後推出第1代至第6代載波芯片,成功助力國家電網智能電網建設。在國網“新一代智能電力線載波通信關鍵技術研究”項目開啟至今7年時間內,持續投入方案論證、產品研發、測試應用,最新的HPLC(高速電力線載波通信)芯片為目前為止通過國網計量中心認證通過的三家廠商之一。隨著HPLC功能的通信單元招標開啟,公司將充分受益。當前集抄技術每輪集採時間耗時太長,採取HPLC能將每輪集抄時間從10小時縮短至2分鐘,為智慧能源綜合服務平臺、大數據運營等業務提供更有效的數據支撐。

盈利預測:預計公司2018-2020年收入為10.13、12.50、15.50億元,歸母淨利潤為1.95、2.52、3.02億元,EPS為0.42、0.54、0.64元。對應當前股價PE分別為40.35、31.27、26.09倍。隨著國網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的催化,提升公司動態PE至40倍。維持公司“買入”評級,將目標股價從16.64元提升至21.46元,上漲空間28%。

風險提示:系統性風險;HPLC產品招標不及預期;智能家居業務銷售不計較預期;三費控制不及預期。

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进度超预期 六股受关注

林洋能源:三季度業績持續增長,EPC業務將進一步提升盈利能力

林洋能源 601222

研究機構:信達證券 分析師:郭荊璞,劉強 撰寫日期:2018-11-12

三季度業績持續增長,現金流水平明顯改善。公司業務分為智能、節能和新能源三大板塊,分別佈局智能電錶、光伏電站及電池與組件製造、綜合能源服務業務。截至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光伏電站裝機規模1447MW,同比增長272MW,其中三季度單季裝機規模無變化。前三季度利用小時數為908小時,同比增長61小時。電費收入增長推動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同比增長3.16ppt至41.86%。前三季度期間費用率同比增長2.00ppt至16.54%,主要系一季度計提可轉債利息導致財務費用率增長所致,2-3季度已基本回歸正常水平。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經營活動現金流3.69億元,同比增長60.24%,其中第三季度實現3.29億元,現金流水平明顯改善。

泗洪應用領跑者項目部分併網,將進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2018年6月,公司與中廣核就200MW泗洪天崗湖應用領跑者項目簽訂EPC總承包合同,截至2018年9月,該項目已部分併網。國家規定第三批應用領跑者基地需在2018年底前併網,該EPC總承包合同全部履行將為公司帶來11.09億元(含稅)的收入,佔2017年總營收的30.90%,在進一步提升公司整體盈利能力的同時,也將進一步拓展公司EPC項目的開發建設,為後續EPC項目提供經驗。

回購股份用於員工持股計劃,增強市場信心,提高員工凝聚力。7月,公司發佈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股份用於員工持股計劃預案。截至2018年11月2日,公司已出資約1億元累計回購2179.70萬股股份,佔總股本的1.25%,成交價格區間為4.24-4.78元/股。本次回購股份將作為實施員工持股計劃的股份來源,將有效將股東利益、公司利益和核心團隊個人利益結合在一起,提高員工的凝聚力和公司競爭。

盈利預測及評級:我們預計公司2018年、2019年、2020年營業收入分別為43.64億元、51.82億元和60.43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8.37億元、11.16億元和13.39億元,EPS分別為0.47、0.63和0.76元,對應2018年11月8日收盤價(4.77元)的市盈率分別為10、8和6倍,我們維持對公司“買入”評級。

風險因素:光伏行業發展不及預期;光伏產品技術革新帶來衝擊;智能電錶市場競爭激烈導致盈利能力下降;政策變動帶來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