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時間,寧波近1000家裝修公司消失!最近疑似跑路的是這家

今年年初,寧波天地和家裝身陷“跑路門”,上百件消費維權的投訴尚未得到妥善辦結,又有一家裝修公司疑似跑路。

據12345平臺統計,有關該公司的投訴已接到12件。

業內人士說,一年多時間,寧波已消失了1000家裝修公司,他們已經到了最艱難的時候。

又一家裝修公司疑似跑路

“我去年6月份找了裝修公司裝修,交了20萬,裝修沒做完就聯繫不上對接的人了,他們辦公點裡的物品全部搬空了,懷疑跑路。”

近日,市民王穎找到記者,說自己找的裝修公司,從去年12月開始遲遲不來裝修。今年4月6日,王穎去公司討說法,發現公司大門緊鎖,店內空無一人。而王穎家裡玻璃門、房間刷牆都還沒做好。

這家公司是寧波吉杭美寓裝飾工程有限公司,辦公地址曾位於環球銀泰城2樓。

去年6月,王穎與吉杭美寓簽訂裝修合同,一開始,裝修進度尚且順利,“最後一筆工程款5萬塊錢付了後,要進油漆時停住了,後面的裝修一直拖著沒來。我去店裡發現沒人了,好不容易聯繫上他們,老闆跟我說沒錢了,剩下的讓我自己弄,那5萬塊也沒退我。據說,欠了供應商很多錢。”

王穎告訴記者,因為朋友是這家裝修公司的油漆供應商,覺得相對靠譜些,而且分6次工序結算,沒想到還是栽了。


一年多時間,寧波近1000家裝修公司消失!最近疑似跑路的是這家

這家裝修公司在環球銀泰城2樓的辦公地已被蘇寧易購的圍擋代替

記者通過12345平臺瞭解到,關於這家公司停工、欠款的投訴已經有12件。另外,因天地和家裝公司倒閉引發的消費維權投訴達到上百件。

記者聯繫上了寧波吉杭美寓裝飾工程有限公司一位姓劉的經理,關於消費者投訴的事情,劉經理表示正在想辦法解決中,對於該如何解決,含糊其辭,談話中較為警惕。

當記者談及公司之前的運營狀況以及行情情況時,劉經理開始放鬆了一點。

“我們本來是想對店鋪進行裝修,因為員工對客戶說了一些誤導性的言論,客戶以為我們要關門,導致後來有幾十個客戶集體上門來要求退單。現在業務難做,公司資金本來就緊張,再加上客戶對我們信心程度不夠,變成了現在這樣的局面。”

他告訴記者,公司資金壓力較大。

近1000家裝修公司消失

事實上,家裝公司倒閉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了,每年全國都會出現小家裝公司倒閉或跑路的情況。

但是,自從今年年初寧波天地和家裝身陷“跑路門”後,家裝公司誠信度在寧波消費者心中大打折扣。

“據我瞭解,在2017年底時全市還有3600多家大大小小的裝修公司,去年11月只剩3000餘家,今年過完年後,只剩2000多家了。一年多的時間,寧波有近1000家裝修公司消失了。”

“家裝行業已經到了非常艱難的時期。很多同行消失了,我認識的都是因為欠了很多材料款,跑路了。”

說這話的蒼先生,是一家本土知名品牌裝修公司(以下簡稱A公司)的相關負責人。

他告訴記者,雖然他們公司在寧波開了近十年,在市場上佔有一定的份額,但也抵擋不住這一輪的鉅變。“預計今年產值會比去年縮水50%,甚至更多。”

一年之內,寧波真的消失了1000家裝修公司嗎?


一年多時間,寧波近1000家裝修公司消失!最近疑似跑路的是這家

記者採訪了寧波市建築裝飾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對此,他沒有予否認。

“有可能!有很多企業逐漸處於殭屍狀態,也算是吧。不過我們協會內的會員單位都在正常運營。”

據瞭解,因有門檻要求,行業協會內的會員單位不到100家,但在全市內產值佔比達到了50%以上,目前沒有倒閉關門的情況。

“家裝行業的壽命其實很短,很多不會超過五年,以後小公司會越來越沒有立足之地。”

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

第一,受到限購、限售調控政策影響,去年下半年新房、二手房成交量下滑,同時商品房全裝修政策的影響,使市場上毛坯房的供給量進一步減少;

第二,大型家裝公司的倒下,對整個行業的信心造成了巨大的打擊,業主開始不信任裝修公司,從業人員開始浮躁甚至轉行。

“在行業洗牌背景下,消費者應儘量選擇在本地經營多年的裝修公司,對於公司總部不在寧波的裝修公司,消費者一定要仔細考量並慎重選擇。裝修時一定要按工序付錢,這樣可以降低風險。”該負責人建議。

大型家裝公司也尋找後路

隨著越來越多的全裝修住宅交付,毛坯房裝修的市場正在不斷縮減,許多傳統家裝企業面臨轉型,甚至淘汰。

據記者瞭解,寧波很多大型家裝公司已經在為自己尋找後路:成立軟裝部,推出舊房翻新、局部改造業務。

“現在家裝行業同質化很明顯,價格又很透明,獲客難度很大,我們需要在服務上付出更多,才能吸引客戶。你看,就算客戶沒到店,我們也要做出這樣的方案給他,吸引他來。這在以前是很難想象的。”

A公司的蒼經理向記者展示他們公司做的設計方案,言語中透露出無奈。


一年多時間,寧波近1000家裝修公司消失!最近疑似跑路的是這家

上述蒼經理向記者展示,公司需要做出如此詳細的設計方案來吸引客戶

事實上,A公司也曾在去年嘗試擴大軟裝業務,但最終還是嘗試失敗。

“試了大半年,放棄了,軟裝涉及到的細分領域很多,要花費大量人力、財力。而且寧波專業的軟裝設計人才太少了,有點本事的都自己單幹了,缺人啊。”

蒼經理曾做過調研,發現硬裝費在2200元/平方米以下的客戶不願意花這錢,2200元/平方米以上的客戶,有七成是有軟裝需求的,但他們想找專業的軟裝公司,還看不上A公司這樣的。

總結下來就是,目前硬裝+軟裝的家裝公司,依舊做不過專門做軟裝的。

“目前寧波市場上還沒發現家裝公司軟裝做得成功的。但軟裝行業的現狀是布點多,且小,還沒有公司能把品牌做起來的。不管怎樣,軟裝市場是趨勢。”家裝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說。

該負責人還表示,舊房翻新、二次裝修也是一塊很大的蛋糕。

“據我瞭解,在上海,二次裝修已經佔據家裝市場份額產值的50%以上。上海有個專門做舊房翻新的公司,已經做得很好了。我也常在給那些老總建議,但是他們覺得麻煩,舊房面積小,檔次低,還不太願意啃這塊骨頭。”

隨著毛坯房越來越少,個性化精裝房、局部改造、二手房翻新,都會是家裝行業新的市場機會。

可即使是大型家裝公司,如果依舊維持現狀,不做出改變,很有可能面臨無房可裝的尷尬,甚至遭遇洗牌、淘汰。

家裝公司的成功出路究竟在哪裡?也許接下來的市場走向會給出答案!

寧波晚報記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