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閉幕

第36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於昨晚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落下帷幕。音樂節的閉幕演出是《上海音樂學院管弦樂團·紀念〈梁祝〉60週年音樂會》,著名作曲家何佔豪、陳鋼,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俞麗拿代表60年前《梁祝》首演創作及演出團隊上臺,領取了由上海之春組委會特別頒發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首演60週年特別榮譽獎”。

今年是“上海之春”舉辦的第60個年頭。60年來,“上海之春”已推出近千部原創作品,一首首作品由新作沉澱為經典,一位位音樂人從新人成長為名家。今年也是小提琴協奏曲《梁祝》首演60週年,這部作品是用音樂語言傳遞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之作,在“上海之春”舞臺上首演,並在60年間於世界各個角落不斷被奏響,已經成為國際音樂之林中經久不衰的中國符號。

根據上海之春昨日發佈的官方數據,4月8日至28日,在為期21天的音樂節期間,數萬名中外觀眾走進各大藝術場館、近百萬市民通過線上線下藝術活動參與聯動,近距離參觀、體驗、交流、互動,感受“上海之春”的藝術魅力。本屆音樂節圍繞“新中國成立70週年”“長三角區域合作”“‘一帶一路’倡議”以及“力推新人新作”“弘揚傳統文化”等主題推出37臺主體演出項目;此外還舉辦了精彩紛呈的創作、展演、惠民、研討等系列活動,包括長寧“手風琴藝術周”、“黃浦(春季)草坪音樂節”、楊浦管樂藝術節等。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培育更多音樂愛好者,尤其是讓更多“00”後學生群體關注高雅音樂,音樂節組委會探索嘗試了新的思路和舉措。本屆音樂節開放了更多高校藝術教學成果展示活動,除了已有的上海音樂學院以外,上海大學音樂學院、上海師範大學音樂學院、華師大音樂學院、同濟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紛紛加入,一大批“00”後音樂系學生走近“上海之春”,感受高雅音樂的獨特魅力。

同時,本屆音樂節特別為少年兒童小觀眾準備了更為規範化、體系化、品牌化的藝術展演活動,舉辦了《巴黎聖母院》《成長的快樂》等多臺兒童劇,以及《青少年音樂精品(器樂)專場》《小星球音悅會第三季》等少兒音樂專場演出,為藝術普及和少兒美育做出貢獻。本屆音樂節還推出了更受“00”後歡迎的網絡宣傳傳播方式,進行網絡直播、微視頻互動、開設公益票和搶票,吸引更多年輕觀眾參與到“上海之春”的演出和活動中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