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的90後暴露了生活的真相:沒錢,真的會死。

熬夜的90後暴露了生活的真相:沒錢,真的會死。


上週,我朋友連續熬夜七天,設計稿被甲方否定了十幾次,整個項目卡在她這個關節一動不動,同事們明裡暗裡地說她效率低、不用心,領導在工作群說她連實習生都不如。

她打電話給我的時候,已經晚上快十一點了,她說,別人都回去睡覺了,只有她一個人在加班,她說她真的努力過了,也許自己不適合幹這行,想放棄了。

01

我知道她很累,知道她壓力大,也知道兩個月前她剛因為熬夜太頻繁去過一次醫院。

但我仍然告訴她:你必須挺住。

如果她今年18歲,如果她剛畢業還是一張白紙,也許我會頭腦一熱地和她站在一起,吐槽甲方和領導,然後以所謂朋友的名義站在她那邊鼓勵她撂挑子走人。

但今年,我27歲,她28歲,我們都不再是可以一拍腦門就做決定,可以隨便輸了就重來的年紀了。

畢業後的這幾年裡,我們在各自的行業裡摸爬滾打,沒有強大的人脈,也明白成年人的職場中,除了薪水還有太多的東西束縛著我們。

我當然知道辭掉一份工作很簡單。

她只需要把辭職報告摔在領導的桌子上,然後在那些仍然需要苦哈哈加班熬夜的同事們的注視下離開公司,趾高氣昂地、像贏了全世界一樣地回家睡大覺,吃垃圾食品,看沒什麼營養但很搞笑、很解壓的綜藝。

但,然後呢?


熬夜的90後暴露了生活的真相:沒錢,真的會死。


年輕人可以任性,成年人卻必須考慮結果。

項目沒完成你就撂挑子了,讓同事、領導怎麼評價你?

因為設計稿沒通過就辭職了,讓下一個公司憑什麼信任你?

最重要的是,問題解決不了就逃,那下次呢?

生活裡的麻煩一個接一個,我們是逃不掉的。

除了面對,除了咬著牙去解決,根本沒有更好的辦法。


02

這一陣子,由於人民日報、馬雲等人的發聲,人們關於996工作制的討論,一波接著一波。

這種早上九點上班,晚上九點下班,每週工作六天的瘋狂加班制度,其實並不是剛剛才出現的工作制度,但引起全民範圍的廣泛討論卻是第一次。

微博裡大家瘋狂地表達著自己的觀點,有人譴責,有人支持,吵得不可開交。

但吵完發洩完之後,該加班的加班,該熬夜的熬夜,照樣有公司在面試新員工時毫不避諱地問:

" 我們實行996工作制,你接不接受?"

接受,就留下。

不接受,就走人。


熬夜的90後暴露了生活的真相:沒錢,真的會死。


我前公司是一家互聯網公司,有一次,我起得早,提前半個小時到公司,剛好碰見一個做程序的同事拿著洗漱用品從廁所出來。

我打趣說:" 怎麼你也起這麼晚,連臉都來不及洗?"

他呵呵一笑,說:" 不是起晚了,我是還沒睡呢,洗個臉,去宿舍眯一會兒,下午還得接著忙。"

我那時候才知道,原來公司專門給程序部門配備了宿舍,有點像醫院急診室裡那種,供加班熬夜的人臨時休息用的。

我問過一個同事,這麼累為什麼不辭職。

他告訴我,因為窮唄,幹別的也賺不了這麼多啊。

有人不理解我提到的這個收入的差距,這麼說吧,我那個同事每個月交的稅跟我的稅前工資一樣多。


03

哪有什麼情懷,成年人聊天談的都是條件,都是結果。

你想要的那種人生,你得咬著牙、流著汗一點一點去賺。

經常有人問,人到底為什麼而努力?

我最喜歡的一個答案是:

為了不在別人站在金字塔上看風景時,變成跌入深淵的可憐蟲。


熬夜的90後暴露了生活的真相:沒錢,真的會死。


職場就像戰場,就像江湖,沒有天生的主角光環,就只能真刀真槍地蠻幹,平凡如你我,能與別人較量的除了努力,並無其他。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馬雲的商業帝國既不是躺在床上刷劇刷來的,也不是遇到挫折就辭職逃跑換來的,每一份成功的背後都藏著無數崩潰。

但也只有熬過那些艱難辛酸的人,才有資格與這個世界平起平坐。

這就是現實的世界:唯有拼搏,才是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