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歐洲的板甲到底有多重 靠吊車上馬是真的假的

說到板甲時代的歐洲騎兵,防護能力大抵還能被承認,然而重量卻一直廣被人群,尤其是沒有板甲的中國人所詬病。兩條膾炙人口的小故事流傳甚廣,一個是說神羅皇帝紅鬍子菲列特一世老兄想不開穿著一身板甲去游泳結果和屈原做了伴,不過紅鬍子死時不過12世紀,其時板甲尚未誕生,這事也就沒得多說。另一個,則是連外國都甚囂塵上的說重裝板甲騎士必須靠吊車吊運上馬,否則沉重的鎧甲會讓騎士連踩著馬鐙跨上馬都做不到。

古代歐洲的板甲到底有多重 靠吊車上馬是真的假的

起源——英國滑稽戲與電影

19世紀,盔甲基本已經從戰場上絕跡,工業化的繁榮也讓人們對過去不再高看一眼,嘲笑可憐的古代成了當時歐洲的風氣,作為古代標誌的騎士自然也逃不過時代的捉弄。一位有名氣的中世紀曆史與武器業餘研究者與收藏家在他的著作《A Knight and His Armor》中考證過,19世紀末期英國一部名為《當騎士無所畏懼時》的滑稽戲裡,第一次表現了重甲的騎士靠著吊車上馬的滑稽場面,以表現古代騎士的粗魯和可笑。

但這部已經失傳的滑稽戲究竟如何,如今已經難以瞭解了。真正讓板甲騎士得靠著吊車上馬這個觀點走紅世界的,是因為著名演員、導演勞倫斯·奧利弗,當然或許這位先生並不廣為中國人所知,但他第二任夫人就知道的人多了,便是《亂世佳人》的女主角費雯·麗。勞倫斯根據莎士比亞作品改編並自拍自演的電影《亨利五世》中,他不理歷史顧問的一再反對,加入了這樣一個吊車吊著騎士上馬的鏡頭。

古代歐洲的板甲到底有多重 靠吊車上馬是真的假的

(電影中的騎士吊車上馬鏡頭)

這個劇情是該片的獨創,並非莎士比亞的發明,反而在莎士比亞筆下,這部戲的兄弟作品《亨利四世》中,第四幕時凡農說到:“一個個頂盔帶甲、全副武裝,就像一群展翅風前羽毛鮮明的鴕鳥,又像一群新浴過後喂得飽飽的獵鷹……我看見年輕的哈利套著臉甲,他的腿甲遮住他的兩股,全身披戴著壯麗的戎裝,有如插翼的麥鳩利從地上升起,悠然地躍登馬背,彷彿一個從雲中下降的天使,馴伏一頭倔強的天馬,用他超人的騎術眩惑世人的眼目一般。”顯然生活在板甲時代的莎士比亞很清楚,穿著板甲上馬不是什麼問題。

到底板甲有多重?

不過,既然電影不能算證據,自然莎士比亞的戲曲也不能作數。我們還是看看真正的板甲到底會不會有那麼沉重吧。根據《THE KNIGHT AND THE BLAST FURNACE》一書,14到15世紀的甲很少超過15kg,到16世紀末期時,就已經上升到了25kg,而Emmanuel Philbert和Valerio Zacchei的甲還能重達26kg。

可見26公斤在那個時代而言已經是相當重型的甲冑了。只是紙上數字終究虛,好在板甲自14世紀誕生至今不算特別久遠,因而有大量實物保存至今,讓我們可以一觀究竟。順帶一提,這個大量,意味著成千上萬的板甲被存留至今,如建成於17世紀的奧地利格拉茨軍械庫就存放著數以千計的盔甲,於是現代人將之直接改造成了世界最大的甲冑博物館。

我們按照出現的先後時代來看看不同時期不同款式板甲的重量。

古代歐洲的板甲到底有多重 靠吊車上馬是真的假的

這一套是是1480年左右,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超哥特甲現代復原製品。所謂超哥特甲並不是一種單獨的樣式風格,而是指德國蘭茨胡特的洛倫茲·海姆斯密特為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和他舅蒂羅爾大公基克門多製造的幾套超華麗的哥特甲。哥特甲是現代玩家最為喜歡的類型之一,這超哥特甲更是其中珍寶級的存在。不過為了從頭頂到腳尖的高度防禦,這一套甲冑重量已經達到了23公斤。

古代歐洲的板甲到底有多重 靠吊車上馬是真的假的

進入16世紀,為了對抗戰場上威力日漸強大的火槍,騎士的盔甲做的越來越厚,重量也隨之激增,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在1504年採納了盔甲大師Konrad Seusenhofer研究出的新工藝,在盔甲板上打造出密集的隆起的長條,使其產生類似加強筋的效果,從而在減輕重量的同時,防護能力反而有所提高。這樣一套馬克西米利安式全身板甲重量約21.5公斤。

古代歐洲的板甲到底有多重 靠吊車上馬是真的假的

16世紀末,德國盔甲大師安東·佩亨豪瑟爾接下一個大訂單,是薩克森選帝侯克里斯汀一世的夫人索菲亞找他為選帝侯打造12套藏青色花紋盔甲。這是其中一套半身甲,盔甲下沿覆蓋到一半的大腿,重量只有14公斤。這一批盔甲最終並未能全部完成——1591年9月,僱主選帝侯就先死了。

古代歐洲的板甲到底有多重 靠吊車上馬是真的假的

這套1600年前後的意大利北部騎兵板甲,和過去全身板甲相比省去了鐵靴子,腳和小腿不再被甲冑覆蓋,以便騎兵們使用更受歡迎的馬靴。這一形式被稱作3/4甲,在防護面積上和古代其他盔甲——比如中國傳統重甲相當,重21.6公斤。

古代歐洲的板甲到底有多重 靠吊車上馬是真的假的

英國人長期以來既沒有大型的盔甲工廠,也沒有出名的板甲大師,喜好騎士比武的貴族們用的板甲一直依賴從歐洲大陸進口。不過這個事情到16世紀前期終於改變了——對騎馬比武有狂熱愛好的亨利八世上臺了。當上國王沒幾年,亨利八世就在格林尼治宮設立了一個盔甲作坊,研發英國自己的板甲。不到一年,英國人的板甲就誕生了,這種盔甲被稱為格林尼治板甲,相比歐洲的盔甲,格林尼治甲從外觀上就顯得厚重許多,而且實際上也確實如此,這套1590年的格林尼治甲重達32.3公斤。

從十幾公斤到32公斤,這個區間基本囊括了各種主流板甲的重量,若是對甲冑稍有了解的人就知道板甲並不沉重,和其他類型的許多盔甲相比甚至還顯得略輕,而那些盔甲的防禦能力卻還趕不上板甲。那麼,別的類型的盔甲,比如中國的盔甲都有多重呢?

中國盔甲有多重?

漢代開始,中國進入了鐵甲時代,由於許多漢代王侯貴族墓地的發現,漢代甲冑也隨之出土不少,使得人們可以瞭解到漢代盔甲的分量。比如汝陰侯墓中隨葬有一卷鐵甲,為半身甲冑,頭盔已經殘缺,剩餘的甲片就重達20.2公斤。呼和浩特二十家子古城的西漢鐵甲和廣州南越王墓鐵甲比較簡單輕薄,重量分別為11.14公斤和9.6公斤。然而和上面的板甲半身甲不同的是,這些甲所用甲片薄,基本平均只有1mm厚,而不像板甲平均厚度在1.5mm以上,而且同樣是上半身的甲冑,這些漢甲卻均不含胳膊部分和頭盔。

古代歐洲的板甲到底有多重 靠吊車上馬是真的假的

上圖是滿城中山王漢墓的鐵甲復原形象,雖然中山王的甲片厚度也只有1mm,但編織較密,甲片重疊,防禦力和精細度都比南越王墓鐵甲或二十家子古城鐵甲要高。當然,重量也要高不少,這樣一個不含頭盔,不防禦胳膊和脖子的鱗甲,已經重達16.85公斤,比薩克森選帝侯克里斯汀一世那上半身全面防護的板甲還要重。

古代歐洲的板甲到底有多重 靠吊車上馬是真的假的

廣州明代鐵甲是在廣州城建中偶然發現的,出土時僅為一批堆在一起,部分有連接的甲片。在通過對比明代雕像和畫作甲冑進行復原後,得到了上圖這樣一個甲冑樣式,從防護面積來看比起漢代鐵甲已經有所進步,不過依然沒有兩臂和頭頸的防護,重量約為11公斤。

漢以後甲冑文物相關研究較少,但文字上還是留有一些記載甲冑重量的證據的。比如《明會典》記載“青布鐵甲每副用鐵四十斤八兩,造甲每副二十四斤至二十五斤”,明代一斤合現代590克,24斤約合現代14公斤,大抵就是前述復原的明代鐵甲再加一個頭盔的分量,相比半身式板甲,重量相當。

宋代甲冑目前缺乏實物研究,不過《宋會要·輿服6之28—29》中這樣記錄——

“槍手甲每一副皮線穿舉全成重五十八斤一兩至五十三斤八兩”;

“弓箭手甲每一副皮線穿舉全成重五十五斤至四十七斤一十四兩”;

“弩手甲每一副皮線穿舉全成重四十五斤半至三十七斤一十兩”。

宋代一斤合現代633克,換算下來,即使是按最輕來說,也要槍手甲36.8公斤、弓箭手甲34.8公斤、弩手甲28.8公斤。遠比全身板甲還重,即使是厚重著稱的英國格林尼治全身板甲也要略遜一籌。

而這分量證據也有其他文獻可供比對,《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55紹興二年六月丁巳》中張俊請求為其軍隊製造的甲冑,“凡鍪甲一副率重四十有九斤”,《宋史·卷一九七·兵制十一·器甲之制》詳細解說製造全裝甲所需的各種甲片數量及其重量,而總計下來“每一甲重四十有九斤十二兩”,都是相當於31公斤多。

可見,相比其他類型的盔甲,尤其是相比中國盔甲,歐洲板甲並不更重,而這還沒有考慮到板甲更大的防護面積、更好的防禦力。畢竟即使是宋朝大名鼎鼎的步人甲,也沒有把整個胳膊手以及腳都納入裝甲保護之下。

至於人們常常詬病的靈活性?

古代歐洲的板甲到底有多重 靠吊車上馬是真的假的

這兩個姿勢已經說明了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