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拉古營盤


此山名叫營盤山,位於貴陽市白雲區都拉營鄉都拉村。營盤山因為山上至明朝洪武年間就建有軍事營盤而得名,名稱沿用至今。第一次修建屯堡是在明朝統一全國,戍邊屯兵的大背景下修建,當時很多外省人士在國家的號召下,不遠千里從家鄉搬遷至貴州各地,世代不回祖籍,加之在南征過程中,駐紮兵營,屯田也致使大量外來人口遷入貴州,展開紅紅火火的建設邊疆的運動中,所以都拉營盤只是眾多營盤之一。

明初修建的都拉營盤毀於戰火,現在看到的是清朝同治年間,公元1874年,有都拉營本地的頭頭組織人力物力財力修建的。此君姓張名國順,此時修建營盤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防止當時落草為寇的綠林人士的掠奪物資及保護人生安全。1874年在神州大地還在因循守舊的過著惶惶不可終日的時候,世界各地發生著各種不同的變化,比如美國的約瑟夫。厄爾蘭格出生(諾貝兒醫學獎得主,再比如萬國郵政聯盟在瑞士成立。而我們還在忙著築牆...

山腳至山頂垂直高度不足100米,都拉營盤現在屬於整個溼地公園的一部分。沿著水泥石階曲折往上攀登,短短几分鐘就可以爬到山頂。目前只有這個石拱門可以進的營盤,石拱門也是後來重新修復,原先只存營盤四周牆垣。整個營盤根據現在的路面狀況,一圈下來也就2分鐘左右。


北面石拱門用木頭做了個類似門框的建築,正中刻有楷體“營盤山”三個大字,走到木門邊則麼有下山的路,引入眼簾的是各種樹木雜草。史載整個營盤城垣處周長121米,高208米,山下至山頂共365級石階。

大鍊鋼鐵時代,毛主席提出“超英趕美”的號召,山上的蒼天古樹被集中砍伐,拉倒山下用作鍊鋼的燃料。營盤裡的房屋也是年久失修,終因經不起風吹雨淋,如今已經看不到一磚一瓦,營盤中央取而代之的是一座仿古亭子,亭子下方則散落一地的垃圾和塑料瓶等。現在只存遺址。

都拉營盤古時候位於貴陽北大門雅關的古驛道旁,雅關當時屬於川黔,滇黔的交通要塞,足見當時都拉營盤在戰略和軍事上的重要地位。

離都拉營盤不遠處隔著鹽沙大道,是剛成立不久的綜合保稅區。

營盤山半山腰修建的仿古廊道和四角亭。

找不到具體位置可以參考圖片所示地理位置。從鹽沙大道轉入到牛場方向的國道不足500米就可以看到營盤山上“活力都拉”四個大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