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拉古营盘


此山名叫营盘山,位于贵阳市白云区都拉营乡都拉村。营盘山因为山上至明朝洪武年间就建有军事营盘而得名,名称沿用至今。第一次修建屯堡是在明朝统一全国,戍边屯兵的大背景下修建,当时很多外省人士在国家的号召下,不远千里从家乡搬迁至贵州各地,世代不回祖籍,加之在南征过程中,驻扎兵营,屯田也致使大量外来人口迁入贵州,展开红红火火的建设边疆的运动中,所以都拉营盘只是众多营盘之一。

明初修建的都拉营盘毁于战火,现在看到的是清朝同治年间,公元1874年,有都拉营本地的头头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修建的。此君姓张名国顺,此时修建营盘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当时落草为寇的绿林人士的掠夺物资及保护人生安全。1874年在神州大地还在因循守旧的过着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世界各地发生着各种不同的变化,比如美国的约瑟夫。厄尔兰格出生(诺贝儿医学奖得主,再比如万国邮政联盟在瑞士成立。而我们还在忙着筑墙...

山脚至山顶垂直高度不足100米,都拉营盘现在属于整个湿地公园的一部分。沿着水泥石阶曲折往上攀登,短短几分钟就可以爬到山顶。目前只有这个石拱门可以进的营盘,石拱门也是后来重新修复,原先只存营盘四周墙垣。整个营盘根据现在的路面状况,一圈下来也就2分钟左右。


北面石拱门用木头做了个类似门框的建筑,正中刻有楷体“营盘山”三个大字,走到木门边则么有下山的路,引入眼帘的是各种树木杂草。史载整个营盘城垣处周长121米,高208米,山下至山顶共365级石阶。

大炼钢铁时代,毛主席提出“超英赶美”的号召,山上的苍天古树被集中砍伐,拉倒山下用作炼钢的燃料。营盘里的房屋也是年久失修,终因经不起风吹雨淋,如今已经看不到一砖一瓦,营盘中央取而代之的是一座仿古亭子,亭子下方则散落一地的垃圾和塑料瓶等。现在只存遗址。

都拉营盘古时候位于贵阳北大门雅关的古驿道旁,雅关当时属于川黔,滇黔的交通要塞,足见当时都拉营盘在战略和军事上的重要地位。

离都拉营盘不远处隔着盐沙大道,是刚成立不久的综合保税区。

营盘山半山腰修建的仿古廊道和四角亭。

找不到具体位置可以参考图片所示地理位置。从盐沙大道转入到牛场方向的国道不足500米就可以看到营盘山上“活力都拉”四个大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