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柏:產業興旺 農民富裕描繪農村新畫卷

双柏:产业兴旺 农民富裕描绘农村新画卷

雲南楚雄網訊 四月中旬,來到雙柏縣的馬龍河,當地的氣溫超過30℃以上,熱浪一天比一天強。馬龍河農戶種植蔬果的積極性好似馬龍河的氣溫一樣,一天勝過一天。

在馬龍河朱朝軍的人參果種植基地裡,略帶黃色的人參果掛滿枝頭。“這片有80多畝,山腳下還有一片10多畝,主要是石林的楊老闆來收,每公斤3元,但二月八前後,我們拉到縣城賣,因為果子香甜多汁、細軟適口,每公斤賣10元,還很好賣!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賣了大約30噸,大概賣了9萬元,現在地裡還有一些,還可以陸續摘賣,可能還會有萬把塊錢的收入。依我看人參果種植是一個很好的項目,我們村可以擴大種植面積,加強管理,提高產量和質量,價格還會更好!”朱朝軍笑咪咪地介紹。

沿河而下,來到黑蛇河王文春的蔬菜種植基地,一眼望去,滿眼的綠,大片青包穀正在抽穗成長,婉如一個個亭亭玉立的少女,在高溫、熱浪中拙壯成長。青包穀地邊的青樹下,種植大戶王文春介紹道:“今年青包穀的價格很好,市場上已經賣到8元一公斤了。菜商到地裡來收,每公斤3元,我家今年種了140畝,總投入大概24萬元左右,再過10多天包穀就可以大量上市,預計可收入58萬元,除去成本和工時費,估計還有20萬元的收入!加上種洋芋、青蠶豆的收入,可能可以到40多萬元。因為時間和風險的關係,這些地我們只租了半年,也就種一垡,如果可以連續租5年的話,我們會繼續增加基礎設施的投入,再種多點、種好些,收入可能會更高!”

馬龍河流域的蔬果種植,只是雙柏縣農業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在雙柏像這樣的種植大戶還有很多。近年來,雙柏縣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和地理優勢,結合扶貧攻堅,因地制宜、因戶施策,推廣和實施了服水土、接地氣的“公司+基地+合作社+貧困戶+加工廠”收益共享型、“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產業合作型、“公司+貧困戶”委託幫扶型、“公司+互聯網+訂單”營銷帶動型、“公司+貧困戶+務工+提成”返租倒包型5種產業幫扶增收模式,大力發展和扶持種養殖產業,在全縣範圍內掀起了產業強縣、產業興村、產業富民的熱潮,描繪了產業興旺、農民富裕的農村新畫卷。郭蓮華攝影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