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國企、事業單位為何還有人辭職?

公務員、國企、事業單位,是很老一輩的家長非常推崇的一個職業,其穩定以及為國家所作的貢獻,成為了家長心中至高無限的期待。之前聽說過一個實例,蠻有趣的,一位月入到手3萬+的私企員工,過年的時候,被眾多老一輩親戚瞧不起,勸他辭職去考月薪5K+的公務員,還拿他來做反面教材,勸解年輕一輩的孩子。

公務員、國企、事業單位為何還有人辭職?


那問題來了,為什麼公務員、國企、事業單位這麼好,這麼穩定,還有人辭職?原因很簡單,下面給您分析下:

1.收入

公務員、國企、事業單位收入不錯,底薪很低,但有其他隱性的福利,包括年終獎、績效獎、季度獎、精神文明獎等等,只有您想不到,其次還有各種的實物福利,很多朋友告訴我,他們的實際年收入,可能是合同工資的好幾倍。

從我這幾年在職場打拼,以及當HR的這幾年,個人感覺,公務員、國企、事業單位,收入再好,可能都比不上一些比較好的私企、民企或者外企,他們願意用高薪留住一個人才。

那麼接下來的問題,就是穩定了,穩定以及錢之間,您作何選擇?大部分人會選擇錢,這就造成了有人離開公務員、國企以及事業單位。

2.個人發展

我在國企“打拼”過一段時間,實在是無聊,工作很閒不要說,各種的拍馬屁,各種的阿諛奉承,各種的人治,雖然性價比很高,工作很閒,但做久了,感覺整個人都廢了,專業技能沒有增長,人反倒變懶了,沒有任何意義。

公務員、國企、事業單位為何還有人辭職?


因此,也有部分想要養家餬口,想自己的職業有更好發展的朋友,選擇了離開。


一邊是公務員考試取代高考,成為“天下第一考”2018年公務員考試更是大幅度縮招,減少了40%多;一邊是在職公務員“不安於室”,老喊著不幹了,辭職。真的是“城裡面的人想出來,城外面的人想進來”。沒考上公務員的,尤其是老一輩人,想著公務員就是“金飯碗”,社會地位高,收入高,有面兒,考上了就是光宗耀祖,就會衣食無憂。影視作品裡麵塑造的公務員形象,也都是西裝革履,為民服務,殺伐果斷,說話鏗鏘有力,出有車,居有房,妻子賢惠,子女有出息,好一副和諧家庭的典範。

實際上,大多數公務員的收入,都是僅能餬口而已。除一二線城市、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公務員月收入高過5000元的,鳳毛麟角。前幾年,扣完“五險一金”,到手也就兩千多、三千。這些年工資連年上漲,每年漲個一兩百,月工資到手也就三千多。大學本科,工齡20年了,前些年個人所得稅3000元起徵的時候,還繳過幾塊錢,可惜沒繳多長時間,個稅起徵點提高了,別說是國家有優惠政策,可以抵扣這抵扣哪,子女上學、父母養老、租房等費用都可減免,就是不減免,也差一千元才到起徵點。這輩子,想要繳個稅,是不可能的了。

公務員、國企、事業單位為何還有人辭職?


收入沒漲,房價飛漲,生活成本高不可攀。別的不說,單是子女的教育支出,就花光了這些年所有的積蓄。小的時候上各種各樣的興趣班,上了初中以後,又開始上各種補習班,高中又有“一對一”、提高班什麼的。讓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所以琴棋書畫都要涉獵;而小升初、中考、高考的拔尖制,永遠“學無止境”,誰敢說自己的分數夠了?即使學習再好,也要上補習班,孩子只有一個,孩子的人生也不能重來,寧虧自己不虧孩子,再窮不能窮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相信絕大多數家長都是這個心理。

補課、培訓,已經是社會問題,家長孩子都被綁架,非所願也,是不得不為。還有,你總得有套房子吧,沒個車出去怎麼見人,接來送往、應酬交際,你也得有人情味不是,別人出國遊,你跨個省不過分吧,等等。就那麼點工資收入,夠哪一頭?導致現在家庭情況不好的,都不敢考公務員了,考上公務員,三四十歲還在啃老,愧不可當。

有些人可能會說,你們不是都有灰色收入嗎?莫須有!不解釋了。

公務員、國企、事業單位為何還有人辭職?

拋開收入談工作,黨政部門的工作,除了審計等有數的幾個行業,其他幾乎都是千篇一律。都是幹部是“萬金油”,調整到哪兒都能幹,前一段時間還有醫院院長當電視臺臺長,殯儀館館長當報社社長的新聞。說好聽了是螺絲釘,哪裡需要去哪兒,其實是專業性不強,幹什麼都一樣,在哪兒幹都一樣。干時間長了,幹多幹少一個樣,干與不幹一個樣,沒有一點成就感,很容易產生厭煩感。許多人都說公務員都是官迷,只想著晉升、提拔,每個人都有上進心,都想幹事業,除了提拔晉升,你還能從什麼地方找到存在感和成就感?幾十年如一日,幹著同樣的事,坐著同一個板凳,是鐵,都磨成針了,更何況有血有肉、有慾望的人了。

在所有辭職不幹的公務員、事業人員中,收入低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前途無望,每天干著重複的工作,四十來歲就可以看到退休時的自己,這才是最絕望的。如果家庭負擔不是很重,又有好的機會,才會下決心辭職,打破固有的生活模式,去尋找夢想。不管將來是成是敗,生活是好是壞,能下得了決心的,都值得敬佩。


這很正常啊!

世界上再好的工作,也有撂挑子的人,何況公務員。以前,沒有八項規定,在體制內還是不錯的,工資之外,經常有點加班費、獎金之類的隱形福利,提辭職的人很少。

現在,大環境變了,體制機制更加規範、嚴格,體制人員普遍套上了緊箍咒,權責利清晰,很多人感覺“日子難過”,想辭職、敢辭職的人自然以前要多。

2017年,小公身邊就有4個人辭職,3個公務員,1個事業編。他們都在核心部門,加班都很多,長期的壓抑,讓他們感到身心俱憊,最後在掙扎了很久一段時間後,都選擇了逃離。

離職前,他們感到最鬱悶的是,每天累得像狗,卻看不到未來的希望。在他們看來,如果花同樣的時間,他們可以獲得更多。事實證明的確如此。

4個辭職的,1個創業3個加入了大型私企,年收入都在20萬以上。相較以前每月幾千元的工資,有了不小的進步。他們都覺得自己的選擇是對的。同事們都很羨慕他們,也有的躍躍欲試。未來不知道還會有誰從體制逃離,但可以肯定的是

他們不是第一個,也絕不是最後一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