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5歲封王、8歲拜相、10歲被賜死,死前說了7個字成千古名言

中國古代有不少的神童,比如12歲便在秦國拜相的甘羅

、用船稱大象體重的曹衝、比曹衝還聰明的周不疑以及《傷仲永》裡的方仲永都是有名的神童。但是這些神童的結局都不太好,甘羅、曹衝都夭折了、周不疑被曹操猜忌賜死、方仲永則“泯然眾人矣”。但比起他們的遭遇,今天要說的這位神童更加不幸。雖然5歲封王、8歲拜相備受寵愛,但下場卻是最慘的!

他5歲封王、8歲拜相、10歲被賜死,死前說了7個字成千古名言

此人名叫劉子鸞,是南朝劉宋孝武帝劉駿最寵愛的兒子。一般來說後宮裡都是“母憑子貴”,一旦兒子封王立儲,當母親的也會得到寵信。但劉子鸞恰恰相反,他是“子憑母貴”。因為他的母親是南郡王劉義宣之女,是和父親劉駿血脈相連的表兄妹。但劉駿對她太過寵愛,也顧不得世俗禮法,只是為了掩人耳目將她改姓為殷,這便是“殷淑儀”。因為有著皇帝表哥的寵愛,所以殷淑儀在後宮的日子過得很滋潤。她的肚子也很爭氣,為劉駿生下了劉子鸞。

他5歲封王、8歲拜相、10歲被賜死,死前說了7個字成千古名言

因為寵愛殷淑儀,所以劉子鸞一出生便獲得了比兄弟們更多的寵愛。在他的母親去世後,劉駿更是將對母子倆的愛全部傾注到了劉子鸞身上。所以劉子鸞在5歲時就被封為襄陽王,後來被改封為新安王。作為皇子,封王似乎是“低保”級別的待遇,但僅僅5歲就封王的也實在不多見。殷淑儀病逝時,劉子鸞年僅6歲。為了表達對她的思念,劉駿一次次地加封年幼的劉子鸞,以至於8歲時的劉子鸞官拜司徒、都督南徐州諸軍事、加中書令。這中書令便是宰相之一。

他5歲封王、8歲拜相、10歲被賜死,死前說了7個字成千古名言

但劉駿仍然覺得不夠,繼續給劉子鸞加銜:包括北中郎將、南徐州刺史、南琅琊太守。年僅8歲、身兼多職,看似恩寵無比,實則為日後的下場埋下了伏筆。因為劉子鸞的恩寵再多、頭銜再大,也敵不過東宮裡的太子。但劉子鸞是老八,在群臣的一致反對下,劉駿始終沒有廢長立幼。無限的恩寵卻無法成為繼承人,毫無疑問,只要等到新君上臺,劉子鸞休矣。正好他的太子大哥劉子業性格殘暴,連唐太宗這樣的明君都不惜手足相殘,更何況一個暴君

他5歲封王、8歲拜相、10歲被賜死,死前說了7個字成千古名言

所以劉駿一駕崩,劉子業一上位就賜死了劉子鸞。同為手足兄弟,自然都會嫉妒劉子鸞的恩寵,但這也於劉子業的性格缺陷有著莫大的關係。在宋文帝在位期間,還是皇子的劉駿受命平亂。身為嫡長子的劉子業被留在都城當人質,屢次遭人迫害幾乎身死。所以年幼的劉子業便有了心理上的缺陷,這個缺陷也貫穿了他的一生。劉駿外出視察時,身處東宮的劉子業寫信報告自己的情況。但劉駿總是斥責他:“書不長進,此是一條耳。聞汝素都懈怠,狷戾日甚,何以頑固乃爾邪!”

他5歲封王、8歲拜相、10歲被賜死,死前說了7個字成千古名言

早年當人質差點把命弄丟了,當上了太子還要被父皇責罵,甚至還要心驚膽顫的擔心自己被劉子鸞取代。生活在這種成長環境下的劉子業怎麼可能沒有心理缺陷?同為兄弟,一個被各種責罵,另一個則享受著無以復加的恩寵,怎麼能不讓人嫉妒?所以劉子鸞的死,在他沒有被立為太子的那一天就已經註定了!所以15歲的劉子業即位後便賜死了劉子鸞,自幼便聰明過人的劉子鸞似乎早就預料到了這一天,表情鎮定的喝下毒酒後說了7個字:“願身不復生王家”!

他5歲封王、8歲拜相、10歲被賜死,死前說了7個字成千古名言

​就這樣,5歲封王、8歲拜相,自幼聰明過人的劉子鸞的一生便定格在了10歲這一年。一句“願身不復生王家”,短短7個字道盡了帝王家的冷血無情,最終也成為了一句流傳千古的絕響!

《宋書》、《南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