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創半年最大周跌幅:一週蒸發3萬億,大家怎麼看?

東震木


目前來說,本週的調整是消息引發的心理層面影響導致場內籌碼拋售讓指數走出了較大的回撤行情,但是前期漲了800多點,眼下調整在200點左右,還算是合理的回撤幅度,只要五月份沒有大幅下殺的走勢出現,是不會破壞後期繼續向上的方向。


那本週人均虧損兩萬五,到底是什麼情況引發下跌?

一季度媒體說股民人均賺了10萬,僅僅四月份還沒過去,人均損失兩萬五,其實一季度這種行情,大部分人是半路上車或者在觀望中,等到大盤漲到3200點附近了,很多場外資金才開始陸續入市,結果市場大跌了,所謂的人均10萬的收益肯定沒有,但是大部分股民本週人均虧損2萬5應該很普遍了,很多股民就是利潤回吐後虧掉本金,有的股民入市就沒賺錢,導致當賺錢效應來時,大家後知後覺買入,結果前面沒賺到,後面虧損卻沒有錯過。

從本週觀察,引發市場下跌的是兩大因素。第一,清理馬甲北向資金,有消息說,內地資金跑到香港高槓杆配資流入A股市場,導致監管和金管所一起對複雜交易進行調查,導致假的北向資金離場,藍籌股下跌,引發場內高槓杆資金拋售,加速指數下行。第二,股指期貨鬆綁,雖然股指期貨的鬆綁前期影響並不大,但是負面影響很大,導致場內投資信心降溫,股民紛紛拋售籌碼,大盤剛好在一季度瘋漲後場內獲利籌碼離場,引發了指數加速下行。以上兩點政策利空壓制,讓指數創半年最大周跌幅。

但是,目前的行情還沒有到太悲觀的時期,畢竟後續存在諸多利好,大盤一季度瘋漲,二季度下跌,如果五月份能繼續上漲,就會提振市場信心,只要近期不頻繁發佈政策利空消息,走勢調整後還有上攻機會,下方3000點關鍵位,2800點缺口處,決定今年行情後續走勢。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在剛剛結束的交易週中,A股市場出現了大幅下挫的走勢,一週蒸發3萬億,股票市場周跌幅在5%以上,成為了最近半年時間內最大的周跌幅走勢。與此同時,從A股市場的兩融餘額以及日均成交量能分析,卻呈現出持續萎縮的狀態,而市場投資信心降至了階段性的低谷水平。

A股單週大幅下挫的原因

第一、場外配資受到打擊。

實際上,從近期的監管態度分析,今年以來場外配資的捲土重來,卻引起了監管的高度重視。然而,從監管態度來看,還是非常堅定,而嚴打場外配資,也成為了近年來資本市場的重要舉措。但是,作為以資金推動作為主導的A股市場,當場外配資受到實質性打擊時,還是或多或少影響到整個市場的資金面環境,間接衝擊市場的投資信心。

第二、外資持續淨流出以及產業資本加速減持潮。

近年來,外資資金在A股市場中逐漸獲得了一定的話語權,且在A股市場流通市值中獲得了一定的比重。但是,面對近期市場行情的持續回暖,外資資金的淨流向卻發生了一定程度上的變化,從之前的持續淨流入到近期的持續淨流出,外資淨流向卻影響到整個市場的投資信心。至於產業資本,今年以來淨減持的力度並未減弱,而外資持續淨流出與產業資本加速減持潮,卻對A股市場構成一定程度上的衝擊影響。

第三、香港資金監管環境趨緊,間接衝擊市場投資信心。

北上資金加槓桿行為受到了市場的質疑,但香港資金監管環境的實質性收緊,卻會影響到北向資金的淨流向情況。不過,對於A股市場而言,仍離不開以資金作為推動主導的影響,當資金面環境與政策環境有所轉弱之際,卻會對市場投資信心構成或多或少的衝擊。

第四、股指期貨實質性鬆綁,成為恐慌情緒的放大器

雖然說股指期貨與股票市場走勢並無過於密切的聯繫性,但歷次股指期貨實質性鬆綁,都似乎影響到整個市場的投資情緒。與其說股指期貨屬於創新型交易工具,還不如說屬於股票市場投資情緒的放大器。然而,在市場處於震盪的過程中,股指期貨實質性鬆綁卻容易引發市場恐慌情緒的放大,而股指期貨也因此變成了恐慌情緒的放大器。

後續市場何去何從?

就目前而言,A股市場的上漲趨勢仍未發生實質性的轉變。以技術形態分析,60日線為A股市場的重要支撐位置,而後續市場可否有效企穩,60日線支撐力度無疑是關鍵的看點,同時也是多方最有效的支撐區域。

縱觀以往的上漲行情,60日線往往會具有一定的支撐作用。換言之,只要A股60日線仍未實質性跌破,那麼A股市場的上漲趨勢仍然存在,這也是視為多方的重要生命線。不過,對於A股市場的走勢,很大程度上還是取決於政策環境以及資金面環境的影響,但經過了這一輪調整行情之後,目前A股市場已經步入寬幅震盪期,而在寬幅震盪階段,3000點可能屬於A股市場最重要的支撐,而3300點附近則屬於比較重要的阻力區域,而在寬幅震盪環境下,更考驗投資者的持股信心,但短期陣痛未必是壞事,中長期市場走勢仍然值得期待。


郭施亮


等,只有耐心等待,如圖所示。因為我們是散戶,在股市散戶除了時間比機構多以外,其它沒有一樣比機構強。在目前這樣大跌的情況下,不要急著補倉 ,要等大盤止跌企穩後,才能考慮是否補倉。

關於大跌後對後市的看法,個人認為,大盤不會再跌許多 ,原因如下。

第一,科創板還沒有上市,股市就這樣完了,證監會也太打臉了。

第二,上市公司質押危機還沒有解除,就跌下去了,那麼這次國家花這麼多錢來拉股市解決質押問題就會夭折了。

第三,上證60日線在股市中是有比較強支撐作用的,目前60線已經到達3000點,離上證指數只有幾十點了。

其它問題我就不去總結了,我個人認為,股市後面還是有希望的,但願如此,股市每個人看法都不一樣,如果自己感覺後市沒有希望,那麼應該儘快清倉,等回調好了再進來也不遲,反正我是不會退出,會半倉操作的。希望我的解釋對大家有所幫助,祝大家一切順利,謝謝閱讀。



海源汽配


A股創半年最大周跌幅:一週蒸發3萬億,大家怎麼看?

怎麼說呢,股市本週下跌了5.64%,怎麼看,很正常。股票本身就是一個風險投資場所,有漲就有跌。你不可能光要求股市漲,而不能容忍它下跌。現在跌了5.64%,問怎麼看,那麼2月份股市漲了13.79%,3月份股市漲了5.09%,也得反過去問怎麼看?

在我看來,下跌沒什麼大不了的。本週雖然上證指數下跌了5.64%,但是本月,上證指數僅下跌了0.14%,相當於前四個月,分別是上漲3.64%、13.79%、5.64%,連續三個月都是漲,第四個月下跌了,而且僅僅下跌了0.14%就受不了了,到處罵娘了?

這是一種極其不成熟的表現,罵孃的要麼是以前買高了,現在剛回本一些,又重新擴大虧損。要麼是前三個月一直觀望,直到4月份的高點忍不住追進來,那麼可以說套了虧了完全是活該。

股市它不是提款機,人人進來都賺錢,從沒人虧錢,那所有人都來炒股了,還會有人虧錢嗎?股市的魅力就在於無法預測,如果有能力的確實能預測的,那麼他在這四個月裡面,完全可以找一個相對低位進場,一個相對高位止盈,依然是賺的,面對下跌,反而很開心。

而如果是長期價值投資的,很多優質藍籌股長期都是上漲的,即便是最近幾天有下跌,只要持有時間夠長,現在都是獲利豐厚的,你比如說茅臺、格力、伊利這些股,如果持有超過三年的會有人虧錢嗎?

所以我認為,下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沒有適合自己的方法和系統,看到漲就極度樂觀殺入,看到跌就罵娘怪這怪那,那就算是股市再漲起來,還是要進入這種循環裡面,很難真正獲利。股市漲跌再正常不過,就如同天氣有時會打雷,有時會下雨一樣,不必大驚小怪,重要的是學會適應,找到生存下去的正確之路。


財經宋建文


非常高興回答您的這個問題,專業投資股票10餘年,以股為生

以下是我自己的一些理解和看法,希望能幫到大家,也希望大家喜歡我的回答。

單從今年初到上週這波上漲來說獲利盤確實已然不小,根據大資金資產配置方法看的話A股確實有回調需求了。(大資金對資產配置方法基本是,某一資產上漲就會賣出相應的漲幅,維持持有的資產佔整體資產的原比例)

從管理層看的話,短期科創板落地兌現,也不容許跌太多。長期各種減稅,定向放水政策都在指向A股。

從歷史看,這波上漲是資金實實在在買上來的,存在新大資金建倉嫌疑。

技術面看短期調整還未結束,上週5券商有剎車跡象,但效果並不明顯。

根據以上觀察判斷得出結論。

1最黑暗的2018年已經過去了。

2第一波機會抓沒抓住已經不重要了,目前等機會上車,目測時間不會太長。

3機會什麼時候會來?操作上我會看信號,十幾年的歷練已經形成自己的操作標準,繼續猛跌做反彈。走穩加倉!

上述對這個問題的回答都是個人理解和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答案能幫助到每個人,同時我也希望每個人都能喜歡我的分享。

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要忘了關注我


薊州紅


就是有人故意砸盤,利用百億的資金,撬動萬億的市值。在資本市場上司空見慣,沒什麼大驚小怪的。做股票要有大局觀,還要有膽。不能跌了就害怕,漲了就狂歡,上漲就吹牛,下跌就肝顫。養成好習慣,“冷眼旁觀”!


麻辣SC


創跌指新高,同美股享譽。


鶴翁


再一次說明: 房價準漲不準跌,股市準跌不準漲。


因火為煙999


股票市場的市值不能算貨幣總量吧?如果不算就不叫蒸發。只能說是一個調節貨幣流向的工具。


江南king2


把散戶的鮮汗錢💰保護了,留給下一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