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熾長眠於北京明十三陵之獻陵


明仁宗朱高熾,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的長子。永樂二十二年9月至洪熙元年5月在位,年號洪熙。

洪熙元年五月,朱高熾病重,不久去世,終年47歲。廟號仁宗,諡號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葬於十三陵之獻陵,由長子朱瞻基繼位。

明獻陵是中國明朝第四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熾和皇后張氏的陵墓,仁宗臨終曾遺詔:“朕既臨御日淺,恩澤未浹於民,不忍重勞,山陵制度務從儉約。”所以,前人在述及明陵時有“獻陵最樸,景陵最小”之說。

獻陵的陵寢建築在清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間曾得到修繕。祾恩殿、祾恩門相繼在清末民初時毀壞。

日軍侵華期間,為修炮樓取磚,第一進院落的圍牆及祾恩門、祾恩殿的山牆又被拆毀。現除寶城、明樓及第二進院落陵牆經修繕保存較好外,其第一進院落的建築已全成遺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